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远传IC卡燃气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7927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远传IC卡燃气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日常做饭用的燃料已经从木柴、煤等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的常规能源转变为使用天然气和煤气,甚至是电等清洁能源了。在这里燃气表就要发挥其作用了,有了它的自动累计功能,使得那些使用天然气或管道煤气的人家,可以方便地知道用了多少气,以便能按照每月消耗燃气的立方米数缴费。

目前的抄表方式,为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进入到居民家中,读取表盘面上的数据,从而开出缴费单,但由于家中有时无人在家,而无法抄到表的情况屡有发生,给燃气公司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无线远传IC卡燃气表,能自动传输数据且可以避免燃气表因为无电量而无法工作。

一种无线远传IC卡燃气表,包括外罩,微处理器,IC卡,无线发射模块,流量传感器,阀门,电源,一级报警装置和二级报警装置,所述外罩内部安装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流量传感器、所述阀门、所述电源、一级报警装置和二级报警装置,

所述微处理器分别通过电路与所述一级报警装置和所述二级报警装置相连接;

所述二级报警装置与所述阀门的驱动器串联;

所述流量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显示器;

所述电源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分别通过电路与IC卡和无线发射模块相连接。

其中,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为F05R模块。

其中,所述电源为内置锂与外置干电池的并联双电池。

其中,所述阀门为电气阀门。

其中,所述一级报警装置和二级报警装置为声音报警器。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远传IC卡燃气表,表的结构简单,可以远程发送数据给数据接收器,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远传IC卡燃气表,内设两级报警装置提醒用户更换电池,避免电量过低时燃气表无法工作而导致阀门关闭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线远传IC卡燃气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例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一种无线远传IC卡燃气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1,微处理器2,IC卡3,无线发射模块4,流量传感器5,阀门6,电源7,一级报警装置8和二级报警装置9,所述外罩1内部安装所述微处理器2、所述流量传感器5、所述阀门6、所述电源7、一级报警装置8和二级报警装置9,所述微处理器2分别通过电路与所述一级报警装置8和所述二级报警装置9相连接;所述二级报警装置9与所述阀门6的驱动器串联;所述流量传感器5与所述微处理器2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还连接有显示器10;所述电源7与所述微处理器2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分别通过电路与IC卡4和无线发射模块4相连接。当电源7电量较低时,微处理器2控制一级报警装置8,发出提醒,提醒用户更换电池,当电源7电量过低时,微处理器2控制二级报警装置9,发出提醒,并启动阀门6的驱动器,将阀门6关闭,这时必须更换电池才能使用燃气,避免当无电量时,燃气表无法工作。

实施例2

如附图所示,一种无线远传IC卡燃气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1,微处理器2,IC卡3,无线发射模块(F05R)4,流量传感器5,阀门6,电源7,一级报警装置8和二级报警装置9,所述外罩1内部安装所述微处理器2、所述流量传感器5、所述阀门6、所述电源7、一级报警装置8和二级报警装置9,所述微处理器2分别通过电路与所述一级报警装置8和所述二级报警装置9相连接;所述二级报警装置9与所述阀门6的驱动器串联;所述流量传感器5与所述微处理器2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还连接有显示器10;所述电源7与所述微处理器2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分别通过电路与IC卡4和无线发射模块4(F05R)相连接。当电源7电量较低时,微处理器2控制一级报警装置8,发出提醒,提醒用户更换电池,当电源7电量过低时,微处理器2控制二级报警装置9,发出提醒,并启动阀门6的驱动器,将阀门6关闭,这时必须更换电池才能使用燃气,避免当无电量时,燃气表无法工作。

当微处理器2接收到燃气公司的抄表器的指令后,便启动无线发射模块4(F05R),将数据通过无线技术发射到接收器中,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减少人工误差。

实施例3

如附图所示,与实施例2相似,其中所述电源7为内置锂与外置干电池的并联双电池,当更换外置干电池的时候,内置锂电池可以为微处理器2供电,不至于因为无电量而将阀门6关闭。

进一步可以优选地,所述阀门6为电气阀门,所述一级报警装置8和二级报警装置9为声音报警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