一种电容式油水识别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469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液体检测传感器领域,具体的说涉及该领域中的一种电容式油水识别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自动测量液位传感器种类繁多,有浮球式、压力传感器式、激光式及超声波式等多种原理的产品。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2607668a公开了一种电容传感器,包括:传感器表头、内电极和外电极;所述内电极由多个单独的电极组合而成,所有内电极均为内外径相同,同轴排列,从上至下内电极分别为顶部补偿电极、多段测量电极和底部补偿电极;每段电极之间由绝缘材料做成的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外电极通过螺纹连接套在内电极外部,与内电极同轴安装,为内电极中的各段电极公用;传感器表头与外电极连接。该传感器虽然可以测量液位,但是没有液体识别功能,存在使用上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电容式油水识别传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式油水识别传感器,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包括内部带空腔的柱状主轴,在主轴的内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金属环电极,在主轴的外壁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通信接口,各金属环电极分别通过主轴空腔内的电线与电源接口和通信接口电连接,所述的传感器还包括与通信接口电连接的信号处理单元,与通信单元电连接的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模数转换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与电源接口电连接的电源单元为传感器内的各部件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轴为pvc管或铝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为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单元为可充电锂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方式为有线通信和/或无线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的有线通信采用rs232或者rs485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通信采用蓝牙或者wifi方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公开的电容式油水识别传感器,利用液体液面接触传感器主轴引起主轴内金属环电极电容值的变化来判断液体的种类与液位高度,不仅增加了传感器功能,还大大简化了电路的设计,具有数据处理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适合在加油站、双层储油罐等需要实时检测液体泄漏情况的应用场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公开的电容式油水识别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容式油水识别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包括内部带空腔的柱状主轴1,在主轴的内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金属环电极2,在主轴的外壁上设置有电源接口3和通信接口4,各金属环电极分别通过主轴空腔内的电线与电源接口和通信接口电连接,所述的传感器还包括与通信接口电连接的信号处理单元5,与通信单元8电连接的中央处理单元7通过模数转换单元6与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与电源接口电连接的电源单元9为传感器内的各部件供电。

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轴为pvc管或铝管。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为单片机。所述的电源单元为可充电锂电池。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方式为有线通信和/或无线通信。所述的有线通信采用rs232或者rs485接口。所述的无线通信采用蓝牙或者wifi方式。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容式油水识别传感器的工作过程为:将传感器主轴置于待检测区域,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金属环电极处于通电状态。如待检测区域出现漏液,在漏液的液面与主轴内壁上的某一金属环电极平齐时,会引起该金属环电极电容值的变化,该电信号经过信号调理单元处理后,输入模数转换单元,模数转换单元将该变化量由模拟量转为数字量后送入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基于电容值的变化,根据预置算法得出漏液为水、油或者其他液体,并可通过通信单元向传感器外发送漏液信息,在传感器工作的过程中,与电源接口电连接的电源单元为传感器内的各部件供电。根据金属环电极的数量,可以做到单点、双点或者多点识别,并且可以根据金属环电极的高度判断液位高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式油水识别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包括内部带空腔的柱状主轴,在主轴的内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金属环电极,所述的传感器还包括与通信接口电连接的信号处理单元,与通信单元电连接的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模数转换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与电源接口电连接的电源单元为传感器内的各部件供电。本发明所公开的电容式油水识别传感器,利用液体液面接触传感器主轴引起主轴内金属环电极电容值的变化来判断液体的种类与液位高度,不仅增加了传感器功能,还大大简化了电路的设计,具有数据处理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适合在加油站、双层储油罐等需要实时检测液体泄漏情况的应用场合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亓燕芹;王恒;戴可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汇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3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