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5650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检测、检测台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线束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线束检测设备通常是单一线束连接设备检测,目前最新的检测设备仅可以在检测台面上通过更换相应的每一个连接插件头后,可以进行一个产品的测试,要检测第二个产品,又得更换相应的多个连接头。

申请号为:201520582540.5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通用线束检测平台,包括检测平台本体,所述检测平台本体包括一个整体测试面板;所述的整体测试面板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分测试面板组成;每个所述分测试面板独立用于检测一个待检测产品。本实用新型一是可以进行测试平台的合理选用,二是可以同时独立的进行多个产品设计,不占用测试平台,三是测试模板设计好以后可以记忆。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在对线束检测时有时会发生意外,传统的线束检测平台在检测过程中的防护性能较差,也不能根据温度的变化来检测线束的性能变化以及是否失效,功能单一。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检测平台,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检测平台,以解决现有传统的线束检测平台在检测过程中的防护性能较差,也不能根据温度的变化来检测线束的性能变化以及是否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汽车线束检测平台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平台,包括检测主体,支架,LED照明灯,第一检测槽,第一连通开关,第二检测槽,第二连通开关,第三检测槽,第三连通开关,透明护罩,限位块,线束检测仪,显示屏,限位转杆,线束连接器,线束放置腔,网格板,不锈钢加热器和温控器;所述检测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且支架的顶部内侧连接有两组LED照明灯,所述检测主体的前端面上依次等距离开设有第一检测槽、第二检测槽与第三检测槽,且第一检测槽、第二检测槽与第三检测槽的外侧均通过限位转杆固定有透明护罩,所述第一检测槽、第二检测槽与第三检测槽的内侧下端还开设有线束放置腔,且线束放置腔的底端间隔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的另一侧安装有不锈钢加热器,且不锈钢加热器分别与镶嵌在检测主体外壁上相对应的温控器通过普通导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主体的前端面为倾斜状结构,且线束放置腔也为倾斜状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槽、第二检测槽与第三检测槽的内侧分别安装有不同类型的线束连接器,且线束连接器分别通过第一连通开关、第二连通开关、第三连通开关与线束检测仪为普通的电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护罩的下端底部还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检测仪与显示屏均安装在支架的内侧,且线束检测仪通过普通导线与显示屏电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三组检测槽的设置,根据不同线束插头的型号选择与不同的线束连接器连接,并打开连通开关通过线束测试仪对线束的连通以及性能进行检测,不需要更换不同的连接头,使用更加方便。

加热器以及温控器的设置,可利用加热器对线束加热,并通过温控器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从而检测线束在不同温度下的连通率以及性能,并测试可使线束失效的温度,从而更好的检测线束的质量。

透明护罩的设置,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避免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测试人员,同时可防止热量散发,也便于查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护罩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以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主体,2-支架,3-LED照明灯,4-第一检测槽,41-第一连通开关,5-第二检测槽,51-第二连通开关,6-第三检测槽,61-第三连通开关,7-透明护罩,8-限位块,9-线束检测仪,10-显示屏,11-限位转杆,12-线束连接器,13-线束放置腔,131-网格板,14-不锈钢加热器,141-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检测平台,包括检测主体1,支架2,LED照明灯3,第一检测槽4,第一连通开关41,第二检测槽5,第二连通开关51,第三检测槽6,第三连通开关61,透明护罩7,限位块8,线束检测仪9,显示屏10,限位转杆11,线束连接器12,线束放置腔13,网格板131,不锈钢加热器14和温控器141;所述检测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2,且支架2的顶部内侧连接有两组LED照明灯3,所述检测主体1的前端面上依次等距离开设有第一检测槽4、第二检测槽5与第三检测槽6,且第一检测槽4、第二检测槽5与第三检测槽6的外侧均通过限位转杆11固定有透明护罩7,所述第一检测槽4、第二检测槽5与第三检测槽6的内侧下端还开设有线束放置腔13,且线束放置腔13的底端间隔有网格板131,所述网格板131的另一侧安装有不锈钢加热器14,且不锈钢加热器14分别与镶嵌在检测主体1外壁上相对应的温控器141通过普通导线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检测主体1的前端面为倾斜状结构,且线束放置腔13也为倾斜状设计,符合人体力学,方便人们的使用,同时在线束放入到线束放置腔13内时,可使线束接触在网格板131,便于利用不锈钢加热器14对线束加热。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槽4、第二检测槽5与第三检测槽6的内侧分别安装有不同类型的线束连接器12,且线束连接器12分别通过第一连通开关41、第二连通开关51、第三连通开关61与线束检测仪9为普通的电线连接,可根据线束的不同插头的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线束连接器12,在需要检测时,一次插拔到位,使用完成时像工具一样取下,不需要更换不同的连接头,方便使用。

其中,所述透明护罩7的下端底部还设有限位块8,限位块8通过固定在检测主体1上对透明护罩7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透明护罩7向下滑动。

其中,所述线束检测仪9与显示屏10均安装在支架2的内侧,且线束检测仪9通过普通导线与显示屏10电线连接,线束检测仪9检测到的结果与数据可显示在显示屏10中,方便查看。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该汽车线束检测平台接通电源,然后根据线束连接头的类型来选择第一检测槽4或第二检测槽5或第三检测槽6内不同类型,并将线束与相对应的线束连接器12连接在一起,并将线束放入到线束放置腔13中,使线束接触在网格板131的上端面上,然后将透明护罩7安装在检测槽的外侧,并通过限位转杆11对透明护罩7的外端侧进行固定,打开检测槽上端侧相对应的连通开关,使线束通过线束连接器12与线束检测仪9连通,通过线束检测仪9对线束的连通率以及性能进行检测,并通过导线将检测的数据显示在显示屏10中,通过温控器141开启并控制不锈钢加热器14的温度,改变线束的温度,从而通过线束检测仪9检测线束在不同温度下的连通率以及性能,并测试可使线束失效的温度,从而更好的检测线束的质量。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