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904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物料样品的采制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分析仪。



背景技术:

对于物料(如矿石、煤炭)样品的采样、制样、化验工作,各个国家均有强制标准,必须遵照标准进行样品的采制化工作。样品的采样、制样、化验工作过程的准则是在不破坏样品代表性的前提下,把采集到的样品粒度逐渐减小,质量也逐步减少,直到符合实验室化验对样品的粒度和质量(重量)精度要求,然后对符合要求的样品进行相关的化验分析。

如以煤炭的样品采制化为例,在煤炭样品的化验工作中,需要使用工业分析仪对煤炭、焦炭及固体生物质燃料等物质的水分、灰分、挥发进行检测,以及固定碳和发热量的计算。工业分析仪中的水灰测试部分,每测试完成一盘煤样以后,需开盖进行冷却,现用的冷却方式是将炉盖大开,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由于实验时升温至850℃的高温,且炉体本身材质为莫莱石纤维,热容量较大,炉体需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冷却到室温(备注:实验前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进行下盘实验,否则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称量时水分损失,而影响实验结果),这导致冷却时间长,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冷却时间短、冷却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工业分析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分析仪,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炉腔内设有样盘,还包括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相配合的风机组件和导风管道组件,所述导风管道组件用于将风机组件吹出的冷风导向至炉腔内、以使炉体和样盘冷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伸入炉腔内的转轴以用于固定样盘并使样盘旋转,所述导风管道组件的输出端与转轴和炉体之间的转轴间隙连通、用于使冷风从炉体底部向上吹入炉腔并在样盘的导向下使冷风打散以进行冷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风管道组件包括一根以上的主导风管和次导风管,所述主导风管布置于炉腔的底面上、且管道上开设有多个吹风孔,所述次导风管连通于主导风管与风机组件之间、用于使冷风经吹风孔吹出以使炉体和样盘冷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导风管呈环状,多个所述吹风孔分别朝向炉腔内壁面和样盘底面开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组件设于炉体的侧上方,所述导风管道组件朝向炉腔内方向设置、以用于将冷风从上至下斜向导入至炉腔内进行冷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分析仪,通过设置结构简单紧凑的相配合的风机组件和导风管道组件,使得实验后的炉体和样盘均能够被快速降温,冷却时间短、冷却效果好,极大的提高了实验的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分析仪在具体应用实施例1中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分析仪在具体应用实施例2中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分析仪在具体应用实施例3中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炉体;11、炉腔;12、转轴;2、样盘;3、冷却机构;31、风机组件;32、导风管道组件;321、主导风管;322、次导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分析仪,包括炉体1,炉体1的炉腔11内设有样盘2,还包括冷却机构3,冷却机构3包括相配合的风机组件31和导风管道组件32,导风管道组件32用于将风机组件31吹出的冷风导向至炉腔11内、以使炉体1和样盘2冷却。当上一批次实验结束后,工作人员可通过相配合的风机组件31和导风管道组件32,将冷风导向至炉腔11内,使得冷风热交换效果最大化,使炉体1和样盘2快速冷却,使得工业分析仪能够快速的进入下一批次实验的开展,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关于冷却机构3,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三个具体应用实施例:

具体应用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炉体1的底部设有伸入炉腔11内的转轴12以用于固定样盘2并使样盘2旋转,导风管道组件32的输出端与转轴12和炉体1之间的转轴间隙连通、用于使冷风从炉体1底部向上吹入炉腔11并在样盘2的导向下使冷风打散以进行冷却(风向如箭头所示)。此种设置方式,一是有效利用了工业分析仪原有的转轴间隙,不用再另行开孔,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制作难度。二次此种方式,使得吹入的冷风在样盘2的导向下被打散,进而再吹向炉腔11的内壁面,使得炉体1和样盘2的冷却时间短、冷却效果佳。

具体应用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导风管道组件32包括一根以上的主导风管321和次导风管322,主导风管321布置于炉腔11的底面上、且管道上开设有多个吹风孔,次导风管322连通于主导风管321与风机组件31之间、用于使冷风经吹风孔吹出以使炉体1和样盘2冷却(风向如箭头所示)。在较佳实施例中,主导风管321呈环状,多个吹风孔分别朝向炉腔11内壁面和样盘2底面开设。这种环状设置也使得冷风吹向的面积大,大大降低了降温的时间。

具体应用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风机组件31设于炉体1的侧上方,导风管道组件32朝向炉腔11内方向设置、以用于将冷风从上至下斜向导入至炉腔11内进行冷却(风向如箭头所示)。此种方式,使得斜向吹入的冷风在完成热交换后,能够快速的从另一侧吹出,冷却效果极佳,也大大降低了冷却时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