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电法仪的电极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6751阅读:9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度电法仪的电极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法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电法仪的电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应用地球物理勘探工作中,高密度电法技术是对传统电法技术的一种挑战和逐步替代,但生产智能电极的厂家不多,对于智能电极而言,仪器工作时,必须通过传输线、智能电极盒和电极连通,才能建立人工电场及测量采集相关数据,因此,智能电极盒和电极的连接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若智能电极盒和电极连接不紧密容易导致数据传输的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智能电极盒与电极之间连接不紧密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提供一种高密度电法仪的电极连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密度电法仪的电极连接装置,包括智能电极盒、电极和扣件,所述扣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智能电极盒上的扣体,两个所述的扣体相对的一面呈弧形,当所述电极插接在两个所述扣件的弧形部分,两个所述扣体一端均设置有伸出端,收紧套套设在两个伸出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伸出端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收紧套内壁具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体。沿伸出端长度方向推动所述收紧套使卡体与相应的卡槽配合连接,其前部使扣件的弧形部分相互靠近,使得扣件紧紧包围住电极,使电极与智能电极盒紧密接触,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的电极与智能电极盒紧密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伸出端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收紧套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收紧套与伸出端通过螺纹配合,拧动收紧套,其前部使扣件的弧形部分相互靠近,进而使得扣件紧紧包围住电极,使电极与智能电极盒紧密接触,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的电极与智能电极盒紧密配合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伸出端的端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避免收紧套从伸出端滑脱,所述伸出端的端部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外径大于所述收紧套的内径。

有益效果:本申请中利用扣件能够将电极包围住,并利用收紧套调节电极被包围的张紧程度,进而保证电机与智能电极盒之间紧密接触,避免由于智能电极盒与电极之间连接不紧密而导致的数据传输失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密度电法仪的电极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密度电法仪的电极连接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伸出端和收紧套未示出)。

图3为实施例1高密度电法仪的电极连接装置(未示出收紧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收紧套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高密度电法仪的电极连接装置(未示出收紧套)结构示意图;

图6位实施例2收紧套剖视图;

图中1.智能电极盒,2.电极,3.扣体,4.伸出端,41.凸缘,42.卡槽,43.外螺纹,5.收紧套,51.卡体,52.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高密度电法仪的电极连接装置,包括智能电极盒1、电极2和扣件,所述扣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智能电极盒1上的扣体3,两个所述的扣体3相对的一面呈弧形,当所述电极2插接在两个所述扣件的弧形部分,两个所述扣体3一端均设置有伸出端4,收紧套5套设在两个伸出端4上。两个所述伸出端4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伸出端4的端部设置有凸缘41,所述凸缘41外径大于所述收紧套5的内径。

具体地,如图3和4所示,所述的伸出端4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卡槽42,所述收紧套5内壁具有与所述卡槽42相匹配的卡体51。

工作原理,将电极2插入扣体3的弧形部分之间,然后沿伸出端4的长度方向推动收紧套5,在收紧套5前端限制作用下扣体3的弧形部分逐渐缩小,并紧紧包围住电极2,使收紧套5上的卡体51与伸出端4上的相应卡槽42配合,进而使得电极2与智能电极盒1紧密贴合接触。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如图5和6所示,省略伸出端4的卡槽42以及收紧套5内壁的卡体51,替换为所述的伸出端4上设置有外螺纹43,所述收紧套5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43相匹配的内螺纹52。

工作原理,将电极2插入扣体3的弧形部分之间,然后沿伸出端4的长度方向拧动收紧套5,在收紧套5前端限制作用下扣体3的弧形部分逐渐缩小,并紧紧包围住电极2,进而使得电极2与智能电极盒1紧密贴合接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