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线远传水表的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093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无线远传水表的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仪表生产线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水表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线远传水表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智能化系统的日益发展和完善,在大多数的高档的住宅小区中都开始安装远程抄表系统,作为现代化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远程抄表在电力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供水行业,远程抄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水表的远程抄表主要有两种形式,有线远程抄表和无线远程抄表。其中,有线远程抄表是将水表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采集器,采集器再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集中器,集中器通过gprs网络将数据发送至管理服务器;无线远程抄表则是水表到集中器到服务器均通过无线传输。

在现有的远传水表中,电子表头通过霍尔元件对带有磁石的指针进行采样,再根据带磁石指针的安装位置计算出实际的水表用量是较为常见的方法。但是,现有的远传水表装置存在一些显著的缺陷:少许电子表头计量与机械表头计量不统一的情况,给用户带来了困扰。

在电子表头生产车间中,由于流水线生产大量的电子表头产品,难免会出现电子表头计量与机械表头计量不统一的问题。如何快速便携地检测生产的电子表头性能,将不良的电子表头扼杀在生产工厂里是企业面临的一项常见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线远传水表的测试装置,该用于无线远传水表的测试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使用便携,检测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无线远传水表的测试装置,包括固定组件、控制单元、模拟驱动单元、测试表头单元及电源单元,其中:

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安装控制单元、模拟驱动单元、测试表头单元及电源单元;

控制单元,用于测试参数设定,并将参数传输至模拟驱动单元,控制模拟驱动单元的启停、旋转模式与旋转圈数;

模拟驱动单元,用于模拟真实的水表转动,通过对比待测试的电子表头的采样值与控制单元的设定参数,测试电子表头的准确性;

测试表头单元,用于安装待测试的电子表头,并通过与待测试的电子表头信号连接的信号读取装置读取待测试的电子表头的计量值,

电源单元,用于对控制单元及模拟驱动单元提供能源。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驱动单元包括旋转电机、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板及模拟指针,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板线路连接于旋转电机及控制单元,所述模拟指针设置在旋转电机的电机轴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电机采用步进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指针设置为带磁石的指针,所述指针通过联轴器安装在旋转电机的电机轴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联轴器采用2mm转5.5mm联轴器,其中联轴器的5.5mm端连接于旋转电机的电机轴,2mm端连接于带磁石的指针的中心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板,包括线路连接的stc12c2052ad主控芯片、l293dd电机驱动芯片及带自流控的max13487e通讯芯片,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板与控制单元通过rs485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采用工控触摸屏。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整体框架、多套电机支架及多套电子表头支架,在整体框架的之间设置多层的l型结构的支架底座,多套电子表头支架分布是设置在支架底座的底边上,多套电机支架分布设置在支架底座的内侧边上,所述电机支架与电子表头支架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架上,待测试的电子表头设置在电子表头支架上,所述控制单元及电源单元设置在整体框架内顶部的支架底座上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设置多套测试装置,便于同时测试多个电子表头,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表头支架设置为几字结构,所述电子表头支架的侧边通过螺栓设置在支架底座,在电子表头支架的顶边上设置有表头固定长孔,待测的电子表头通过螺栓连接与电子表头支架的表头固定长孔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连接,便于电子表头支架位置的调整,同时便于待测电子表头的安装及拆卸。

进一步地,在支架底座与整体框架的连接处设置有l型加强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支架底座与整体框架连接牢固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线远传水表的测试装置,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用于无线远传水表的测试装置结构设置合理,可实现对待出厂的电子表头进行性能测试,对安装环境要求低且装置占用空间小,可同时测试多个电子表头,提高检测效率;通过模拟水表转动,节省水资源;另外,通过工控触摸屏进行设置参数,人机界面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模块单元示意图;

图2为发明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中模拟驱动单元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中电子表头支架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明中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组件;2、控制单元;3、模拟驱动单元;4、测试表头单元;5、电源单元;101、旋转电机;102、模拟指针;103、联轴器;104、工控触摸屏;105、整体框架;106、电机支架;107、电子表头支架;108、支架底座;109、l型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5,一种用于无线远传水表的测试装置,包括固定组件1、控制单元2、模拟驱动单元3、测试表头单元4及电源单元5,其中:

固定组件1,用于固定安装控制单元2、模拟驱动单元3、测试表头单元4及电源单元5;

控制单元2,用于测试参数设定,并将参数传输至模拟驱动单元3,控制模拟驱动单元3的启停、旋转模式与旋转圈数;

模拟驱动单元3,用于模拟真实的水表转动,通过对比待测试的电子表头的采样值与控制单元2的设定参数,测试电子表头的准确性;

测试表头单元4,用于安装待测试的电子表头,并通过与待测试的电子表头信号连接的信号读取装置读取待测试的电子表头的计量值,

电源单元5,用于对控制单元2及模拟驱动单元3提供能源。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造。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无线远传水表的测试装置,包括固定组件1、控制单元2、模拟驱动单元3、测试表头单元4及电源单元5,其中:

固定组件1,用于固定安装控制单元2、模拟驱动单元3、测试表头单元4及电源单元5;

控制单元2,用于测试参数设定,并将参数传输至模拟驱动单元3,控制模拟驱动单元3的启停、旋转模式与旋转圈数;

模拟驱动单元3,用于模拟真实的水表转动,通过对比待测试的电子表头的采样值与控制单元2的设定参数,测试电子表头的准确性;

测试表头单元4,用于安装待测试的电子表头,并通过与待测试的电子表头信号连接的信号读取装置读取待测试的电子表头的计量值,

电源单元5,用于对控制单元2及模拟驱动单元3提供能源。

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模拟驱动单元3包括旋转电机101、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板及模拟指针102,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板线路连接于旋转电机101及控制单元2,所述模拟指针102设置在旋转电机101的电机轴顶部。

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电机101采用步进电机。所述模拟指针102设置为带磁石的指针,所述指针通过联轴器103安装在旋转电机101的电机轴顶部。所述联轴器103采用2mm转5.5mm联轴器103,其中联轴器103的5.5mm端连接于旋转电机101的电机轴,2mm端连接于带磁石的指针的中心部位。所述控制单元2采用工控触摸屏104。

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板,包括线路连接的stc12c2052ad主控芯片、l293dd电机驱动芯片及带自流控的max13487e通讯芯片,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板与控制单元2通过rs485通讯连接。

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如图5所示,通过max13487e芯片与工控触摸屏之间进行rs485通讯,在接收到工控触摸屏发送的命令后,在stc12c2052ad单片机中进行处理,再通过l293dd驱动芯片驱动步进电机执行设定指令,带动带磁石指针旋转,模拟水表工作。

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1包括整体框架105、多套电机支架106及多套电子表头支架107,在整体框架105的之间设置多层的l型结构的支架底座108,多套电子表头支架107分布是设置在支架底座108的底边上,多套电机支架106分布设置在支架底座108的内侧边上,所述电机支架106与电子表头支架107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旋转电机101设置在电机支架106上,待测试的电子表头设置在电子表头支架107上,所述控制单元2及电源单元5设置在整体框架105内顶部的支架底座108上边。固定设置多套测试装置,便于同时测试多个电子表头,提高检测效率。

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表头支架107设置为几字结构,所述电子表头支架107的侧边通过螺栓设置在支架底座108,在电子表头支架107的顶边上设置有表头固定长孔,待测的电子表头通过螺栓连接与电子表头支架107的表头固定长孔上。通过螺栓连接,便于电子表头支架107位置的调整,同时便于待测电子表头的安装及拆卸。

本较佳实施例中,在支架底座108与整体框架105的连接处设置有l型加强板109。提高支架底座108与整体框架105连接牢固度。

本用于无线远传水表的测试装置结构设置合理,可实现对待出厂的电子表头进行性能测试,对安装环境要求低且装置占用空间小,可同时测试多个电子表头,提高检测效率;通过模拟水表转动,节省水资源;另外,通过工控触摸屏104进行设置参数,人机界面友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