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接地电阻智能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566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雷接地电阻智能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雷接地电阻智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防雷设计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雷击输电线路而引起的事故也日益增多,据资料介绍:在我国高压输电线路的总跳闸次数中,由雷击引起的约占 40%~70%,尤其在雷电活动强烈、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地区, 雷击输电线路而引起的事故率更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的作用是在雷击状态下将冲击电流或雷电流通过杆塔基础的自然接地和人工水平接地体导入大地,以保护设备的安全。

目前,存在着工作量大,效率低的弊端。虽然钳表法做到了一卡即测,但是,相对于数量巨大的线路杆塔,这个工作量还是很大的。人工进行逐一测试,效率很低,虽然测试的过程时间很短,但是主要的时间浪费在路程上;因杆塔数量大,所以完成一个测试周期需要的时间长,测试的数据只能反映测量当时的接地情况。这对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接地情况无法准确的测试分析,无法及时发现接地不良的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雷接地电阻智能监测装置,通过使用前端监测装置与服务器配合使用,自动接收数据并显示、存储、查询与打印,通过显示故障地点,并将数据传输至移动终端,方便查看和检修;通过采用智能化大范围远程分布式数据实时监测在线传输方式,不受距离限制,系统组网方便,实现在不同位置同时对多个监测点数据的监控,提高检修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雷接地电阻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前端监测装置、数据集中器、无线传输装置、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所述前端监测装置通过导线与数据集中器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集中器与无线传输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服务器通过物联网与无线传输装置数据连接,所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通过无线物联网连接,所述数据集中器与无线传输装置封装固定于一体,所述前端监测装置固定安装在输电铁塔或杆塔安装的立柱及横担上,所述前端监测装置设有独立电源系统。

优选的,所述前端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固定夹具、接地电阻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固定夹具固定在外壳的底部,所述接地电阻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位于外壳内,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接地电阻传感器通过专用电缆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独立电源系统包括太阳能板、充电控制器和锂电池,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充电控制器与锂电池连接,所述锂电池与前端监测装置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板固定在外壳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主机和显示器,所述处理器主机与显示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处理器主机内设有高性能工业级无线模块和嵌入式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表面设有避雷针,所述避雷针底部设有接地导线,所述外壳内壁设有抗干扰涂层,所述外壳接缝处设有橡胶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前端监测装置与服务器配合使用,自动接收数据并显示、存储、查询与打印,通过显示故障地点,并将数据传输至移动终端,方便查看和检修;通过采用智能化大范围远程分布式数据实时监测在线传输方式,不受距离限制,系统组网方便,实现在不同位置同时对多个监测点数据的监控,提高检修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接地电阻智能监测系统能够全天候24小时实时监测接地电阻,并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解决传统监测装置的误报问题。当接地电阻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可以通过服务器显示异常点的位置信息,并及时将缺陷情况发送给预设移动终端,便于维修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端监测装置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端监测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端监测装置,11-外壳,111-避雷针,112-接地导线, 113-抗干扰涂层,114-橡胶垫圈,12-固定夹具,13-接地电阻传感器, 14-数据采集系统,141-电源管理模块,142-数据采集模块,143-数模转换模块,144-控制模块,145-存储模块,2-数据集中器,3-无线传输装置,4-服务器,41-处理器主机,411-高性能工业级无线模块, 412-嵌入式处理器,42-显示器,5-移动终端,6-导线,7-独立电源系统,71-太阳能板,72-充电控制器,73-锂电池,8-专用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雷接地电阻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前端监测装置1、数据集中器2、无线传输装置3、服务器4和移动终端5,所述前端监测装置1通过导线6与数据集中器2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集中器2与无线传输装置3电性连接,所述服务器4通过物联网与无线传输装置3数据连接,所述移动终端5与服务器4通过无线物联网连接,所述数据集中器2与无线传输装置3 封装固定于一体,所述前端监测装置1固定安装在输电铁塔或杆塔安装的立柱及横担上,所述前端监测装置1设有独立电源系统7。

所述前端监测装置1包括外壳11、固定夹具12、接地电阻传感器13和数据采集系统14,所述固定夹具12固定在外壳11的底部,所述接地电阻传感器13和数据采集系统14位于外壳11内,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4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41、数据采集模块142、数模转换模块143、控制模块144和存储模块145,所述接地电阻传感器13通过专用电缆8与数据采集模块142连接,通过固定夹具12将前端监测装置1固定于输电铁塔或杆塔安装的立柱及横担上,方便固定安装,通过使用数据采集系统14,便于对数据采集和传输。

所述独立电源系统7包括太阳能板71、充电控制器72和锂电池 73,所述太阳能板71通过充电控制器72与锂电池73连接,所述锂电池73与前端监测装置1通过导线6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板71固定在外壳11的表面,通过太阳能板71对锂电池73进行充电,提高独立电源系统7的续航时间。

所述服务器4包括处理器主机41和显示器42,所述处理器主机 41与显示器42通过导线6连接,所述处理器主机41内设有高性能工业级无线模块411和嵌入式处理器412,通过使用高性能工业级无线模块411和嵌入式处理器412,提高服务器的工作效率和无线传输的效率和速度,提高服务器4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外壳11的表面设有避雷针111,所述避雷针111底部设有接地导线112,所述外壳11内壁设有抗干扰涂层113,所述外壳11 接缝处设有橡胶垫圈114,通过在外壳11的表面设有避雷针111、抗干扰涂层113和橡胶垫圈114,提高前端监测装置1工作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前端监测装置1的固定夹具 12固定在输电铁塔或杆塔安装的立柱及横担上,将接地导线112与地面连接,然后将接地电阻传感器13固定在地面,在被监测接地极 E的附近同一直线上,每间隔5~10米做好辅助接地极P、C。辅助接地极应用接地材料或不锈钢材制作,防止锈蚀腐烂,辅助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值越小越好,一般要求辅助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值不超过200Ω,这样才能保证在线监测的准确性,检测仪与辅助地极的连接最好使用电力线扣固定,接地电阻传感器13将检测数据通过专用电缆8传输至数据采集模块142内,数模转换模块143将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控制模块144将信号储存于存储模块145,在隔一段时间后,将信号数据传输至数据集中器2内,并通过无线传输装置3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4内,服务器4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出现问题时,服务器4通过物联网向移动终端5发送信息和位置,便于及时维修和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