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暂态过电压监测系统的一次分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715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暂态过电压监测系统的一次分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暂态过电压监测系统的一次分压装置。



背景技术:

电网暂态过程是电网运行状态的重要表征,对于电网中暂态过电压(雷电和操作过电压),国内外尚缺乏有效的测量和监测手段。对于新建设备,国内仅有部分电力公司对500kv系统在正式投运前,进行操作过电压的测试。一般是在投切空载线路、主变压器、低压电抗器或电容器时进行暂态测量,作为新设备的带电考核。

对于运行设备,常规的保护及录波装置只能记录工频过电压信息,无法记录系统的暂态过程。调度部门已经使用的监控系统、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以及电网广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主要是从整个电网的动态稳定和静态稳定的角度,对电网运行特征量进行实时监控,进而预测未来时刻的电网稳定状态,虽然采样频率相对较高,但是由于一次信号采集自cvt铁磁单元之后,因此高频信号有较大程度的畸变,所以无法真正反映系统中电压快速变化的过程,也不能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监测。

用于暂态过电压监测系统的一次分压装置是以适应现代交直流混联电网和智能电网信息化的功能要求为目标,符合过电压和绝缘配合技术发展方向的一种新型电气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暂态过电压监测系统的一次分压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暂态过电压监测系统的一次分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底板、下底板、上底座、下底座、电阻、标准q12接头和多个聚丙烯无感电容;所述上底板设置于上底座的下端,并紧密贴合;所述下底板设置于下底座的上端,并紧密贴合;所述电阻设置于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所述标准q12接头固定于下底板的中心位置;所述多个聚丙烯无感电容通过并联的方式设置于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聚丙烯无感电容的数量为18个,分别以内环形和外环形的方式设置;所述电阻设置于所述内环形电容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内环形的电容数量为6个,所述外环形的电容数量为12个。

优选的,所述上底座的下端二分之一处设置有第一凹陷部分,所述第一凹陷部分中填充有泡沫铜,用于实现上底座与上底板的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下底座的上端二分之一处设置有第二凹陷部分,所述第二凹陷部分中填充有泡沫铜,用于实现下底座与下底板的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于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采用环氧板;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电阻、聚丙烯无感电容和支撑杆的安装通孔,所述电阻、聚丙烯无感电容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嵌入与其对应的安装通孔后通过焊焬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上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一半通孔,所述上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螺丝孔和多个第一突出螺母;所述第一突出螺母嵌入到所述第一半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螺丝孔通过螺丝固定。

优选的,所述下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和多个第二半通孔,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丝孔和多个第二突出螺母;所述第二突出螺母嵌入到所述第二半通孔内,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二螺丝孔通过螺丝固定。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尼龙外壳,所述尼龙外壳底端设置有多个第三半通孔,所述下底座上采用沉孔技术开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尼龙外壳的上端贴合上底板的侧面,所述尼龙外壳的底端固定于下底座上,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三半通孔一一对应后通过螺丝固定。

本发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采用聚丙烯无感电容并联、上下底板采用泡沫铜完美贴合上下底座的凹陷部分、以及采用焊接技术使聚丙烯无感电容与上下底板固定的方式减少杂散电感,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暂态过电压波形,同时能够兼顾工频电压信号的测量。并且本发明无需中间变压器和补偿电抗器,提高了系统对波尾响应的契合程度。具有工作频率高、测量数据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可适应智能电网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功能需求,符合过电压和绝缘配合技术发展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次分压装置的上底板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一次分压装置的下底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次分压装置的上底座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一次分压装置的下底座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一次分压装置的聚丙烯无感电容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一次分压装置的尼龙外壳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一次分压装置的泡沫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至7所示,用于暂态过电压监测系统的一次分压装置,包括上底板1、下底板2、上底座3、下底座4、电阻、标准q12接头、尼龙外壳、支撑杆5和多个聚丙烯无感电容6。上底板1设置于上底座3的下端,并紧密贴合。下底板2设置于下底座4的上端,并紧密贴合。电阻设置于上底板1和下底板2之间,实现与电缆进行电阻匹配功能。作为测量端子的标准q12接头固定于下底板2的中心位置。多个支撑杆5设置于上底板1和下底板2之间,起支撑作用。为减少杂散电感,多个聚丙烯无感电容6通过并联的方式设置于上底板1和下底板2之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实现分压功能,一次分压装置需要电容值为54uf,而每个电容值大致为3uf,因此,设置所述聚丙烯无感电容数量为18个,并分别以内环形和外环形的方式设置于上底板1和下底板2之间。其中,内环形的电容数量为6个,外环形的电容数量为12个。所述电阻数量为一个,设置于所述内环形电容的中心位置,实现与电缆进行电阻匹配功能。

在一个更优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7所示,为进一步减少杂散电感,在所述上底座3的下端二分之一处设置第一凹陷部分9,并在第一凹陷部分9中填充泡沫铜14,实现上底座3与上底板1之间的完美贴合;以及在所述下底座4的上端二分之一处设置第二凹陷部分12,并在第二凹陷部分12中填充有泡沫铜14,实现下底座4与下底板2之间的完美贴合。

在一个更优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上底板1和下底板2均采用环氧板,环氧板具有强度大、韧性好、防水并耐腐蚀,在潮湿的环境下能正常工作。

为进一步减少杂散电感,在所述上底板1和下底板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电阻、聚丙烯无感电容和支撑杆的安装通孔,所述电阻、聚丙烯无感电容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嵌入与其对应的安装通孔后通过焊焬焊接固定。

在一个更优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为实现上底座3与上底板1更好的紧密贴合,所述上底座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7和多个第一半通孔8,所述上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螺丝孔16和多个第一突出螺母17;所述第一突出螺母17嵌入到所述第一半通孔8内,所述第一通孔7和第一螺丝孔16通过螺丝固定。

在一个更优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为实现下底座4与下底板2更好的紧密贴合,所述下底座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10和多个第二半通孔11,所述下底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丝孔18和多个第二突出螺母19;所述第二突出螺母19嵌入到所述第二半通孔11内,所述第二通孔10和第二螺丝孔18通过螺丝固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尼龙外壳底端设置有多个第三半通孔15,所述下底座4上采用沉孔技术开有多个第三通孔13,所述尼龙外壳的上端贴合上底板1的侧面,所述尼龙外壳的底端固定于下底座4上,所述第三通孔13与第三半通孔15一一对应后通过螺丝固定。通过在下底座上采用沉孔技术开孔,可以使得安装螺丝固定时下底座的下端无凸出部分,同时在螺丝固定底部先后加上垫片、弹片和两个螺母,使之固定效果更好,实现尼龙外壳贴合上底板的侧面后并和下底板沉孔螺丝完美贴合。

本发明用于暂态过电压监测系统的一次分压装置,通过采用聚丙烯无感电容并联、上下底板采用泡沫铜完美贴合上下底座的凹陷部分、以及采用焊接技术使聚丙烯无感电容与上下底板固定的方式减少杂散电感,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暂态过电压波形,同时能够兼顾工频电压信号的测量。并且本发明无需中间变压器和补偿电抗器,提高了系统对波尾响应的契合程度。具有工作频率高、测量数据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可适应智能电网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功能需求,符合过电压和绝缘配合技术发展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