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1869发布日期:2018-06-16 00:3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500g水泥样品与142.5mL水采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拌合得水泥净浆,并采用代用法维卡仪对该水泥净浆进行测定,得到试锥下沉深度;2)将步骤1)的试锥下沉深度带入公式(1)中计算得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P=-0.2230S+35.1593 (1)

式(1)中,P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S为试锥下沉深度/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729要求,所述代用法维卡仪符合JC/T727要求,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先用水泥凝结时间稠度量水器量142.5mL水;称量已通过0.9mm方孔筛的水泥样品500g,精确至1g;将量好的水加入搅拌锅中,在5~10s内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再将搅拌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此时用湿布擦过的搅拌勺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高速搅拌120s停机;拌和结束后,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锥模中,用宽25mm的直边刀在浆体表面插捣5次,振5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放到代用法维卡仪的试锥下面固定的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1s~2s后,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方法还包括步骤3)~步骤5),具体操作如下:

3)将步骤2)所得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带入公式(2)中得到配制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加水量,

W=500P (2)

式(2)中,P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W为水泥标准稠度加水量/mL;

4)另取500g水泥样品与体积为W的水采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拌合得到标准稠度净浆,采用GB/T1346-2011中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中代用法的调整用水量方法得到试锥下沉深度值,采用GB/T1346-2011中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中标准法得到试杆沉入净浆后与底板的距离值;

5)如果步骤4)中试锥下沉深度为30 mm±1mm,且试杆沉入净浆后与底板的距离值为6mm±1mm,则认为步骤2)所得P值为准确值,并将P值记录到检测报告中;如果步骤4)中试锥下沉深度不为30 mm±1mm,或者试杆沉入净浆后与底板的距离值不为6mm±1mm,则重复步骤1)至步骤4),直至步骤4)中试锥下沉深度为30 mm±1mm且试杆沉入净浆后与底板的距离值为6mm±1mm时,确定此时的P值为准确值,并将P值记录到检测报告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采用GB/T1346-2011中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中代用法的调整用水量方法得到试锥下沉深度值的具体操作为:采用符合JC/T727要求的代用法维卡仪,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锥模中,用直边刀在浆体表面插捣5次,振5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放到代用法维卡仪的试锥下面固定的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1s~2s后,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GB/T1346-2011中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方法中标准法得到试杆沉入净浆后与底板的距离值的具体操作为:取水泥净浆一次性将其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浆体超过试模上端,用直边刀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5次以排除浆体中的孔隙,然后在试模上表面1/3处,倾斜于试模分别向外锯掉多余净浆,再从试模边沿抹顶部一次,使净浆表面光滑;抹平后将试模和底板移到标准法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