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震仪观测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018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震仪观测室。



背景技术:

为了控制和降低大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各类地震仪的应用越来越被广泛,其中主要包括地震观测、爆破监测、地质调查等地震观测技术和仪器。强震仪的工作地点的范围很广,例如露天公园草坪、山洞、大坝顶端等,通常工作环境都较恶劣,由于地震仪内部包括很多精密的观测仪器,尤其是用于观测天然地震的宽频带地震仪,这类地震仪对剧烈的温度、湿度、气压都比较敏感,特别是当地震仪安装在潮湿的山洞或者户外观测站等地点时,可能产生大的温湿度变化,这有可能直接对这些仪器造成损害。因此,在实际安装这类地震仪时,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减少这些温湿度变化,这是直接关系到地震仪准确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目前,普遍的安装方式是将强震仪固定在监测基墩面,监测基墩面为用于安装强震仪的安装面,然后使用方形玻璃罩罩在强震仪外用于隔绝外界的空气,并在玻璃罩内部放置化学干燥剂来吸湿干燥内部环境,最后使用玻璃胶或凡士林密封剂密封玻璃罩与监测基墩面之间的空隙。但监测基墩的施工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了强震仪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震仪观测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强震仪观测室,操作具体如下:包括基座、支座、隔振板、加固安装座、支撑平台、仪器罩、气压伺服装置和可调式节流阀,所述基座上方固定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顶部上方密封连接设置有隔振板,所述支座与隔振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膜板,所述支座内部通过隔板设置有上气室和下气室,所述隔振板上方设置有固定槽体,所述固定槽体内部通过拉紧螺栓连接设置有加固安装座,所述加固安装座上方通过支柱连接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方设置有仪器罩,所述支座顶部还设置有外玻璃罩,所述支座一侧面上对应上气室和下气室分别设置有上密封接口和下密封接口,所述上密封接口通过连接管与气压伺服装置相连,所述下密封接口通过连接管经可调式节流阀与上密封接口相连,所述上密封接口和气压伺服装置的连接管上设置有伺服阀。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平台和仪器罩设置在外玻璃罩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仪器罩内设置有抽真空的空腔。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基座和支座来进行安装支撑仪器,支座内部采用气室设计,并且通过气压伺服装置来调节气室内部气压,隔振板上通过固定槽体来安装设置安装座,固安装座上方通过支柱连接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方设置有仪器罩,在仪器罩内设置有抽真空的空腔,可以隔绝外界温度湿度,隔绝电磁干扰,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检测环境;通过仪器罩和外玻璃罩更加安全,方便清楚的观测;提高了观测精度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强震仪观测室包括基座1、支座2、隔振板3、加固安装座 4、支撑平台、仪器罩6、气压伺服装置8和可调式节流阀11,所述基座1上方固定设置有支座2,所述支座2顶部上方密封连接设置有隔振板3,所述支座2与隔振板3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膜板,所述支座2内部通过隔板21设置有上气室22和下气室23,所述隔振板3上方设置有固定槽体,所述固定槽体内部通过拉紧螺栓连接设置有加固安装座4,所述加固安装座4 上方通过支柱连接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方设置有仪器罩6,所述支座2顶部还设置有外玻璃罩7,所述支座2一侧面上对应上气室22和下气室23分别设置有上密封接口9 和下密封接口10,所述上密封接口9通过连接管与气压伺服装置8相连,所述下密封接口10 通过连接管经可调式节流阀11与上密封接口9相连,所述上密封接口9和气压伺服装置8的连接管上设置有伺服阀。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支撑平台和仪器罩6设置在外玻璃罩7的内部。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仪器罩6内设置有抽真空的空腔。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基座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基座和支座来进行安装支撑仪器,支座内部采用气室设计,并且通过气压伺服装置来调节气室内部气压,隔振板上通过固定槽体来安装设置安装座,固安装座上方通过支柱连接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方设置有仪器罩,在仪器罩内设置有抽真空的空腔,可以隔绝外界温度湿度,隔绝电磁干扰,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检测环境;通过仪器罩和外玻璃罩更加安全,方便清楚的观测;提高了观测精度和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