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6750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震数据传输终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



背景技术:

地震台通过地震数据采集器采集地震数据,目前地震数据采集器采集的地震数据传输方式主要为有线传输方式,通过数据传输线将地震数据采集器与地震台站相连,有线传输方式需要铺设数据传输线,工程量大,且地震数据采集器设置的灵活性低,这是采用有线传输方式的不足之处。

对于采用有线传输方式传输地震数据采集器采集的地震数据的不足之处,申请号为CN2013201710634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专利采用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对地震数据采集器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传输。该实用新型基于TCP/IP协议将地震数据进行压缩打包封装,然后数据无线传输模块传输到地震台站,该方案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克服现有技术有线传输的方式的不足。

但是申请号为CN2013201710634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基于TCP/IP协议将地震数据进行压缩打包封装,因而所有程序及功能都固化在系统ROM中,其运行系统为封闭式,不具备扩展性。这样的结果是采用申请号为CN2013201710634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仅能匹配特定型号的数据采集器及传输协议,用户无法对地震数据传输终端功能进行进一步扩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以实现用户的扩展应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包括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地震数据采集接口、扩展存储模块、网络传输控制模块、无线网络传输模块、有线网络传输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其中,所述地震数据采集接口、所述扩展存储模块和所述网络传输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网络传输模块和所述有线网络传输模块分别与所述网络传输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有线网络传输模块具有网络接口,所述电源模块提供所述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的工作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还包括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与所述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指示灯为LED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地震数据采集接口包括RJ45接口、RS232接口和COM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为调压电源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调压电源模块的工作电压为5~32V直流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有线网络传输模块的所述网络接口为RJ45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无线网络传输模块为3G无线传输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无线网络传输模块为4G无线传输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扩展存储模块为TF存储卡。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为用户提供扩展性应用的操作平台,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多种地震数据采集器及传输协议的支持,并实现用户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自定义预处理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2-地震数据采集接口;3-扩展存储模块;4-网络传输控制模块;5-无线网络传输模块;6-有线网络传输模块;7-电源模块;8-状态指示灯;601-网络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包括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1、地震数据采集接口2、扩展存储模块3、网络传输控制模块4、无线网络传输模块5、有线网络传输模块6以及电源模块7;

其中,所述地震数据采集接口2、所述扩展存储模块3和所述网络传输控制模块4分别与所述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1电连接,所述无线网络传输模块5和所述有线网络传输模块6分别与所述网络传输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有线网络传输模块6具有网络接口601,所述电源模块7提供所述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的工作电源。

现有技术中,嵌入式Linux系统以Linux为基础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属于成熟的产品应用,它被广泛应用在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媒体播放器、消费性电子产品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具有开放、安全、运行稳定、占用资源少等优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为用户提供扩展性应用操作平台,以实现用户通过本实用新型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自定义预处理的需求,如支持多种通信协议。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1虽然涉及计算机程序和协议,但其功能的实现属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实质是对硬件部分的组成以及连接关系进行的改进,而并不涉及对计算机程序和协议本身进行的改进。

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地震数据采集接口2与地震数据采集器连接,地震数据采集器将采集的地震数据传输到所述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1中,所述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1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Linux运行环境,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其中安装各种自定义程序,如提供对多种地震数据采集器及传输协议的支持,并实现用户的特定需求。通过所述网络传输控制模块4实现对所述无线网络传输模块5和所述有线网络传输模块6传输数据的控制,将地震数据通过无线方式或者有线方式传输到地震台站,通过所述扩展存储模块3对本实用新型的存储空间进行扩展,以满足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时各种程序的安装。

上述方案中,为了对上述方案在工作时进行状态指示,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包括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1、地震数据采集接口2、扩展存储模块3、网络传输控制模块4、无线网络传输模块5、有线网络传输模块6以及电源模块7;

其中,所述地震数据采集接口2、所述扩展存储模块3和所述网络传输控制模块4分别与所述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1电连接,所述无线网络传输模块5和有线网络传输模块6分别与所述网络传输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有线网络传输模块6具有网络接口601,所述电源模块7提供所述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的工作电源;

所述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地震数据传输终端还包括状态指示灯8,所述状态指示灯8与所述嵌入式Linux系统模块1电连接。

通过上述指示灯方案,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的得电工作指示、数据传输状态指示等,以方便人们通过所述状态指示灯8直接获知本实用新型的当前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状态指示灯8可优选采用为LED指示灯,LED指示灯现有产品具有工作电压低、亮度高、功耗少、寿命长以及可变色指示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以作指示用途。

现有产品中,地震数据采集器的接口类型一般采用RJ45接口、RS232接口和COM接口,因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地震数据采集接口2可以包括RJ45接口、RS232接口和COM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地震数据采集接口2与地震数据采集器的接口匹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源模块7可以采用为调压电源模块,使其具有调压功能,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宽电压支持,如支持5~32V直流电压区间任意电压的电源适配器对本实用新型供电。

现有技术中,有线网络传输方式的传输线接口类型一般采用RJ45接口,即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网线水晶头接口的类型。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有线网络传输模块6的所述网络接口601优选采用RJ45接口,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网络接口601具有普遍性。

现有技术中,目前运营商主流使用的无线传输技术有3G无线传输技术和4G无线传输技术,对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无线无线网络传输模块5可以采用3G无线传输模块,也可以采用4G无线传输模块,采用3G无线传输模块或采用4G无线传输模块都可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但4G无线传输模块相对于3G无线传输模块来说,采用4G无线传输模块可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能够达到100Mbps的速度进行数据传输。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对存储空间的扩展,本实用新型具有所述扩展存储模块3,目前所述扩展存储模块3的实现产品方面,具有多种产品可供选择,如SD存储卡、TF存储卡、CF存储卡等等,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所述扩展存储模块3可以应用现有产品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均可实现存储功能。在此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扩展存储模块3优选为TF存储卡。TF存储卡具有超高的传输速度和极低的耗电量,此外,其最大优点是目前市面上最小的存储卡,由于其超小型化的体积和优良的性能,便于本实用新型具体产品的布局设计,使本实用新型产品小型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