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杆轴向力实时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517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杆轴向力实时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锚杆监测装置,属于巷道安全监控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大规模岩土工程、地下工程建设的深入发展,面临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围岩经常表现出大变形的特点。当围岩变形量较大,超过锚杆所能够承受的范围时,将导致锚杆支护系统破坏甚至失效,进而造成地下工程失稳破坏事故。

因此,需要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适合大规模安装锚杆轴向力实时监测装置,通过大规模安装监测装置,可以实现充分监测巷道安全,大大提高巷道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杆轴向力实时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巷道安全监控所存在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锚杆轴向力实时监测装置,煤/岩体的表面依次铺设有金属网和钢带,锚杆本体的一端穿过金属网和钢带并伸至煤/岩体中,托板通过螺母旋紧设置于锚杆本体的另一端上,并将金属网压紧于煤/岩体的表面,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垫圈、电阻、放大器、单片机和显示器,监测垫圈套设于锚杆本体上,且监测垫圈设置于托板和螺母之间,监测垫圈与电阻并联形成电桥电路,并通过放大器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还连接有显示器,监测垫圈为应变片,锚杆本体通过应变片采集锚杆的变形信号,通过电桥电路传至单片机,经单片机将信号转换后由显示器进行显示,能够连续观测锚杆轴向力,从而避免因锚杆轴向力监测不力而导致巷道灾害事故的发生。

前述监测装置中,还包括有报警器,报警器集成于显示器上,且报警器也与单片机相连;

前述监测装置中,电阻的阻值与监测垫圈的初始阻值相等。

利用前述装置进行锚杆轴向力实时监测的方法如下:

当煤/岩体未发生变形时,由于电桥电路中的电阻的阻值R1与监测垫圈的初始阻值相等,电桥电路处于平衡状态,无输出电压;当煤/岩体变形时,监测垫圈拉伸使得电阻变大,或监测垫圈压缩使得电阻变小,这时电桥电路的平衡状态被打破,监测垫圈的阻值和电阻的阻值不一致,使得电桥电路中有电压通过,该电压传递至放大器进行电压放大,再将放大的电压传递到单片机中进行信号转换,把电压信号转变为压力信号,最后将压力信号传递到显示器,进行信号显示,从而,在显示器上实时读取锚杆所受的轴向压力,在单片机中预先设定压力临界值,当传递的压力信号超过临界值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测垫圈采集锚杆的变形信号,通过电桥电路传至单片机,经单片机将信号转换后由显示器进行显示,从而能够连续监测锚杆的变形情况,并及时进行负载清理,减少煤、岩体瞬间释放变形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的风险,成本低廉,可靠性高,极为适合大规模监测,能够实现充分监测巷道安全,大大提高巷道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为清晰明确,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锚杆轴向力实时监测装置,煤/岩体1的表面依次铺设有金属网2和钢带3,锚杆本体4的一端穿过金属网2和钢带3并伸至煤/岩体1中,托板5通过螺母6旋紧设置于锚杆本体4的另一端上,并将金属网2压紧于煤/岩体1的表面,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垫圈7、电阻8、放大器9、单片机10和显示器11,电阻8的阻值与监测垫圈7的初始阻值相等,监测垫圈7为应变片,监测垫圈7套设于锚杆本体4上,且监测垫圈7设置于托板5和螺母6之间,监测垫圈7与电阻8并联形成电桥电路,并通过放大器9与单片机10相连,单片机10还连接有显示器11,锚杆本体通过应变片采集锚杆的变形信号,通过电桥电路传至单片机,经单片机将信号转换后由显示器进行显示,能够连续观测锚杆轴向力,从而避免因锚杆轴向力监测不力而导致巷道灾害事故的发生,报警器集成于显示器11上,且报警器也与单片机10相连。

锚杆轴向力实时监测方法如下:当煤/岩体1未发生变形时,由于电桥电路中的电阻8的阻值R1与监测垫圈7的初始阻值相等,电桥电路处于平衡状态,无输出电压;当煤/岩体1变形时,监测垫圈7拉伸使得电阻变大,或监测垫圈7压缩使得电阻变小,这时电桥电路的平衡状态被打破,监测垫圈7的阻值和电阻8的阻值不一致,使得电桥电路中有电压通过,该电压传递至放大器9进行电压放大,再将放大的电压传递到单片机10中进行信号转换,把电压信号转变为压力信号,最后将压力信号传递到显示器11,进行信号显示,从而,在显示器11上实时读取锚杆所受的轴向压力,在单片机10中预先设定压力临界值,当传递的压力信号超过临界值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