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法检测后注浆插入式套筒钢筋接头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9591阅读:10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窥镜法检测后注浆插入式套筒钢筋接头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法检测后注浆插入式套筒钢筋接头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住房产业也迅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我国当前住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进住房产业现代化。装配式建筑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方式,由于其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等优点受到了房地产商、建筑施工企业以及设计人员的关注。装配式建筑结构是实现住房产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代表了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方向。

虽说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点很多,但人们首先关注解决的问题依然是如何保证其在寿命年限内安全正常的使用。预制构件现场连接节点的质量成为影响装配式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现场连接常使用后注浆套筒插入式钢筋连接方式,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将一预制构件内置的钢筋与套筒螺纹连接,另一预制构件外露钢筋插入套筒内,组装完成后,通过注浆孔(软管)注入高强度混凝土(注浆孔不外露的可以使用软管接出墙体表面),这样便可通过套筒和钢筋将两预制构件连接起来。

该种连接方式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两预制构件很牢固的连接,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种种问题导致本应插入套筒内的钢筋被截断或者钢筋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足长的插入钢筋套筒内,从而影响预制构件现场连接节点的质量,使组装完成的装配式建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开发一种可以有效准确的探查套筒内钢筋是否到位的检测方法对于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和装配式建筑的大范围推广使用至关重要。

工业内窥镜检测是无损检测中目视检测的一种,它可以直接反映出被检测物体内部的情况,并且在检测的同时可以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动态的录影记录或照相记录,而且能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定量分析,测量缺陷的长度、面积等。目前,工业内窥镜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土木建筑等现代核心工业的各个部门。



技术实现要素:

考虑到后注浆套筒插入式钢筋连接方式可能出现的钢筋未能按照规定要求足长的插入套筒内,其结果会导致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连接质量出现问题从而使建筑物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在现场预制构件装配完成未进行注浆施工时对套筒内的钢筋位置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到位,同时检查注浆和溢浆通道是否通畅,为后续的注浆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借助目前已有的检测设备—工业内窥镜,其可用于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场所的检查,在不需拆卸或破坏组装的情况下实现无损检测。因此可借助工业内窥镜来检查钢筋套筒内的钢筋位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检测结构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现场连接完成后进行注浆施工前的钢筋套筒内钢筋是否按照要求足长的插入套筒内。解决具体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分为两种:

第一种方案适用于所述的套筒钢筋接头的溢浆通道和注浆通道伸出墙体外的情况:内窥镜法检测后注浆插入式套筒钢筋接头的结构,包括上构件预埋钢筋、下构件预埋钢筋、灌浆套筒和工业内窥镜,所述的灌浆套筒顶部设有螺纹孔,上构件预埋钢筋端部攻有螺纹并旋紧固定于所述的螺纹孔中;所述的灌浆套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溢浆通道和注浆通道;所述的下构件预埋钢筋伸入灌浆套筒内腔中;所述的工业内窥镜包括通过接线软管相连的工业内窥镜主机和工业内窥镜探头,其中工业内窥镜探头伸入注浆通道和/或溢浆通道中,用于将各自通道中的影像传输至工业内窥镜主机上。

第二种方案适用于套筒钢筋接头的溢浆通道和注浆通道位于墙体内部的情况:内窥镜法检测后注浆插入式套筒钢筋接头的结构,包括上构件预埋钢筋、下构件预埋钢筋、灌浆套筒和工业内窥镜,所述的灌浆套筒顶部设有螺纹孔,上构件预埋钢筋端部攻有螺纹并旋紧固定于所述的螺纹孔中;所述的灌浆套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溢浆通道和注浆通道,两个通道的端部分别接有一条延伸至墙体外部的连接软管;所述的下构件预埋钢筋伸入灌浆套筒中;所述的工业内窥镜包括通过接线软管相连的工业内窥镜主机和工业内窥镜探头,其中工业内窥镜探头穿过所述的连接软管伸入注浆通道和/或溢浆通道中,用于将各自通道中的影像传输至工业内窥镜主机上。

基于上述两种方案,均可以进一步提供如下优选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的接线软管表面光滑。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构件预埋钢筋优选采用带肋钢筋。

作为优选,所述的灌浆套筒的内腔带有沟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预制构件现场连接完成后进行注浆施工前,使用工业内窥镜观察套筒内部的钢筋位置,判断其是否按照规定要求足长的插入钢筋套筒内;

2.带有高清摄像头的内窥镜探头与主机通过表面光滑的软管连接,可以通过各种复杂弯曲形状的注浆和溢浆通道并进入套筒内部,操作简便,受现场施工条件限制较小,工程适用性较好,且成像清晰,对钢筋位置判断准确;

3.将内窥镜探头送入钢筋套筒内的过程中也可以检查套筒的注浆和溢浆通道是否畅通,为后续的注浆施工质量提供保障。该种方法操作便捷,检测迅速,结果直观可靠,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前景,为预制构件现场连接节点质量提供了保障,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内窥镜法检测后注浆套筒式钢筋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2中内窥镜法检测后注浆套筒式钢筋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构件预埋钢筋1、下构件预埋钢筋2、灌浆套筒3、工业内窥镜探头4、溢浆通道5、注浆通道6、接线软管7、墙体8和工业内窥镜主机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步骤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内窥镜法检测后注浆套筒式钢筋接头方法示意图,适用于套筒钢筋接头的溢浆通道5和注浆通道6伸出墙体外部的情况。内窥镜法检测后注浆插入式套筒钢筋接头的结构,包括上构件预埋钢筋1、下构件预埋钢筋2、灌浆套筒3和工业内窥镜,灌浆套筒3顶部设有螺纹孔,内腔带有沟槽,下构件预埋钢筋2也最好采用带肋钢筋,以增加灌浆强度。上构件预埋钢筋1端部攻有螺纹并旋紧固定于灌浆套筒3顶部的螺纹孔中。灌浆套筒3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溢浆通道5和注浆通道6,施工过程中浆液从注浆通道6注入,填充满内腔后从溢浆通道5溢出。下构件预埋钢筋2伸入灌浆套筒3内腔中。工业内窥镜包括工业内窥镜主机9和两个工业内窥镜探头4,两个工业内窥镜探头4通过表面光滑的接线软管7分别与主机相连。工业内窥镜主机9上设有显示探头影像的屏幕。使用时,两个工业内窥镜探头4分别伸入注浆通道6和溢浆通道5中,用于将各自通道中的影像传输至工业内窥镜主机9上。当然,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工业内窥镜探头4,依次伸入注浆通道6和溢浆通道5中,其原理一致。

利用上述结构检测后注浆插入式套筒钢筋接头节点质量的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1、将预制构件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现场拼接,上构件预埋钢筋1和灌浆套筒3螺纹连接,下构件预埋钢筋2伸入套筒内规定长度。

步骤2、现场拼接完成后进行套筒内注浆施工前,调整工业内窥镜的相关参数使影像显示清晰。然后将带有工业内窥镜探头4的光滑接线软管7分别送入注浆通道6和溢浆通道5,直至看到套筒内部的钢筋为止,送入的过程中检查注浆通道6和溢浆通道5通过回传的影像是否通畅。若发现有堵塞则需要先进行通管处理。

步骤3、观察工业内窥镜探头4拍摄的套筒内部下构件预埋钢筋2位置,判断钢筋是否按照规定要求足长的插入套筒内,完成套筒内注浆前的连接节点质量检测。

实施例2

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待检测的套筒钢筋接头的溢浆通道5和注浆通道6位于墙体8内部,注浆通道6和溢浆通道5距离注浆操作面墙体8较远,因此需预先使用连接软管接出墙体表面,形成延长的注浆通道6和溢浆通道5。然后将工业内窥镜探头4送入该延长的通道中,进行上述检测工作。

使用后注浆套筒插入式钢筋连接方式进行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时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钢筋是否真正完整的插入套筒内(是否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被截取掉)。本实用新型通过工业内窥镜来观察套筒内的钢筋位置是否到位,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直观可靠,适用工况广泛,受现场施工条件影响较小;同时可以检查注浆通道和溢浆通道是否通畅,为后续的注浆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