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取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388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取样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取样盒。



背景技术:

食品检测的样品大多具有不均匀性,同种食品由于成熟程度、加工及保存条件、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食品中营养成分和含量以及被污染的程度都会有较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的组成和含量亦会有一定的差别。食品样品具有较大的易变性,多数食品来自动植物组织,本身就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食品又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在采样、保存、运输过程中食品的营养成分和污染状况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保存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样品保存的条件,有的样品需要低温保存,有的样品需要高温保存,需要尽可能的保证食品检测样品的营养成分和污染状况不发生变化。

目前,在各类食品的检测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样品进行取样采集,然后检测。而样品的采集和检测环节往往是分割进行的,也就是说取样地点和检测地点往往不一致,那此时就存在样品的贮藏、运输的问题。尤其是大型实验室需要外出采样时,如随身携带小型冰柜,效果好,但存在着不宜携带的缺陷,且无法满足小型冰柜的用电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取样盒,方便食品取样检测。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取样盒,包括盒体,其特征是:所述盒体一侧设有液氮罐,所述液氮罐下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盒体下端,所述盒体内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凸轮,每个所述凸轮两端接触有存放盒,每个所述存放盒位于滑板上,所述滑板固定在所述盒体内,每个所述存放盒的两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滑板上,所述存放盒之间通过对称的弹簧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液氮罐通过固定套固定在所述盒体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盒体一侧设有温度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套上设有对称的螺栓,所述螺栓连接在所述盒体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盒体底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温度计可实时观察盒体内的温度,方便进行温度控制。

液氮罐内装有液氮,通过阀门的开合控制液氮进入盒体内的量,进行温度的控制。

液氮在液氮罐内呈高压低温状态,打开阀门后,会通过连接管迅速进入盒体汽化吸热,使盒体内保持低温状态。

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使存放盒在滑板上往复滑动,使存放盒位置空气流动,保持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中:1、盒体,2、液氮罐,3、固定套,4、螺栓,5、阀门,6、连接管,7、电机,8、转轴,9、凸轮,10、存放盒,11、弹簧,12、轴承,13、滑板,14、限位板,15、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一侧设有液氮罐2,所述液氮罐2下端设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连通所述盒体1下端,所述盒体1内固定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电机轴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上设有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凸轮9,每个所述凸轮9两端接触有存放盒10,每个所述存放盒10位于滑板13上,所述滑板13固定在所述盒体1内,每个所述存放盒10的两端设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固定在所述滑板13上,所述存放盒10之间通过对称的弹簧11连接。

所述液氮罐2通过固定套3固定在所述盒体1一侧。

所述盒体1一侧设有温度计15。

所述固定套3上设有对称的螺栓4,所述螺栓4连接在所述盒体1上。

所述转轴8通过轴承12固定在所述盒体1底部。

所述连接管6上设有阀门5。

所述盒体1内壁设有保温层(采用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

所述液氮罐2内装有液氮。液氮是液态的氮气。是惰性的,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氮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体积比78.03%,重量比75.5%)。氮是不活泼的,不支持燃烧。汽化时大量吸热接触造成冻伤。

在常压下,液氮温度为-196℃;1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胀至696立方米21℃的纯气态氮。液氮是无色、无味,在高压下低温的液体和气体。

液氮(常写为LN2),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氮的沸点为-196℃,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如果在这以下就会形成液氮;如果加压,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

在工业中,液态氮是由空气分馏而得。先将空气净化后,在加压、冷却的环境下液化,借由空气中各组分之沸点不同加以分离。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09%)最先泄出(且未被液化),再来是占空气中0.93%的氩气,最后是占20.95%的氧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通过温度计15可实时观察盒体1内的温度,方便进行温度控制。

液氮罐2内装有液氮,通过阀门5的开合控制液氮进入盒体1内的量,进行温度的控制。

液氮在液氮罐2内呈高压低温状态,打开阀门5后,会通过连接管6迅速进入盒体1汽化吸热,使盒体1内保持低温状态。

电机7带动转轴8转动,带动凸轮9转动,如附图3所示,当凸轮9突出位置水平方向推动存放盒10向外滑动,弹簧11处于拉伸状态,当凸轮9突出位置竖直方向,存放盒10在弹簧11的作用下向内滑动,使存放盒10在滑板13上往复滑动,使存放盒10位置空气流动,保持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