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立式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6297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食品用立式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放置时间温度指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食品用立式时间温度指示器。



背景技术:

全世界每年都有因食品腐败变质而引发的重大经济损失和食品安全的事件发生,而这些事件并非仅仅因为食品过期导致,很多时候是由于在保质期内温度超过规定保存温度引发腐败变质,而这种情况消费者往往难以通过肉眼来辨识。

在国外,冷链食品流通过程中,有称之为“不高于原则”的要求,即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各环节的温度都不高于设定温度。这是因为,温度在食品流通过程中较难控制,如果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一定时间,则容易造成食品腐败变质,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食品包装上的有效期此时已经失去了其指示食品有效货架期的作用,印刷于包装材料外表面的有效期标识对消费者来说就失去了其正确指示的意义,不能对售卖者或消费者进行警示,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指示效果,从而容易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隐患。

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监测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累积作用,指示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是否有温度高于设定温度而引起产品变质的情况发生,从而能够准确指示产品的质量信息,提供产品的剩余货架期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用立式时间温度指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食品包装无法准确显示温度对于食品保质期影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品用立式时间温度指示器,包括盒体、盖板和隔板,盒体为矩形且上端设置有开口,盒体的一个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背胶,盒体通过背胶黏贴于食品包装盒的侧立面上,盖板密封安装于盒体的开口上,隔板水平设置于盒体的中部将盒体分隔为上容腔和下容腔,隔板的延伸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孔洞,上容腔中放置有含酶凝胶,下容腔中放置有底物凝胶,盒体的与背胶相对的一面为无色透明,底物和酶接触后会发生变色反应。

进一步地,盒体上的与背胶相对的一面上对应下容腔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均匀设置有多条水平线。

进一步地,盒体分为不同的系列,不同系列的盒体的隔板上的孔洞大小不同。

进一步地,盒体的相对两侧面的中部向内设置有凸起,隔板安装于凸起上并与凸起通过胶水连接。

进一步地,盖板与盒体通过胶水连接或者热压连接。

进一步地,盒体、隔板和盖板通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直接注塑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食品包装完毕之后,在食品包装袋的侧立面贴上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立式时间温度指示器,在食品流通过程中,食品用立式时间温度指示器一直和食品包装袋连接在一起。在温度不超过设定温度时,上容腔中的含酶凝胶和下容腔的底物凝胶不发生熔化,都不流动,酶和底物没有进行接触,不发生变色反应;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含酶凝胶和底物凝胶逐渐融化,温度越高,二者熔化程度的越厉害,流动性越强,熔化的酶通过隔板上的孔洞进入下容腔和熔化的底物接触,二者接触上后会使底物发生变色反应,产生变色带,温度越高,底物所产生的变色带越大,温度超过设定的时间越长,底物所产生的变色带越大,因而用户能够通过透明盒体清楚地监测食品流通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对于食品寿命的影响,清楚地对食品是否因为流通过程中温度过高而发生变质进行指示,用户能够方便地通过查看盒体中底物变色带的大小选购安全的食品,工厂也能够随时通过查看盒体中底物变色带的大小观察食品是否因为温度过高而变质。

2.相同升温条件下,隔板上的孔洞越大,酶和底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变色反应发生的范围越大,产生的变色带也越大,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越灵敏,因而可以根据不同的食品改变选用不同系列的盒体,来调节变色反应的灵敏度。

3.通过盒体上间隔均匀设置有多条水平线能够准确地测量比较底物中发生变色范围的大小,便于进行科学地计量对比。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立式时间温度指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I-I剖面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盒体;2、隔板;3、盖板;4、背胶;5、上容腔;6、下容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食品包装无法准确显示温度对于食品保质期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品用立式时间温度指示器。

如图1至图3所示,食品用立式时间温度指示器包括盒体1、盖板3和隔板2,盒体1为矩形且上端设置有开口,盒体1的一个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背胶4,盒体1通过背胶4黏贴于食品包装盒的侧立面上,盖板3密封安装于盒体1的开口上,隔板2水平设置于盒体1的中部将盒体1分隔为上容腔5和下容腔6,隔板2的延伸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孔洞,上容腔5中放置有含酶凝胶,下容腔6中放置有底物凝胶,盒体1的与背胶4相对的一面为无色透明,底物和酶接触后会发生变色反应。

制作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时间温度指示器时,在上容腔5中放置预制好的含酶凝胶,在下容腔6中放置预制好的包含食品包装袋内食品的底物凝胶,底物即表示食品包装袋内的食品,然后安装好盖板3。食品包装完毕之后,在食品包装袋的侧立面贴上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立式时间温度指示器,在食品流通过程中,食品用立式时间温度指示器一直和食品包装袋连接在一起。在温度不超过设定温度时,上容腔5中的含酶凝胶和下容腔6的底物凝胶不发生熔化,都不流动,酶和底物没有进行接触,不发生变色反应;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含酶凝胶和底物凝胶逐渐融化,温度越高,二者熔化程度的越厉害,流动性越强,熔化的酶通过隔板2上的孔洞进入下容腔6和熔化的底物接触,二者接触上后会使底物发生变色反应,产生变色带,温度越高,底物所产生的变色带越大,温度超过设定的时间越长,底物所产生的变色带越大,因而用户能够通过透明盒体1清楚地监测食品流通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对于食品寿命的影响,清楚地对食品是否因为流通过程中温度过高而发生变质进行指示,用户能够方便地通过查看盒体1中底物变色带的大小选购安全的食品,工厂也能够随时通过查看盒体1中底物变色带的大小观察食品是否因为温度过高而变质。

优选地,盒体1上的与背胶4相对的一面上对应下容腔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均匀设置有多条水平线。通过盒体1上间隔均匀设置有多条水平线能够准确地测量比较底物中发生变色范围的大小,工人和用户能够通过比较盖板3上出现变色带的条数多少来查看包装食品的变质情况,便于进行科学地计量对比。

优选地,盒体1分为不同的系列,不同系列的盒体1的隔板2上的孔洞大小不同。相同升温条件下,隔板2上的孔洞越大,酶和底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变色反应发生的范围越大,产生的变色带也越大,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越灵敏,因而可以根据不同的食品改变选用不同系列的盒体1,来调节变色反应的灵敏度。

如图1,盒体1的相对两侧面的中部向内设置有凸起,隔板2安装于凸起上并与凸起通过胶水连接。安装隔板2时直接在凸起上涂上胶水,然后将隔板2放置于上面即可,通过设置凸起,因而能够方便地进行隔板2的安装连接。

优选地,盖板3与盒体1通过胶水连接或者热压连接,能够有效地保证盒体1和盖板3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因而气密性问题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用时间温度指示器失效。

优选地,盒体1、隔板2和盖板3通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直接注塑形成。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用户能够通过透明盒体1清楚地监测食品流通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对于食品寿命的影响,清楚地对食品是否因为流通过程中温度过高而发生变质进行指示,用户能够方便地通过查看盒体1中底物变色带的大小选购安全的食品,工厂也能够随时通过查看盒体1中底物变色带的大小观察食品是否因为温度过高而变质。

2.相同升温条件下,隔板2上的孔洞越大,酶和底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变色反应发生的范围越大,产生的变色带也越大,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越灵敏,因而可以根据不同的食品改变选用不同系列的盒体1,来调节变色反应的灵敏度。

3.通过盒体1上间隔均匀设置有多条水平线能够准确地测量比较底物中发生变色范围的大小,便于进行科学地计量对比,无需单独用尺子进行计量,方便快捷。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