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盲孔深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1604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孔深测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超深盲孔的深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检测超深盲孔零件时,尤其是孔深度超过1.5米时,盲孔深度的检测非常困难,而普通的0.05毫米精度的深度卡尺的量程一般不会超过1.5米,因为量程超过1.5米时,卡尺自身的刚度,重量等因素,会严重影响卡尺的测量精度,制造会非常困难。现有的可测量深度盲孔的量具只能用卷尺,而卷尺的测量精度超过1毫米,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机械加工出的孔深超过1.5米时,一般加工出深度检测样柱,用样柱检测只能是符合性检验,不能给出零件盲孔深度的具体的数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深盲孔深度测量装置,解决了超深盲孔深度的精确测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超深盲孔深度测量装置,包括工件,在工件上设置有超深盲孔,在超深盲孔的孔口上设置有尺座,在尺座上设置有口字形框架,在口字形框架中活动设置有活动尺条,在活动尺条上设置有钢带,在口字形框架上设置有带磁性滚轮的旋转编码器,带磁性滚轮的旋转编码器的磁性滚轮与活动尺条上设置的钢带顶接在一起。

在活动尺条的下端设置有动尺测头;带磁性滚轮的旋转编码器的精度为0.01毫米。

本发明采用带磁性滚轮的旋转编码器模式,测量精度不会因尺身长而受影响,相比较光栅,容栅等数显机构,具有比光栅数显机构更低的成本和更低的使用环境要求,比容栅数显机构有更长的量程。本发明的测量精度超过一般深度游标卡尺精度,精度达0.01毫米,特别适合对超深盲孔深度的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超深盲孔深度测量装置,包括工件7,在工件7上设置有超深盲孔8,在超深盲孔8的孔口上设置有尺座1,在尺座1上设置有口字形框架5,在口字形框架5中活动设置有活动尺条2,在活动尺条2上设置有钢带3,在口字形框架5上设置有带磁性滚轮的旋转编码器4,带磁性滚轮的旋转编码器4的磁性滚轮与活动尺条2上设置的钢带3顶接在一起,带磁性滚轮的旋转编码器4的磁性滚轮与活动尺条2上设置的钢带3进行纯滚动运动。

在活动尺条2的下端设置有动尺测头6。考虑到重量及强度和刚度,尺座1和活动尺条2均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检测2米左右深度盲孔时,活动尺身本身长度在2300毫米,所以活动尺身采用钛合金矩形管制作。尺身下部装有动尺测头6为不锈钢动尺测头。检测孔深时,首先将尺座1放置到孔口上的平台上,活动尺条2上的不锈钢测头与尺座1下平面对齐,按下带磁性滚轮的旋转编码器4上的清零(zero)按钮,将数显面板上的显示数值清零。最后以尺座1上的固定面为基准测量深孔尺寸。钢带3随活动尺条2在尺座1上的口字形框架5中的轨道槽内移动。带磁性滚轮的旋转编码器4内的磁性滚轮在钢带3上作纯滚动,编码器随之旋转计数,并将活动尺身移动的直线位移信息显示到显示面板上。

一般制约大量程检测量具的难度有两方面,一是量具本身重量及尺身刚度,如果用常规材料制作检测尺寸在2米以上的深度量尺,重量一般为20公斤,且刚度不足。本发明采用钛合金材料,并在尺身的结构形状进行优化,重量减到11公斤左右,且强度刚度不减。二是测量精度,本发明采用旋转编码器计量直线位移数据,避免了在超长尺身上加工刻度线所带来的误差和难度,所选的编码器精度为0.01毫米,满足了超深盲孔深度的检测精度要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深盲孔深度测量装置,解决了超深盲孔深度的精确测量的问题。包括工件(7),在工件(7)上设置有超深盲孔(8),在超深盲孔(8)的孔口上设置有尺座(1),在尺座(1)上设置有口字形框架(5),在口字形框架(5)中活动设置有活动尺条(2),在活动尺条(2)上设置有钢带(3),在口字形框架(5)上设置有带磁性滚轮的旋转编码器(4),带磁性滚轮的旋转编码器(4)的磁性滚轮与活动尺条(2)上设置的钢带(3)顶接在一起。本发明的测量精度超过一般深度游标卡尺精度,精度达0.01毫米,特别适合对超深盲孔深度的测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丙文;郑争胜;连慧芳;贾潞开;赵建东;邢晋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5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