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水破坏检测用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858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路面水破坏检测用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取样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沥青路面水破坏检测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水破坏即降水透入路面结构层后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它是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最常见也是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病害。水破坏的主要破坏形式有:网裂、坑洞、唧浆、辙槽等。水破坏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碾压效果不良等导致的沥青路面空隙率过大所造成的;对于铺设的沥青路面进行检测是有必要的;但是目前的取样钻头,取芯时路面芯样容易脱落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防止路面芯样脱落、方便使用的沥青路面水破坏检测用取样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沥青路面水破坏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竖直设置且下端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上套有安装支板,所述安装支板左端可滑动的套于限位杆上,所述安装支板中心处还插有螺杆且通过螺纹与螺杆连接,所述螺杆下端嵌入基座上表面,所述安装支板下表面左侧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垂直于安装底板设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钻头,所述钻头为下端开口的圆柱形腔体,所述钻头开口端开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若干第一凹槽内均设有钻齿,所述钻齿上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凹槽侧壁连接,所述钻齿上端向外一侧设有凸起,所述钻齿下端为向外的弧形,所述钻头外还套有外套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钻头由驱动电机带动,可以通过转动螺杆使其在限位杆上滑动,已达到钻头上升或下降的对路面钻孔的目的;钻头外套有外套管,当钻头向上运动时,外套管与路面上所钻的孔洞内壁摩擦向下运动,由于钻齿上端向外一侧设有凸起,外套管下端将会推动凸起,再因为钻齿通过转轴与第一凹槽侧壁连接的,钻齿下端将会向内收拢,将钻头内含的路面芯样夹持,防止其脱落,方便使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套管外壁设有若干道环形凸棱。

提高外套管外壁与孔洞内壁的摩擦,在钻头上移的时候保证外套筒下移。

进一步限定,所述基座与螺杆连接处开有第二凹槽,所述螺杆下端嵌入第二凹槽内。

对螺杆下端限位,防止螺杆偏移影响使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螺杆下端与第二凹槽之间嵌有轴承。

降低螺杆与凹槽之间的摩擦,使转动螺杆更加省力,螺杆上端还可以设置转盘,方便操作。

进一步限定,所述基座四角下端均设有滑轮。

方便钻机移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防止路面芯样脱落、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路面水破坏检测用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钻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钻头上移时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基座1、限位杆2、安装支板3、螺杆4、驱动电机5、钻头6、第一凹槽7、钻齿8、凸起9、外套管10、环形凸棱11、第二凹槽12、轴承13、滑轮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沥青路面水破坏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限位杆2,限位杆2竖直设置且下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限位杆2上套有安装支板3,安装支板3左端可滑动的套于限位杆2上,安装支板3中心处还插有螺杆4且通过螺纹与螺杆4连接,螺杆4下端嵌入基座1上表面,安装支板3下表面左侧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垂直于安装底板设置,驱动电机5输出轴上连接有钻头6,钻头6为下端开口的圆柱形腔体,钻头6开口端开有若干第一凹槽,若干第一凹槽7内均设有钻齿8,钻齿8上端通过转轴与第一凹槽127侧壁连接,钻齿8上端向外一侧设有凸起9,钻头6外还套有外套管10。

优选的,外套管10外壁设有若干道环形凸棱11。

优选的,基座1与螺杆4连接处开有第二凹槽12,螺杆4下端嵌入第二凹槽12内。

优选的,螺杆4下端与第二凹槽之间嵌有轴承13。

优选的,基座1四角下端均设有滑轮14。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沥青路面水破坏检测用取样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