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底泥采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1290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新型底泥采样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湖泊等水域底泥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底泥采样器。



背景技术:

河道、湖泊底泥一旦受到污染后成为水体的内污染源,长期影响水体环境。为了研究水体与底泥之前污染物迁移、转化与累积过程,及其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必须从水下钻取不同深度原状底泥样品,用于检测其中污染物含量。

目前常见的底泥采集器有抓斗式采泥器、便携式采泥器。因喀斯特地区河流的特性,河底很多地方存在石棱,抓斗式采泥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河底石头卡住造成无法采泥现象;便携式采泥器因器方便使用,在这一方面的发明也很多,但便携式采泥器往往只可采集浅水区泥地,对于喀斯特地区河流水深20-50米显得力不从心。

目前的底泥采样器还有一个缺点:.取样得到的底泥在取出水面过程中,容易泥水混合,会加速底泥中某些成分释放到水层里,导致检测数据不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喀斯特地区河流深度变化大,底泥的形态不一的问题的新型底泥采样器,该新型结构简单,并具备控制采样的同时控制采样桶底部密封盖板的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底泥采样器,包括底部开口的采样桶、设置在采样桶外表面的铰接座、安装在采样桶内部的活塞、设置在采样桶上方的提取机构、设置在采样桶侧面的密封机构、设置于采样桶与提取机构之间的配重机构,所述提取机构的底端伸入所述采样桶内并与所述活塞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采样桶底部贴合的密封底板,所述密封底板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中部设置有向外弯折的折角,所述延伸杆折角处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延伸杆的顶部与所述提取机构的一侧面连接。

具体的,所述配重机构包括两块穿于提取机构之间的配重夹板,所述两块配重夹板之间固定有加载杆,加载杆上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加载杆上端穿过配重夹板与蝶形螺母连接,所述配重夹板上连接有拉绳Ⅱ。

具体的,所述提取机构包括拉杆、上卡扣、下卡扣、铰件Ⅰ、铰件Ⅱ、连杆Ⅰ、连杆Ⅱ、拉绳Ⅰ,所述拉杆底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上卡扣和下卡扣分别固定于拉杆的上下两侧并均位于配重夹板的上方,在所述上卡扣和下卡扣的中间设置所述铰件Ⅰ和铰件Ⅱ,所述铰件Ⅰ和铰件Ⅱ包括套在拉杆上的轴套和设置在轴套表面的铰孔,所述铰件Ⅰ和铰件Ⅱ通过铰孔分与连杆Ⅰ与连杆Ⅱ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Ⅰ和连杆Ⅱ的另一端相互铰接;所述铰件Ⅱ还铰接有连杆Ⅲ,所述连杆Ⅰ和连杆Ⅱ相互铰接处还铰接有连杆Ⅳ,所述连杆Ⅲ和连杆Ⅳ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杆的顶端三者铰接。

具体的,所述采样桶上端设置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通过拉伸弹簧与延伸杆连接。

具体的,所述拉伸弹簧的拉力大于铰件Ⅰ与延伸杆的重力之和。

具体的,所述拉杆顶端连接有拉绳Ⅰ。

具体的,所述上卡扣和下卡扣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杆Ⅰ和连杆Ⅱ的长度之和。

作为优选的,所述采样桶底部开口处连接有可拆卸式取样头。

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计中提取机构同时控制密封机构的闭合和底泥的采集,步骤简单,保证采集的底泥在采样器取出过程中不流失。

2.本实用新型利用封闭机构采集过程自动闭合原理来控制底泥的采集额定量,使得采集数据更加准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采集器上表写刻度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3.本实用新型加入了配重机构,能更好的适应喀斯特地区河流的特性,对泥底的深浅都有很好的适应性。

4.增加了可拆卸式取样头,对河流流速小、底泥沉淀较厚和河底底泥较薄的情况都具有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新型底泥采样器侧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新型底泥采样器正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零件名称和序号:

采样桶1、活塞2、拉杆3、上卡扣4、下卡扣5、铰件Ⅰ6、铰件Ⅱ7、连杆Ⅰ8、连杆Ⅱ9、拉绳Ⅰ10、密封底板11、延伸杆12、铰接座13、连杆Ⅲ14、连杆Ⅳ15、后挡板16、拉伸弹簧17、配重夹板18、加载杆19、配重块20、蝶形螺母21、拉绳Ⅱ22、可拆卸式取样头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一种新型底泥采样器,包括底部开口的采样桶1、设置在采样桶1外表面的铰接座13、安装在采样桶1内部的活塞2、设置在采样桶1上方的提取机构、设置在采样桶1侧面的密封机构、设置于采样桶1与提取机构之间的配重机构,提取机构的底端伸入采样桶1内并与活塞2相连,密封机构包括用于与采样桶1底部贴合的密封底板11,密封底板11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延伸杆12,延伸杆12中部设置有向外弯折的折角,延伸杆12折角处与铰接座13铰接,延伸杆12的顶部与提取机构的一侧面连接;配重机构包括两块穿于提取机构之间的配重夹板18,两块配重夹板18之间固定有加载杆19,加载杆19上设置有配重块20,加载杆19上端穿过配重夹板18与蝶形螺母21连接,配重夹板上连接有拉绳Ⅱ22;提取机构包括拉杆3、上卡扣4、下卡扣5、铰件Ⅰ6、铰件Ⅱ7、连杆Ⅰ8、连杆Ⅱ9、拉绳Ⅰ10,拉杆3底端与活塞2固定连接,上卡扣4和下卡扣5分别固定于拉杆3的上下两侧并均位于配重夹板18的上方,在上卡扣4和下卡扣5的中间设置铰件Ⅰ6和铰件Ⅱ7,铰件Ⅰ6和铰件Ⅱ7包括套在拉杆3上的轴套和设置在轴套表面的铰孔,铰件Ⅰ6和铰件Ⅱ7通过铰孔分与连杆Ⅰ8与连杆Ⅱ9的一端铰接,连杆Ⅰ8和连杆Ⅱ9的另一端相互铰接;铰件Ⅱ7还铰接有连杆Ⅲ14,连杆Ⅰ8和连杆Ⅱ9相互铰接处还铰接有连杆Ⅳ15,连杆Ⅲ14和连杆Ⅳ15的另一端与延伸杆12的顶端三者铰接;采样桶1上端设置有后挡板16,后挡板16通过拉伸弹簧17与延伸杆12连接;拉伸弹簧17的拉力大于铰件Ⅰ6与延伸杆12的重力之和;拉杆3顶端连接有拉绳Ⅰ10;上卡扣4和下卡扣5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杆Ⅰ8和连杆Ⅱ9的长度之和;采样桶1底部开口处连接有可拆卸式取样头23。

设备在使用前,将拉杆3向下推动使活塞2的底部正好处于采样桶1底口,在自然的状态下,由于拉伸弹簧17的拉力大于铰件Ⅰ6与延伸杆12的重力之和,拉伸弹簧17将延伸杆12往内拉紧,即密封底板向外撑开,此时连杆Ⅰ8、连杆Ⅱ9、连杆Ⅲ14、连杆Ⅳ15四者连动,使铰件Ⅰ6、铰件Ⅱ7分别撑开最大距离,在上卡扣4和下卡扣5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杆Ⅰ8和连杆Ⅱ9的长度之和的情况下,铰件Ⅰ6、铰件Ⅱ7分别抵在上卡扣4、下卡扣5两内端;

使用时,采样器通过拉绳Ⅱ22放入水中,采样器在自重和配重机构的压力下,接触底泥,此时拉动拉绳Ⅰ10带动活塞2向上移动,开始采集底泥;提取机构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下卡扣5向上移动的作用下,连杆Ⅰ8、连杆Ⅱ9、连杆Ⅲ14、连杆Ⅳ15四者连动,慢慢将延伸杆12撑开,即密封底板11慢慢收合,在额定量的情况下,密封底板11刚好停在采样桶1的底部将桶内的底泥密封,从而达到一个步骤同时实现密封机构收合和底泥采集的效果;针对河流流速小,底泥沉淀较厚的情况,可以将可拆卸式取样头23取下,直接使用采样桶1取样;针对河底底泥较薄,可以安装可拆卸式取样头23采样。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