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纸类产品的便携式检测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073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纸类产品的便携式检测盒。



背景技术:

产品质量监督,是指由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有关组织和消费者,按照技术标准,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评价、考核和鉴定,以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执行质量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维护用户和消费者利益。产品质量监督是指企业定期从供应商的产品中抽样进行型式试验或化验分析的活动。纸类产品是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检测项目。在我国,习惯上按照用途把纸划分为:印刷用纸类、包装用纸类和生活用纸。现有对纸类产品检测手段单一,无法实现现场快速有效地检测方式,应急性差,由于经常需要去现场取样,但往往需要将纸类产品大量搬运回实验室利用大型设备进行检测,不但耗时费力,且检测速度慢,影响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型检测设备虽然检测精度高,但占地面积大且不易移动,不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因现场取样时缺少有效的检测工具,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取样品的相关性能的检测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在纸类产品检测的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去现场采集大量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周期长且耗时费力,应急性不高,因检测设备重量大且搬运困难,在现场对产品的检测仅能依靠经验进行,无法实现在现场环境中纸类产品重量、白度、纸张表面强度的精确检测目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用于纸类产品的便携式检测盒。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纸类产品的便携式检测盒,它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铰接在盒体的敞口端,它还包括暗箱、明箱、荧光源、日光源、隔板、折叠式内槽、一次性水袋、蜡棒、卷尺和切刀组件,所述盒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操作区和存放区,所述操作区内依次设置有暗箱和明箱,所述暗箱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口,所述暗箱的内部设置有荧光源,暗箱的侧面加工有样品进出口,所述明箱的顶面为透明材料制成的端面,所述切刀组件设置在明箱的顶面上,所述明箱设置有日光源,盒体内设置有折叠式内槽,折叠式内槽内设置有一次性水袋,所述存放区内依次设置有蜡棒和卷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且合理,便于携带,实现纸类产品的现场操作。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多种检测工作。盒体内部的暗箱和荧光源之间相互配合有效实现纸类样品的白度检测的工作。明箱为透明式操作台,为纸类样品的裁剪、纸张表面强度以及纸张收缩率提供平台。折叠式内槽和一次性水袋相互配合实现纸张样品的浸泡工作。蜡棒配合明箱有效实现纸张表面强度的检测工作。切刀组件和卷尺分别起到裁剪纸类样品以及测量纸类样品长度和偏斜度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性高且检测结果,能够快速处理现场急需得到的纸类产品的检测数据,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带回样品的数量,降低工作强度,提高现在快速检测纸类样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盒体1、盒盖2、暗箱3、明箱4和隔板8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折叠式内槽10处于折叠待用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折叠式内槽10处于展开使用状态;

图4是盒体1、盒盖2和辅助支杆18之间连接关系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盒体1和盒盖2,所述盒盖2铰接在盒体1的敞口端,它还包括暗箱3、明箱4、荧光源6、日光源7、隔板8、折叠式内槽10、一次性水袋11、蜡棒12、卷尺13和切刀组件14,所述盒体1的内部通过隔板8分隔为操作区1-1和存放区1-2,所述操作区1-1内依次设置有暗箱3和明箱4,所述暗箱3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口5,所述暗箱3的内部设置有荧光源6,暗箱3的侧面加工有样品进出口9,所述明箱4的顶面为透明材料制成的端面,所述切刀组件14设置在明箱4的顶面上,所述明箱4设置有日光源7,盒体1内设置有折叠式内槽10,折叠式内槽10内设置有一次性水袋11,所述存放区1-2内依次设置有蜡棒12和卷尺13。

本实施方式中盒体1和盒盖2还通过卡扣式或其他现有的锁紧结构进行连接,盒体1或盒盖2上设置有把手和背带,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携带。

本实施方式中明箱4的顶面由玻璃制成,其配合日光源7进行工作,既保证支撑强度,还能够保证检测时的质量。荧光源6和日光源7均为现有能够提供光源的小型产品。荧光源6可拆卸连接在暗箱3内,便于更换和调整位置。同理于日光源7与明箱4之间的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内设置有打火机,测定纸类样品的纸张表面强度时,利用打火机将蜡棒12的端头熔化后压贴于被测的纸类样品的表面,十几分钟后快速拔起,在端面上检查被揭下的纸毛或纸粉。

本实用新型内还设置有纸张色度对比卡,用于辅助白度测试。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盒体1内还设置有天平15。天平15为现有小型的称量产品。用于称量纸类样品的重量。或一定数量的纸类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存放区1-2内还设置有镊子16。本实施方式中镊子16的设置有利于减少人手接触纸类样品的机率,有利于减小人手对纸类样品的影响,有利于模拟实验室的操作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折叠式内槽10的底部设置有胶层,所述折叠式内槽10通过胶层可拆卸连接在操作区1-1的内部。当折叠式内槽10处于折叠待用状态时,折叠式内槽10处于存放区1-2内备用,当涉及到将纸类样品进行浸泡时,折叠式内槽10从存放区1-2内取出并展开,通过胶层可拆卸连接在操作区1-1的内部,戳破一次性水袋11,使其内部的水量流入折叠式内槽10中以备检测需要。折叠式内槽10为柔性不透水材料制成。其他未提及的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盒体1的内部设置有纸张水分测定仪17。纸张水分测定仪17为小型的现有产品,用于现场检测纸张的水分,其工作过程与现有产品的工作过程一致。本实施方式中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辅助支杆18,所述盒盖2通过若干个合页与盒体1相连接,当盒盖2扣合在盒体1的正上方时,盒盖2的顶面加工有与辅助支杆18相配合的凹坑19,当盒盖2通过若干个合页转动180度时,盒盖2的底面朝上且该面为辅助式水平操作面,盒盖2的凹坑19与辅助支杆18的上端可拆卸连接,辅助支杆18的下端设置有吸盘19。

本实施方式中辅助支杆18用于支撑翻转至水平位置的盒盖2,盒盖2的底面朝上且该面为辅助式水平操作面,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现场检测人员的操作面积,为检测工作提供更加方便的操作位置。有效解决因现场缺少检测位置而无法实现有效且准确的检测工作的问题,辅助式水平操作面配合明箱4的顶面有效扩大了检测操作平台的面积,有利于提高检测质量。

检测纸类样品的纸张收缩率的工作过程:

在纸类产品的取样现场,当需要进行纸张收缩率的检测时,展开折叠式内槽10,戳破一次性水袋11,通过切刀组件14取得一定尺寸的纸类样品,并用卷尺13测量长度和宽度并记录数据,按照规定时间将纸类样品浸泡在折叠式内槽10中,规定时间达到后,打开日光源7,利用镊子16夹取纸类样品并将其在明箱4顶部展开,利用卷尺13再次测量长度和宽度并记录数据,对比数据并计算,从而在现场得到纸类产品的纸张收缩率。

检测纸张表面强度的工作过程:

打开日光源7,利用镊子16夹取纸类样品并将其在明箱4顶部展开,将蜡棒12的端头熔化后压贴于被测的纸类样品的表面,十几分钟后快速拔起,在端面上检查被揭下的纸毛或纸粉。

检测纸类样品白度的工作过程:

调整荧光源6的位置,确保荧光源6处于暗箱3中观察口5的正下方,打开荧光源6,利用镊子16夹取纸类样品,将纸类样品通过样品进出口9放入暗箱3中,确保纸类样品处于荧光源6的正上方并能够通过观察口5直接进行观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