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锅炉水质硬度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6325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检验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该领域中的一种水质硬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工厂动力、建筑采暖、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数量众多。工业锅炉实现热能动力传递的最常用的载体为水(包括水蒸汽),水在工业锅炉内吸收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变为高温的水或水蒸汽,从而实现热能传递或动力做功。为了工业锅炉运行的安全和节能运行,锅炉进水需要加药来减小腐蚀和结垢,而锅炉内部的水需要经常排污以降低杂质含量。国家标准 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规定了合格的工业锅炉水质指标,如果水质不符合标准规定,锅炉将处于不安全或者不节能的运行状态。

蒸汽锅炉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水质监测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锅炉给水硬度一旦超标,Ca、Mg(形成水垢的主要成份)等硬度成分被带到锅内蒸发浓缩,高温分解,水垢析出,并在锅炉受热面上结垢。结垢将直接影响锅炉传热和正常汽水循环,不但会降低热效率,浪费燃料,而且严重时还会引发爆管、鼓包等事故,影响锅炉安全运行。因此,为了确保锅炉给水的水质硬度达标,需定期加强锅炉水质硬度监测,并通过水处理设备运行及再生,使之达到软水标准,同时做好锅炉除垢工作,才能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传统的水质硬度监测方法是定期进行人工取水化验,人工取水化验具有不能定时、定期及产生误差等问题;传统的定期水处理运行及再生是水处理设备都是事先按时间、流量等方式设定好来启动再生,而并不能根据水质硬度超标实时进行水处理运行及再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锅炉水质硬度在线监测装置,能定期自动进行样水的采集和判断,自动得出锅炉给水硬度是否符合标准,并可根据水质硬度报警信号,及时控制水处理设备进行水处理运行及再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工业锅炉水质硬度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锅炉进水管路上的药剂箱、搅拌桶、药液泵,还包括设置在锅炉出水管路上顺次连接的采样冷却器、温度变送器、电磁流量阀、树脂罐、中空膜过滤器、电导率传感器、pH值传感器、碱度测试单元,所述温度变送器、电导率传感器、pH值传感器、碱度测试单元均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模块14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药液泵3和电磁流量阀7分别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药剂箱、搅拌桶、药液泵顺次连接,所述药剂箱设置在搅拌桶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罐并联连接有盐水桶。锅炉出水经管路进入到树脂罐,与树脂罐内的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将原水中的Ca、Mg置换出来,变为软水

进一步地,所述树脂罐与中空膜过滤器之间还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支路上设置有软水取样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维持工业锅炉的水质稳定在国家标准GB/T1576要求的合格范围内,避免金属腐蚀、结垢,造成锅炉腐蚀穿管或爆管等安全事故;

2、实现科学排污、合理加药,避免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减少水处理药剂的消耗,保护环境。

3、本实用新型代替人工取水化验,可定期水处理运行及再生,既可以避免硬度超标水进入锅炉,防止结垢,使锅炉安全性能大幅提升,同时能降低用户的人工运行管理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锅炉水质硬度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锅炉4进水管路上的药剂箱1、搅拌桶2、药液泵3,还包括设置在锅炉4出水管路上顺次连接的采样冷却器5、温度变送器6、电磁流量阀7、树脂罐8、中空膜过滤器10、电导率传感器11、pH值传感器12、碱度测试单元13,所述温度变送器6、电导率传感器11、pH值传感器12、碱度测试单元13均与控制模块14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模块14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药液泵3和电磁流量阀7分别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锅炉出水采样经采样冷却器5冷却,冷却后的采样水经树脂罐8软化,软化后的采样水经中空膜过滤器10、电导率传感器11、pH值传感器 12、碱度测试单元13监测后,将数值反馈到控制模块14,控制模块14根据采样的参数值自动控制药液泵3启动或者是电磁流量阀7的开启,软水取样管90用于人工取样,取样后的数值用于校对该装置的自动测控校准。

树脂罐8相连接了盐水桶80,当在线监测到树脂罐8内软水的Ca、Mg超标后,就必须对树脂进行再生。再生过程就是用盐水桶80中的食盐水冲洗树脂层,把树脂上的Ca、Mg再置换出来,随再生废液排出罐外,树脂就又恢复了软化交换功能。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