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仪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536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环境检测仪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检测仪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当下工业的发展,各类污染也随之产生,尤其是化工领域,废水、废渣和废气的排放使得环境状况越发的糟糕,人们迫切需要知晓所处的工厂的环境状况,所以工业用的各种环境检测的仪器被发明出来,工业上用的环境检测仪多被安装在较易污染以及人员密集的区域,常常用支撑杆将检测仪固定在工厂的厂房墙面上或者机械设备上,支撑杆与检测仪的下壳体固定,检测仪的下壳体处受力用于支撑整个检测仪,由于下壳体受力比较集中,其强度要求非常高,如果下壳体的强度不够,很容易由于检测仪受力下垂而导致下壳体被撕裂,现有的增强下壳体强度的措施大多是增加其厚度,但是下壳体的厚度增加又在整体上增大了检测仪的重量,并且下壳体的厚度加厚,制造下壳体所消耗的材料也相应的增多,检测仪的成本也增多了很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境检测仪壳体,在不大幅增加总重量的前提下解决现有技术中环境检测仪壳体强度低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境检测仪壳体,包括下壳本体,还包括可拆卸的设置在下壳本体上用于安装检测模块的检测仪支架,所述的下壳本体上设置有一根以上沿下壳本体的长度方向的横向加强筋和两根以上沿下壳本体宽度方向的纵向加强筋,所述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垂直交叉,所述的检测仪支架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所述的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板的两端,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位于第一支板的同一侧并且均与第一支板垂直,所述的第一支板与横向加强筋相贴合,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纵向加强筋相对的面贴合。本申请中通过在下壳本体上设置相互交叉的横向加强筋以及纵向加强筋,加强下壳整体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分别开有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所述的下壳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台阶孔对应的第一固定柱和与第二台阶孔对应的第二固定柱,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顶部均设置有螺纹孔。本申请设置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固定柱配合以及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固定柱配合,实现检测仪支架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根与纵向加强筋平行的第一限位条和一根与横向加强筋平行的第二限位条,所述的第一限位条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纵向加强筋之间,两根第一限位条和与其距离最近的纵向加强筋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支板以及第三支板的厚度,所述的第二限位条与横向加强筋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支板的厚度,并且第二限位条与第一限位条均位于相邻的两根纵向加强筋之间。本申请中通过横向加强筋和第二限位条以及纵向加强筋与第一限位条对检测仪支架进行限位,检测仪支架安装完成后,其底部卡在横向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之间以及纵向限位条与第一限位条之间,防止检测仪支架在壳体内移动,同时也便于检测仪支架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纵向加强筋、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数量均为两个,横向加强筋的数量为一个,其中两个第一固定柱分别设置在靠近纵向加强筋并且远离横向加强筋处,并且第一固定柱与第一限位条分别位于纵向加强筋的两侧,所述的第二固定柱分别设置在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的交叉处。本申请中的固定柱的数量总数为四个,并且四个固定柱不在同一直线上,可对检测仪之间进行四点定位,进一步的增强检测仪之间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上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固定加强筋。本申请采用固定加强筋增强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高度均大于固定加强筋的高度。本申请的第一固定柱上部可插入第一台阶孔内,第二固定柱上部可插入第二台阶孔内,即可用于对检测仪支架的固定又可用于对检测仪支架的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壳本体上设置有与其边沿平行的环形加强筋,所述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的两端均与环形加强筋连接。本申请设置环形加强筋,用于增强下壳本体边沿处的强度,使整个下壳本体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壳本体上设置有与其边沿平行的卡槽,卡槽紧贴环形加强筋的外侧设置,卡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可与其安装的检测仪的上壳厚度。本申请设置卡槽,可用于卡住检测仪的上壳体,便于检测仪壳体的整体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强度高,组装检测仪时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下壳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下壳本体;2、横向加强筋;3、纵向加强筋;4、第一支板;5、第二支板;6、第三支板;7、第一固定块;8、第二固定块;9、第一固定柱;10、第二固定柱;11、第一限位条;12、第二限位条;13、固定加强筋;14、环形加强筋;15、卡槽;16、第四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的环境检测仪壳体,包括下壳本体1和可拆卸的设置在下壳本体1上用于安装检测模块的检测仪支架,所述的下壳本体1上设置有一根以上沿下壳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横向加强筋2和两根以上沿下壳本体1宽度方向的纵向加强筋3,本实施例优选的横向加强筋2的数量为一根,纵向加强筋3的数量为两根,所述的横向加强筋2和纵向加强筋3垂直交叉,两根纵向加强筋3和一根横向加强筋2将整个下壳本体1分割成六个部分,两根纵向加强筋3之间用于安装工业检测仪支架,所述的检测仪支架包括第一支板4、第二支板5和第三支板6,所述的第二支板5和第三支板6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板4的两端,第二支板5和第三支板6位于第一支板4的同一侧并且均与第一支板4垂直,所述的第一支板4与横向加强筋2相贴合,第二支板5和第三支板6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纵向加强筋3相对的面贴合。本申请优选的在检测仪支架的顶部设置第四支板16,第一支板4、第二支板5、第三支板6、第四支板16和下壳本体1围成一个一侧开口的四棱柱状,用于安装各种检测模块以及PCB电路板。

所述的第二支板5和第三支板6上分别设置第一固定块7和第二固定块8,所述的第一固定块7和第二固定块8上分别开有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所述的下壳本体1上设置有与第一台阶孔对应的第一固定柱9和与第二台阶孔对应的第二固定柱10,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的顶部均设置有螺纹孔。

本申请在下壳本体1上设置有两根与纵向加强筋3平行的第一限位条11和一根与横向加强筋2平行的第二限位条12,所述的第一限位条11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纵向加强筋3之间,两根第一限位条11和与其距离最近的纵向加强筋3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支板5以及第三支板6的厚度,所述的第二限位条12与加强筋2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支板4的厚度,并且第二限位条12与第一限位条11均位于相邻的两根纵向加强筋3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条11、第二限位条12、纵向加强筋3和横向加强筋2顶部均设置有倒角,安装检测仪支架时,第一支板4、第二支板5、第三支板6的底部可从倒角处滑落到第一限位条11与纵向加强筋3之间以及第二限位条12与横向加强筋2之间的空间内,便于对检测仪支架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纵向加强筋3、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的数量均为两个,横向加强筋2的数量为一个,其中两个第一固定柱9分别设置在靠近纵向加强筋3并且远离横向加强筋2处,并且第一固定柱9与第一限位条11分别位于纵向加强筋3的两侧,所述的第二固定柱10分别设置在横向加强筋2和纵向加强筋3的交叉处。所述的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上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固定加强筋13,并且所述的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的高度大于固定加强筋13的高度,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上的固定加强筋的数量均为四个,沿圆周方向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的周围。采用固定加强筋13增强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的强度,防止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受力损坏,检测仪支架上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下部的直径略大于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的直径而小于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的直径与两个固定加强筋的宽度之和,第一固定柱9的上部插入第一台阶孔内,第二固定柱10的上部插入第二台阶孔内,固定加强筋13支撑检测仪支架,并用螺丝钉将检测仪支架固定在下壳本体1上。

所述的下壳本体1上设置有与其边沿平行的环形加强筋14,所述的横向加强筋2和纵向加强筋3的两端均与环形加强筋14连接,将本申请的下壳本体1与检测仪的上壳(图中未示出)安装在一起时,环形加强筋14紧贴检测仪的上壳内壁,所述的下壳本体1上设置有与其边沿平行的卡槽15,卡槽15紧贴环形加强筋14的外侧设置,卡槽15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可与其安装的检测仪的上壳厚度,本实施例优选的卡槽15的宽度略大于可与其安装的检测仪的上壳厚度,下壳本体1与检测仪的上壳安装在一起后,检测仪上壳的下边沿位于卡槽15内。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未作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的技术能够实现,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