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292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模块测试技术改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按现今科技的进步,且伴随着信息电子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半导体工艺不断地进步,其应用层面不断地改善人类的生活,如个人计算机、事务机、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数码相机等电子消费性产品,其不断地轻便化与简易化,而导入民众的生活中。然而,制造商在将电子产品导入市场前,需先针对电子产品进行测试,尤其是计算机制造商,其所研发出新款产品需先行测试是否有瑕疵,若查有瑕疵,则针对瑕疵的部分向研发部门提出报告,藉此修正瑕疵。

现今制造商的工厂端的测试方式是原始的测试方式,也就是人为操作,因此,大多数测试操作需要测试人员用手动的方式拨动待测装置的开关与按钮,一般测试动作如下:1、外接屏幕测试(crttest):需要测试人员将待测装置连接外部crt屏幕,然后以自身眼睛判断图像。2、液晶屏幕测试(lcdtest):需要测试人员用自身眼睛判断lcd画面的显示结果。3、摄像机测试(cameratest):需要测试人员用自身眼睛判断摄像机(camera)的摄像画面显示结果。

如此,需测试人员用自身的眼睛与耳朵,以主观地判断测试结果,如此藉由测试人员的人为操作所达到的测试会产生弊端,例如:治具的插拔不方便造成测试操作不方便、手动操作作业时间长,且测试人员的疲劳度影响会发生错误测试动作,甚至人为手动操作下,会发生误判,而提供错误的测试结果。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其不仅改善人为操作所发生的问题,并可藉由自动化操作而减少测试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自动上料机构、两个接驳线、自动测试机构及自动下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通过一个所述接驳线连接所述自动测试机构,所述自动测试机构通过一个所述接驳线连接所述自动下料机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自动测试机构包括配套流水线、缓存机构、测试设备、第一测试治具、第二测试治具、第三测试治具、第四测试治具、第一测试小车、第二测试小车、第三测试小车及第四测试小车,所述配套流水线通过所述缓存机构连接所述测试装置,所述第一测试小车和第二测试小车一组与第三测试小车和第四测试小车一组分别设于所述测试设备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测试治具、第二测试治具、第三测试治具及第四测试治具分别设于第一测试小车、第二测试小车、第三测试小车及第四测试小车,所述第一测试治具、第二测试治具、第三测试治具及第四测试治具的开口端相对于所述测试设备。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测试设备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下的电控板、电控开关、主控电脑及机器人控制器,所述电控开关连接所述电控板,所述电控板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控电脑及机器人控制器,所述主控电脑与所述机器人控制器通信连接,机器人通过安装座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料框支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传送皮带,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通信连接所述主控电脑,所述机器人通信连接所述机器人控制器,所述工作台的四个脚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每个所述万向轮旁设有一个可高低调节的支脚,所述保护罩上设有一报警灯,所述报警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脑的输出端,所述工作台下设有保护隔板,所述保护隔板上设于通风风扇,所述通风风扇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控板的输出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测试小车、第二测试小车、第三测试小车及第四测试小车相同,其包括小车框架,围绕小车框架设于的围板,设于小车框架顶端的顶板及凸起装置柜,所述下车框架底端设有小车底板,所述小车框架底面设有四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旁设有高低调节的支脚,所述小车内设于工控主机及测试仪,所述测试仪通信连接所述工控主机。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测试治具、第二测试治具、第三测试治具及第四测试治具相同,其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上设有一活动的抽拉机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缓存机构包括第一缓存装置及第二缓存装置,所述第一缓存装置及第二缓存装置并行设置,所述第一缓存装置及第二缓存装置相同,其包括缓存柜,设于所述缓存柜上的缓存料框,穿过所述缓存料框下端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缓存柜的底面四个脚分别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旁所述缓存柜的底面设于高低可调的支脚。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配套流水线包括配送柜,设于所述配送柜内的倍速链、第二传送带、顶升气缸、挡停、感应器、rfid读取装置及报警灯,所述rfid读取装置设于所述配送柜的进料口处,两条所述倍速链平行设于所述配送柜内,两条所述倍速链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配送柜的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顶升气缸设于所述配送柜内,所述第二传送带设于所述配送柜内置于两条所述倍速链之间,所述顶升气缸的气缸杆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感应器及挡停分别设于所述配送柜内,所述报警灯设于所述配送柜的顶端,所述配送柜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配送柜的底端的四个角位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每个所述万向轮旁边的所述配送柜底端设有一个高低可调的支脚。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自动上料机构与所述自动下料机构相同,其包括上下料柜,设于所述上下料柜内一端的升降装置,设于所述升降装置上的第一倍速链,所述上下料柜内另一端中部的第二倍速链,所述第二倍速链的两端探出所述上下料柜的柜体,所述第二倍速链中间设于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倍速链与所述升降装置通过第二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靠近所述上下料柜的柜体处设有进料口,所述上下料柜的底端四个脚位分别设有万向轮,每个所述万向轮旁边的所述上下料柜的底端设有一个高低可调的支脚,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连接升降面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接驳线包括接驳柜,设于所述接驳柜内的倍速链,设于所述接驳柜内的停挡,所述接驳柜内进料口处的感应器,所述倍速链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接驳柜的柜体,所述接驳柜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接驳柜的底端四个脚位分别设有万向轮,每个所述万向轮旁边的所述接驳柜的底端设有一个高低可调的支脚。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的自动测试机构多组,通过接驳线连接;所述自动测试机构及自动下料机构分别为多个,通过所述接驳线分别连接组成自动化测试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测试设备及相关的流水线均采用模块话设计,便于更换以及根据需求增加或者减少测试站的数量;测试治具(屏蔽箱)采用小推车形式,便于更换及维护;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测试站的数量调节整线的产能,以达到客户的需求;进出料均设有缓存机构,以便在进出有阻碍是进行缓存,从而保证整线的流畅;可通过配比自动上下料机的数量(每一台上料机负责一款产品的上料,每一台下料机负责一款产品的下料),实现整线不同产品的混测;整线通过串接多台测试设备可实现单型号产品上下工序的测试;每个单站内可进行单个产品的上下工序的测试。结构简单、测试效率高、节约测试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治具和测试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缓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套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机构和自动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驳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0-自动测试机构70-万向轮80-支脚90-报警灯101-机器人102-料框支架103-机器人控制器104-通风风扇105-主控电脑106-小车框架107-围板108-装置柜109-测试治具110-抽拉机构111-缓存柜112-料框113-传送带114-配送柜115-倍速链201-上下料柜202-升降装置301-接驳柜。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化测试装置,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自动上料机构、两个接驳线、自动测试机构10及自动下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通过一个所述接驳线连接所述自动测试机构10,所述自动测试机构10通过一个所述接驳线连接所述自动下料机构。测试设备及相关的流水线均采用模块话设计,便于更换以及根据需求增加或者减少测试站的数量。

所述自动测试机构10包括配套流水线、缓存机构、测试设备、第一测试治具109、第二测试治具109、第三测试治具109、第四测试治具109、第一测试小车、第二测试小车、第三测试小车及第四测试小车,所述配套流水线通过所述缓存机构连接所述测试装置,所述第一测试小车和第二测试小车一组与第三测试小车和第四测试小车一组分别设于所述测试设备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测试治具109、第二测试治具109、第三测试治具109及第四测试治具109分别设于第一测试小车、第二测试小车、第三测试小车及第四测试小车,所述第一测试治具109、第二测试治具109、第三测试治具109及第四测试治具109的开口端相对于所述测试设备。

所述测试设备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下的电控板、电控开关、主控电脑105及机器人控制器103,所述电控开关连接所述电控板,所述电控板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控电脑105及机器人控制器103,所述主控电脑105与所述机器人控制器103通信连接,机器人101通过安装座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料框支架102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传送带113,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通信连接所述主控电脑105,所述机器人101通信连接所述机器人控制器103,所述工作台的四个脚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70,每个所述万向轮70旁设有一个可高低调节的支脚80,所述保护罩上设有一报警灯90,所述报警灯9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脑105的输出端,所述工作台下设有保护隔板,所述保护隔板上设于通风风扇104,所述通风风扇104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控板的输出端。测试设备内的机器人101将待测料盘上的待测料逐一抓取到测试治具(屏蔽箱)内,测试完成后,根据测试结果将产品放置到相应位置(ok产品放置到ok料盘,ng产品放置到ng皮带)。

所述第一测试小车、第二测试小车、第三测试小车及第四测试小车相同,其包括小车框架106,围绕小车框架106设于的围板107,设于小车框架106顶端的顶板及凸起装置柜108,所述下车框架106底端设有小车底板,所述小车框架106底面设有四个万向轮70,所述万向轮70旁设有高低调节的支脚80,所述小车内设于工控主机及测试仪,所述测试仪通信连接所述工控主机。测试治具(屏蔽箱)采用小推车形式,便于更换及维护。

所述第一测试治具109、第二测试治具109、第三测试治具109及第四测试治具109相同,其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上设有一活动的抽拉机构110。

所述缓存机构包括第一缓存装置及第二缓存装置,所述第一缓存装置及第二缓存装置并行设置,所述第一缓存装置及第二缓存装置相同,其包括缓存柜111,设于所述缓存柜上的缓存料框112,穿过所述缓存料框112下端的第一传送带113,所述缓存柜111的底面四个脚分别设有万向轮70,所述万向轮70旁所述缓存柜111的底面设于高低可调的支脚80。进出料均设有缓存机构,以便在进出有阻碍是进行缓存,从而保证整线的流畅。

所述配套流水线包括配送柜114,设于所述配送柜114内的倍速链115、第二传送带113、顶升气缸(图中未示出)、挡停(图中未示出)、感应器(图中未示出)、rfid读取装置(图中未示出)及报警灯90,所述rfid读取装置设于所述配送柜114的进料口处,两条所述倍速链115平行设于所述配送柜114内,两条所述倍速链115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配送柜114的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顶升气缸设于所述配送柜114内,所述第二传送带113设于所述配送柜114内置于两条所述倍速链115之间,所述顶升气缸的气缸杆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113,所述感应器及挡停分别设于所述配送柜114内,所述报警灯90设于所述配送柜114的顶端,所述配送柜114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配送柜114的底端的四个角位分别设有一个万向轮70,每个所述万向轮70旁边的所述配送柜114底端设有一个高低可调的支脚80。感应器感应到料盘,阻挡气缸(挡停)上升,料盘在挡停处停止,垂直于倍速链运行的皮带在安装于下方的顶升气缸的作用下带动料盘上升,上升到最高点后皮带运行,将料盘传出到进料缓存机上的皮带上,rfid安装于配套线体的进料处对每个进入的料盘进行信息读取,每个测试设备内部也有rfid写入装置,将信息写入料盘上的rfid标签上,以便区别其他料盘。

所述自动上料机构与所述自动下料机构相同,其包括上下料柜201,设于所述上下料柜201内一端的升降装置202,设于所述升降装置202上的第一倍速链115,所述上下料柜201内另一端中部的第二倍速链115,所述第二倍速链115的两端探出所述上下料柜201的柜体,所述第二倍速链115中间设于第一传送带113,所述第二倍速链115与所述升降装置202通过第二传送带113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113靠近所述上下料柜201的柜体处设有进料口,所述上下料柜201的底端四个脚位分别设有万向轮70,每个所述万向轮70旁边的所述上下料柜201的底端设有一个高低可调的支脚80,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连接升降面板。可通过配比自动上下料机的数量(每一台上料机负责一款产品的上料,每一台下料机负责一款产品的下料)。人工(或者agv小车)将装满待测料料盘的料框放入自动上料机进料口,上料机下方的倍速链将料框传送到中间部位停止,电机运转带动倍速链及料框上升,上升到指定高度后停止,然后倍速链运行,带动料框运行到倍速链末端,此时最下方的料盘略高于安装于上部的皮带线的上面,此时升降电机下降一定高度,使最下方的料盘脱离料框,并随皮带运行到位于上面的倍速链处(该倍速链与接驳线处于一条直线上),倍速链中间的皮带在气缸作用下上升,将传过来的料盘接过来,,然后皮带下降,使料盘处于倍速链上,然后随倍速链流到接驳线。

所述接驳线包括接驳柜301,设于所述接驳柜301内的倍速链115,设于所述接驳柜301内的停挡,所述接驳柜301内进料口处的感应器,所述倍速链115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接驳柜301的柜体,所述接驳柜301的顶端设有开口,所述接驳柜301的底端四个脚位分别设有万向轮70,每个所述万向轮70旁边的所述接驳柜301的底端设有一个高低可调的支脚80。

所述自动化测试装置的自动测试机构多组,通过接驳线连接;所述自动测试机构及自动下料机构分别为多个,通过所述接驳线分别连接组成自动化测试装置。实现整线不同产品的混测;整线通过串接多台测试设备可实现单型号产品上下工序的测试;每个单站内可进行单个产品的上下工序的测试。

该装置的工作流程:1.人工(或者agv小车)将装满待测料料盘的料框放入自动上料机进料口,自动上料机将料盘逐一输送到流水线上;2.通过rfid技术的引入,在每个测试站配套线体入口处读取料盘条码信息以判断该料盘是否为该站需求料盘,如果是则通过缓存上料机进入测试设备,如果不是则往后面流走;3.待测料盘进入缓存上料机后如果测试设备内没有待测料盘,则该料盘直接进入测试设备,如果测试设备内有待测料盘,则该料盘在缓存上料机内缓存,直到测试站内需求待测料盘再将待测料盘流入测试设备;4.测试设备内的机器人将待测料盘上的待测料逐一抓取到测试治具(屏蔽箱)内,测试完成后,根据测试结果将产品放置到相应位置(ok产品放置到ok料盘,ng产品放置到ng皮带);5.ok料盘满后,ok料盘通过缓存下料机进入流水线,如果此时缓存下料机出口处流水线有料盘阻挡,则该ok料盘在缓存下料机暂存,直到缓存下料机出口处流水线无料盘再将ok料盘流入流水线;6.ok料盘往后流下,进过每个站时均需进行rfid读取,以便判断该盘是否需要测试或者直接过站;7.完成所有测试工序的ok料盘进入自动下料机,逐一的将ok料盘收取到料框内,待料框装满后料框下降,并随内部的流水线流出,再由人工(或者agv小车)将料框收走,并补充一个空料框以收取后续ok料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