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粗苯中酚含量的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30913发布日期:2019-04-05 22:04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粗苯中酚含量的测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检测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粗苯中酚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操作条件、测定步骤等。
背景技术
:焦化废水的脱酚工艺主要是溶剂脱酚和生化脱酚,其中溶剂脱酚用于处理含酚200mg/l以上的高浓度酚水。在溶剂脱酚工艺中,粗苯是最常用的萃取剂,为保证脱酚效率,需控制粗苯中的酚含量。粗苯中酚含量一般在100mg/l~3000mg/l,传统测定方法是碱洗-蒸馏-比色法(简称比色法),即先将溶剂油碱洗脱酚,酚转化为酚钠盐进入水相中;再将酚钠盐水溶液酸化后加热蒸馏,酚钠盐转化为酚并随同水蒸气挥发、冷凝;含酚馏出液与4-氨基安替比林发生显色反应后进行比色分析。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是测定水中酚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它是基于苯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发生显色反应,但对邻甲酚、甲酚、二甲酚等灵敏度较低,因此该法仅适于测定苯酚,对总酚测定的准确度较低(见表6)。当需要测定水中各种酚类化合物时,一般可采用气相色谱法,即将水样用有机溶剂萃取,必要时还需浓缩、衍生化,再进行色谱分析。粗苯是组成非常复杂的有机物,在一般的色谱操作条件下,微量的酚类化合物与其相邻组分很难彻底分离,在gb/t30053-2013《粗苯中三苯含量的测定方法》、yb/t5022-2016《粗苯》附录a及其它相关文献中,仅能测定粗苯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不能测定其中微量的酚类化合物。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优化色谱操作条件,将粗苯中的各种酚类化合物与其相邻组分完全分离,采用归一法定量。与现有色谱法相比,本发明无需萃取、浓缩、衍生化等预处理步骤,样品直接进样,可测定粗苯中的苯酚、甲酚、二甲酚等微量酚类化合物,方法检出限为0.001%(10mg/l)。本发明弥补了比色法仅能测定苯酚的缺点,提高测定粗苯中酚含量的准确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粗苯中酚含量的测定方法:(1)优化色谱操作条件采用一种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通过对柱温等操作条件进行优化,使得粗苯中的苯酚、甲酚、二甲酚等与其相邻组分得到良好分离,操作条件参见表1。表1色谱操作条件(2)测定校正因子粗苯组成主要是各种苯类同系物和微量的酚类同系物,适合采用归一法定量。以苯酚代表酚类同系物,以苯代表苯类同系物,测定苯酚相对于苯的质量校正因子。(3)测定样品在表1所示色谱操作条件下,取适量样品直接进样分析,用归一法定量。进一步,所述校正因子测定:称取约0.03g苯酚及约0.3g苯,混匀,在权利要求1步骤(1)表中所示操作条件下进样分析,记录苯酚、苯的峰面积,计算苯酚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见下表:组分称样量,g纯度质量,g峰面积校正因子苯酚0.025299.7%0.025133.31.34苯30.246299.98%30.2402537251进一步,所述测定样品:直接吸取约0.2μl试样,在权利要求1步骤(1)表中所示操作条件下进样分析,读取苯酚、邻甲酚等酚类化合物的面积百分比,按式(1)计算样品中的酚含量;ω=f·σai……………………………………………(1)式中,ω——样品中酚的质量分数(%);f——酚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ai——各种酚类的面积百分比(%)。进一步,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可为agilentdb-550m×0.25mm×0.25μm。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1、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粗苯中酚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优化色谱操作条件,将粗苯中的各种酚类化合物与其相邻组分完全分离,采用归一法定量。与现有色谱法相比,本发明无需萃取、浓缩、衍生化等预处理步骤,样品直接进样,可测定粗苯中的苯酚、甲酚、二甲酚等微量酚类化合物,方法检出限为0.001%(10mg/l)。本发明弥补了比色法仅能测定苯酚的缺点,提高测定粗苯中酚含量的准确性。2、应用本发明对2个粗苯样品进行了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5%,见表4、表5。3、应用本发明对2个粗苯样品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8%~102%之间,而比色法的回收率仅为50%~80%,因此本发明提高了测定粗苯酚含量的准确性。有关色谱法与比色法的加标回收实验数据见表6。附图说明图1为在本发明的操作条件下,粗苯的色谱图,显示粗苯中的主要组分;图2为在本发明的操作条件下,粗苯的局部色谱图,显示粗苯中的主要酚类化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实施例仅用于示例,而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本发明涉及的主要仪器、设备、试剂有:气相色谱仪:agilent7890a型;电子天平:mettlerxs105型;苯酚、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2.3-二甲酚、2.4-二甲酚、2.5-二甲酚、3.5-二甲酚、3.4-二甲酚:分析纯。实施例1一种用于粗苯中酚含量的测定方法:1、优化色谱操作条件采用一种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通过对柱温等操作条件进行优化,使得粗苯中的苯酚、甲酚、二甲酚等与其相邻组分得到良好分离,操作条件参见表1。2、校正因子测定称取约0.03g苯酚及约0.3g苯,混匀,在表1所示操作条件下进样分析,记录苯酚、苯的峰面积,计算苯酚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见表2。表2校正因子测定组分称样量,g纯度质量,g峰面积校正因子苯酚0.025299.7%0.025133.31.34苯30.246299.98%30.24025372513、定量试验直接吸取约0.2μl试样,在表1所示操作条件下进样分析,读取苯酚、邻甲酚等酚类化合物的面积百分比,按式(1)计算样品中的酚含量。ω=f·∑ai……………………………………………(1)式中,ω——样品中酚的质量分数(%);f——酚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ai——各种酚类的面积百分比(%)。4、对某化工厂粗苯酚含量的实测数据见表3表3粗苯酚含量序号样品批号酚含量,mg/l1粗苯-20170313-1#3842粗苯-20170313-2#33153粗苯-20170317-1#6534粗苯-20170320-1#4125粗苯-20170320-2#25656粗苯-20170324-1#7507粗苯-20170327-1#5858粗苯-20170327-2#27149粗苯-20170407-1#39910粗苯-20170410-1#64611粗苯-20170410-2#353012粗苯-20170414-1#59513粗苯-20170417-1#61814粗苯-20170417-2#274315粗苯-20170424-1#91416粗苯-20170424-2#222417粗苯-20170428-1#606实施例2应用本发明对2个粗苯样品进行了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5%,见表4、表5。表4粗苯精密度试验-1表5粗苯精密度试验2实施例3应用本发明对2个粗苯样品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8%~102%之间,而比色法的回收率仅为50%~80%,因此本发明提高了测定粗苯酚含量的准确性。有关色谱法与比色法的加标回收实验数据见表6。表6加标回收试验注:粗苯的密度为0.873g/ml。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