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辅助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784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按键辅助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零配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按键辅助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通讯越来越发达,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手机在生产过程中都要进行组装按键,如开关键和音量键。这些开关键、音量键生产中往往会涉及到将细小的零配件送三次元检测,传统的,是通过手工用镊子夹取细小的开关键或音量键放置辅助治具上检测,由于零配件小,数量多,单个测量的话效率很慢,经常要进行多个方向多次测量,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手工夹取的开关键或音量键移动后放置时容易产生移位,三次元检测不好准确定位,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手机开关键、音量键生产检测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定位准确、效率高的按键辅助治具。

一种按键辅助治具,包括:基板、设于所述基板上的若干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第一固定槽及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及第三限位槽依次纵向排列于所述基板顶面上,所述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及第三限位槽向下凹陷,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深度,所述第三限位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深度;所述第一固定槽位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侧面上,所述第二固定槽位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侧面上。

上述按键辅助治具,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上的若干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第一固定槽及第二固定槽,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及第三限位槽依次纵向排列于基板顶面上,第一固定槽位于基板靠近第一限位槽的侧面上,第二固定槽位于位于基板靠近第三限位槽的侧面上。使用时,通过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可以将基板固定,不易移动,之后将多个待检测的按键(开关键或音量键)放置在对应放置在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及第三限位槽上进行限位,其中第一限位槽承接按键的主体部,第二限位槽承接按键的按压部,第三限位槽承接按压部、主体部的侧端,定位准确便于检测的进行。之后启动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分别同时检测不同按键的不同部位,完成一次检测后,马上更换位置,如此进行三次就可以对多个按键完成三次元检测,测试准确,效率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槽为U字型,所述第三限位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限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槽排成两行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槽的深度为5mm~1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排成两行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深度为4mm~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槽排成两行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深度为1mm~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为铝型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的数量均为三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按键辅助治具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按键辅助治具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按键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按键辅助治具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按键辅助治具,20-基板,30-第一限位槽,40-第二限位槽,50-第三限位槽,60-第一固定槽,70-第二固定槽,80-按键,81-主体部,82-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按键辅助治具10,该按键辅助治具10包括基板20、设于基板20上的若干第一限位槽30、第二限位槽40、第三限位槽50、第一固定槽60及第二固定槽70,其中基板20为铝型板,这样轻便且不会生锈。第一限位槽30、第二限位槽40及第三限位槽50依次纵向排列于基板20顶面上,第一限位槽30、第二限位槽40及第三限位槽50向下凹陷,第一限位槽30的凹陷深度大于第二限位槽40的深度。

第一固定槽60位于基板20靠近第一限位槽30的侧面上,第二固定槽70位于基板20靠近第三限位槽50的侧面上,第一固定槽60、第二固定槽70的数量均为三个,使用时,可以通过外部件从第一固定槽60、第二固定槽70进行定位。

具体的,第一限位槽30排成两行平行设置,两行间的第一限位槽30一一对应平行设置,第一限位槽30的深度为4mm~8mm。第二限位槽30排成两行平行设置,两行间的第二限位槽40的深度为1mm~3mm。第三限位槽50为U字型,第三限位槽50的开口朝向第二限位槽40,第三限位槽50排成两行平行设置,第三限位槽50的深度为5mm~10mm。

上述按键辅助治具10,包括基板20、设于基板20上的若干第一限位槽30、第二限位槽40、第三限位槽50、第一固定槽60及第二固定槽70,第一限位槽30、第二限位槽40及第三限位槽50依次纵向排列于基板20顶面上,第一固定槽60位于基板20靠近第一限位槽30的侧面上,第二固定槽70位于位于基板20靠近第三限位槽50的侧面上。使用时,通过第一固定槽60、第二固定槽70可以将基板20固定,不易移动,之后将多个待检测的按键80(开关键或音量键)放置在对应放置在第一限位槽30、第二限位槽40及第三限位槽50上进行限位,其中第一限位槽30承接按键80的主体部81,第二限位槽40承接按键80的按压部82,第三限位槽50承接按压部82、主体部81的侧端,定位准确便于检测的进行。之后启动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分别同时检测不同按键80的不同部位,完成一次检测后,马上更换位置,如此进行三次就可以对多个按键80完成三次元检测,测试准确,效率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