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手持光谱仪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618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手持光谱仪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谱仪,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持光谱仪壳体。



背景技术:

光谱仪用来测量分析光谱辐射功率分布的光谱组成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光源辐射便携式手持光谱仪测量、颜色测量、元素鉴定、化学分析等领域。常用的光谱仪包括单色仪和多色仪(多通道光便携式手持光谱仪谱仪、阵列式快速光谱仪等),采用多通道探测器的阵列光谱仪具有毫秒级的测量速度,便携式手持光谱仪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LIBS是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的简称,该技术利用脉冲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烧蚀并激发样品(通常为固体)中的物质,并通过光谱仪获取被等离子体激发的原子所发射的光谱,以此来识别样品中的元素组成成分,进而可以进行材料的识别、分类、定性以及定量分析。

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材料检测光谱仪内部结构不够紧凑,导致体积较大,且防水防尘等级不足。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紧凑、手持感佳且外部美观没有螺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性能的便携式手持光谱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持光谱仪壳体,其中,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固定成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前盖口、一屏幕口;所述壳体内具有固定条,前盖固定螺丝穿过固定条将一前盖固定在所述前盖口上;一屏幕边框通过卡接结构覆盖在所述屏幕口上。

优选的,还包括:两之字形连接件,两所述之字形连接件的一端部相对固定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两所述之字形连接件的另一端部的侧边与所述上壳体紧贴;多个上壳体固定螺丝穿过所述之字形连接件与所述上壳体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条包括:上支柱、下支柱,所述上支柱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下支柱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上支柱、所述下支柱部分紧贴,所述前盖具有螺丝孔,所述前盖固定螺丝穿过所述上支柱、所述下支柱与所述螺丝孔固定。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接触面具有密封槽;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前盖、所述屏幕边框的接触面同样具有密封槽。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上安装有一把手;所述把手内具有一电池仓,一电池外壳安装在所述电池仓内,所述电池仓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覆盖有一盖体。

优选的,所述电池外壳一端部具有一外壳尾部;所述盖体的一端部开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把手上,所述盖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电池仓开口之间具有一锁扣结构。

优选的,所述盖体内具有一与所述外壳尾部匹配的凹陷。

优选的,所述把手侧壁开设有扳机口,两扳机键安装在所述扳机口内;所述扳机口内安装有一扳机结构,所述扳机键套设在所述扳机结构上;所述扳机口内壁设有防水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前盖包括:一防水边框上设有多个扣板,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均具有与所述扣板匹配的固定条,所述扣板与所述固定条扣合。

优选的,所述前盖上安装有一面板;所述面板具有一通孔,一采样仓盖板倾斜的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面板上设有一安全按钮。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手持光谱仪壳体较之于现有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手持光谱仪内部结构不够紧凑,导致体积较大,且防水防尘等级不足的问题;提升了防水防尘等级,结构紧凑,没有外露的螺孔,密封性能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与前盖固定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盖与下壳体及上壳体安装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固定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盖安装面板后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扳机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扳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外壳安装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屏幕边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采样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一种便携式手持光谱仪壳体,其中,一上壳体1与一下壳体3固定成一壳体,壳体具有一前盖口、一屏幕口,前盖口、屏幕口均设置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3之间;壳体内具有固定条,前盖固定螺丝14穿过固定条将一前盖2固定在前盖2口上,通过固定螺丝从内部进行固定,使得不具有外部的螺孔,提升防水性能的同时增加了美观程度;一屏幕边框4通过卡接结构覆盖在屏幕口上。

如图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固定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固定结构剖视示意图,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之字形连接件12,两之字形连接件12的一端部相对固定在下壳体3的内壁上,两之字形连接件12的另一端部的侧边与上壳体1紧贴;多个上壳体固定螺丝13穿过之字形连接件12与上壳体1固定,同样的采用上壳体固定螺丝13从内部进行上壳体1与下壳体3的固定,避免出现外部的螺孔,提升美观度及防水性能。

如图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与前盖固定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盖与下壳体及上壳体安装后的局部放大图,进一步的,固定条包括:上支柱11、下支柱31,上支柱11设置在上壳体1的内壁上,下支柱31设置在下壳体3的内壁上,上支柱11、下支柱31部分紧贴,前盖2具有螺丝孔,前盖固定螺丝14穿过上支柱、下支柱与螺丝孔固定,通过前盖固定螺丝14同时实现上壳体1与下壳体3以及前盖2的综合固定。

进一步的,上壳体1、下壳体3接触面具有密封槽;上壳体1、下壳体3与前盖2、屏幕边框4的接触面同样具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可以设置密封条,从而全面进行密封防护,提升防水防尘等级。

如图所示,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外壳安装后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的,下壳体3上安装有一把手5;把手5内具有一电池仓,一电池外壳6安装在电池仓内,电池仓具有一开口,开口上覆盖有一盖体5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中,安装后的装置前后平衡,重心稳,握持的手感极佳。

进一步的,电池外壳6一端部具有一外壳尾部61,外壳尾部61可以有助于电池外壳6在电池仓内的固定,且还可以帮助分辨电池的安装方向,避免电池错误的安装;盖体52的一端部开可转动的安装在把手5上,盖体52的另一端部与电池仓开口之间具有一锁扣结构521。具体的,锁扣结构521包括盖体扣板5211及按键5212,按下按键带动盖体扣板5211脱离在把手5上的扣槽,可以实现锁扣结构的解锁,按键与盖体52之间还可以设置弹簧。

进一步的,盖体52内具有一与外壳尾部61匹配的凹陷,外壳尾部61的结构与盖体52内凹陷的匹配结构只有一种方式,如果电池安装的方向不对,盖体52则无法扣合,避免了电池错误安装的情况的出现。

如图所示,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扳机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扳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的,把手5侧壁开设有扳机口,两扳机键51安装在扳机口内;扳机口内安装有一扳机结构,扳机键51套设在扳机结构上;扳机口内壁设有防水橡胶密封圈。具体的,扳机结构包括:多个微动开关53,扳机板55可转动的安装在把手5内,按压扳机键51带动扳机板55旋转则会触碰到相应的微动开关53,实现扳机结构的控制。

如图所示,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屏幕边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进一步的,前盖2包括:一防水边框上设有多个扣板,上壳体1、下壳体3均具有与扣板匹配的固定条,扣板与固定条扣合。

如图所示,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盖安装面板后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采样仓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的,前盖2上安装有一面板24;面板24具有一通孔21,一采样仓盖板22倾斜的安装在通孔21内;面板24上设有一安全按钮241。采样仓盖板22可以进行更换的操作,采用上述的结构便于对采样仓盖板22进行更换及清洁。采样仓内可以具有光纤套23,光纤套23轴心与壳体轴心交汇于前盖2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应用于手持式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其结构紧凑,没有外露的螺孔,具有非常优异的密封性能。以上实施例是应用于手持式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也可应用于其他的便携式手持光谱仪,例如但不限于:拉曼光谱分析仪等。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