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FD扫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306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TOFD扫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伤检测仪器,特别涉及一种TOFD扫查器。



背景技术: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34797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TOFD检测双通道扫查器,包括主框架、位置传感器机构、至少两个扫查夹具机构、三个滚轮机构和两个推行把手,所述主框架的形状为工字型,并且主框架由两条竖梁及一条横梁通过紧固件连接而成,所述竖梁四边以及横梁四边均开有用于安装附件的导轨沟槽;所述三个滚轮机构分别安装在两条竖梁外侧,所述位置感器机构安装在一条竖梁外侧,所述扫查夹具机构安装在横梁上,所述两个推行把手分别安装在两条竖梁顶面上;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滚轮、滚轮框架和第一夹具;所述位置传感器机构包括第二夹具、增量型编码器和行走轮。

但这种TOFD扫查器的滚轮之间的宽度恒定,在检测较窄的结构时,滚轮无法形成支撑,因此需要对扫查器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轮间距可调、结构合理的TOFD扫查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TOFD扫查器,包括主框架、推行把手、探测组件和滚轮,其中:所述主框架包括呈“工”字形的一条竖梁和两条横梁,所述滚轮上连接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与横梁可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在横梁上的位置可调,从而可以控制滚轮之间的间距,适应不同宽度的工件,将扫查架稳定的安装到合适的位置进行使用,同时将横梁设置为两根,滚轮只有在横向发生位移才能适应不同的宽度,因此结构更加合理,对工件尺寸的适应能力更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上滑槽和侧滑槽,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上滑块、固定环和固定栓,所述固定环套在横梁上,所述固定栓穿过上滑块与固定环螺纹连接,所述上滑块包括嵌入上滑槽内的固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将固定环套在固定杆上,盖上上滑块,再将固定栓拧入固定环上的螺纹孔内,拧入过程中,固定环被顶起,而上滑块被下压,固定板下端的陶瓷摩擦垫与上滑槽抵触,形成固定,需要调节时,拧开固定栓,移动固定环至所需位置后再拧紧固定栓进行固定,调节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在侧滑槽的上方设置有距离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距离刻度线的设置可以方便对滚轮、探测组件的位置进行定量的调整,控制更加精确,从而检测时精度也能更高,方便对试验的条件进行准确的记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朝向上滑槽一端设置有陶瓷摩擦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瓷材质的摩擦垫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同时陶瓷材料的耐磨性好,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探测组件上也连接有滑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滑动的探测组件可以根据需要探测工件的不同位置,检测能力强,避免出现死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探测组件包括升降机构和探测头,所述升降机构上固定有转动栓,转动栓上转动连接探头框,探头框上铰接有探测块,所述探测头固定在探测块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探头框的方向所在平面与探测块转动方向所在平面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探测头可升降,可以适应一定高度的工件,同时探头框本身可以转动,探测块又能相对探头框进行转动,两个垂直方向转动,从而可以调节探测头至正对工件的状况,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使用方便,结构合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块和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开设有滑动槽,固定块上对应设置有滑动凸台,所述转动栓穿设在滑动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动结构对探测组件进行升降,同时拉簧会对滑动板提供作用力,使得滑动板下方的探测头能稳定的压至工件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为磁性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探伤时通常针对的是钢或者铁,磁性的滚轮可以对钢或者铁进行吸附,保证检查器能稳定的顺着工件表面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滑动机构和滚轮相连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探测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探测组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探测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框架;11、竖梁;12、固定杆;13、连接头;14、弧形通槽;15、定位螺栓;16、上滑槽;17、侧滑槽;18、距离刻度线;2、推行把手;21、接线台;22、接线口;23、传输口;3、探测组件;31、固定块;32、滑动板;33、转动栓;34、探头框;35、滑动槽;36、滑动凸台;37、探测块;371、固定盖;372、探测基体;373、固定脚;38、探测头;39、拉簧;4、滚轮;5、滑动机构;51、上滑块;52、固定环;53、固定栓;54、扳杆;55、固定板;56、陶瓷摩擦垫;6、驱动电机;7、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TOFD扫查器,参照图1,包括主框架1、推行把手2、探测组件3和滚轮4,主框架1分成呈“工”字形的一条竖梁11和两条横梁,探测组件3和滚轮4滑动连接在主框架1的横梁上。

参照图1,推行把手2固定在主框架1的竖梁11上,推行把手2内穿设有信号线,推行把手2与竖梁11连接一端处固定有接线台21,接线台21上设置有与探测组件3相接的接线口22,推行把手2上具有与TOFD检测仪相连的信号传输口23。

参照图1和图2,横梁分为相互固定的两根固定杆12,两固定杆12相向的一端设置有齿轮状的连接头13,连接头13的轮齿相互啮合,连接头13的齿轮轴心位置铰接在横梁上,固定杆12上开设有弧形通槽14,竖梁11正对弧形通槽14的位置连接有定位螺栓15,定位螺栓15的螺帽宽度与弧形通槽14的宽度大小相等,弧形通槽14为上宽下窄阶梯状,定位螺栓15的螺帽与弧形通槽14的下端抵触;固定杆12具有上滑槽16和侧滑槽17,侧滑槽17的上方具有指示距离的刻度线,探测组件3和滚轮4通过滑动机构5滑动连接在固定杆12上,固定杆12的侧面在侧滑槽17上方设置有距离刻度线18;一根横梁上的两个固定杆12上滑动连接有滚轮4,滚轮4优选为磁性滚轮4,另一根横梁的其中一个固定杆12上滑动连接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与驱动轮7相连,驱动轮7相对电机的输出端靠近竖梁11。

参照图3,滑动机构5包括上滑块51、固定环52和固定栓53,固定栓53的栓帽上穿设有扳杆54,所述扳杆54相对固定栓53可滑动,固定栓53在扳杆54的带动下转动,上滑块51包括上连接板和嵌入上滑槽16内的固定板55,固定环52上端设置有与固定栓53配合的内螺纹,固定板55与上滑槽16的底部抵触,固定板55朝向上滑槽16的一端设置有陶瓷摩擦垫56。

安装时,先将固定环52套在固定杆12上,盖上上滑块51,再将固定栓53拧入固定环52上的螺纹孔内,拧入过程中,固定环52被顶起,而上滑块51被下压,固定板55下端的陶瓷摩擦垫56与上滑槽16抵触,形成固定,需要调节时,拧开固定栓53,移动固定环52至所需位置后再拧紧固定栓53进行固定。

参照图4到图6,探测组件3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分为固定块31和滑动板32,固定块31与固定环52固定连接,滑动板32朝向固定块31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槽35,固定板55朝向滑动槽35的一端具有滑动凸台36,滑动板32的上端高于固定板55的上端,滑动板32的下端低于固定板55的下端,滑动板32的上端与固定板55的下端之间在侧面连接有拉簧39;滑动板32的下端具有的连接端,连接端上穿设有转动栓33,转动栓33上转动连接探头框34,探头框34内铰接有探测块37,探测块37分为固定盖371和探测基体372,探测头38上设置有固定沿,探测基体372包括容纳探测头38以及固定沿的容纳腔,固定盖371扣在探测基体372上,将固定沿限位在容纳腔内,固定盖371包括固定脚373,所述固定脚373与探测基体372下侧的四个角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固定脚373与固定盖371一体设置。

在与工件接触时,探测基体372可以相对探头框34发生转动,而探头框34以转动栓33为轴进行转动,转动方向与探测基体372的转动方向垂直,从而能够使得探测机体能平稳的与工件表面接触,并且抵触过程中拉簧39会被拉开,保持探测基体372以一定压力压紧在工件上,安装稳定。

使用时,首先将滚轮4放至被测工件上,首先调节探头组件的位置,控制检测的位置;再通过对推动把手施加压力或提起,调节探头框34与工件表面的距离,使得探测基体372能稳定的与工件表面接触,然后拧紧定位螺栓15,使得固定杆12被压紧在竖梁11上,锁定结构;启动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带动驱动轮7转动,驱动轮7驱动扫查器整体匀速运动,操作人员握持推动手杆保持扫查器稳定运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