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00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全站仪,包括依次从上至下设置的壳体(2)、三角基座(3)和底板(4),其特征是:所述底板(4)背对三角基座(3)一侧设有滑槽(30),所述滑槽(30)从底板(4)中心朝向底板(4)外壁开设,所述滑槽(30)设有四个且相互呈垂直设置,所有所述滑槽(30)内均定位滑动有滑动块(31),所述滑动块(31)背对滑槽(30)一端固设有限位杆(35),所有所述限位杆(35)和底板(4)形成供三脚架基座嵌设的容纳槽(36),所述限位杆(35)抵紧于三脚架基座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站仪,其特征是:所述滑动块(31)截面呈圆形设置,所述滑动块(31)定位转动连接于滑槽(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站仪,其特征是:所述滑槽(30)侧壁沿滑槽(30)长度方向设有挡板(32),所述滑动块(31)外壁相对挡板(32)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3),所述挡板(32)嵌设于第二限位槽(33)内且滑动连接于第二限位槽(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站仪,其特征是:所述挡板(32)位于滑槽(30)相对限位杆(35)一端,所述挡板(32)相对限位杆(35)一侧与底板(4)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站仪,其特征是:所述滑槽(30)侧壁设有齿条(34),所述齿条(34)相对挡板(32)一侧抵接于挡板(32),所述滑动块(31)为可与齿条(34)啮合的齿轮,所述齿条(34)高度和挡板(32)高度之和小于等于第二限位槽(33)高度,所述滑动块(31)沿高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底板(4),所述第二限位槽(33)相对限位杆(35)一端到滑动块(31)背对限位杆(35)一端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滑槽(30)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站仪,其特征是:所述齿条(34)高度和挡板(32)高度之和等于第二限位槽(33)高度,所述第二限位槽(33)相对限位杆(35)一端到滑动块(31)背对限位杆(35)一端的距离等于所述滑槽(30)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站仪,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限位槽(33)连通滑动块(31)相对限位杆(35)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站仪,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杆(35)呈透明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全站仪,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杆(35)相对底板(4)中心一侧开设有弧形槽(37),所述弧形槽(37)内嵌设有柔性垫(38),所述柔性垫(38)相对底板(4)中心一侧与限位杆(35)相对底板(4)中心一侧位于同一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站仪,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杆(35)高度大于三脚架基座高度,所述限位杆(35)背对底板(4)中心一侧侧壁沿高度方向开设有腰型槽(35.1),所述腰型槽(35.1)内滑动连接有限位螺栓(39),所述限位螺栓(39)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4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