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射线荧光在线测试系统用的测量窗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104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X射线荧光在线测试系统用的测量窗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荧光分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X射线荧光在线测试系统用的测量窗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X射线荧光在线测试系统的分析测量仓表面设有一个测量窗口,X荧光分析头透过该测量窗口对粉末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为降低样品基体效应对X射线荧光分析精度的影响,要求待分析样品处的表面光滑平整;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在测量窗口处增加一层薄膜和设置负压抽气孔用于保障待分析处表面平整光滑。

现有X射线荧光在线测试的使用过程中,测试分析完的粉末样品一般都使用气体吹扫的方式进行清理,用于避免不同样品间的交叉干扰;因此要求气体的压力不能太大,否则薄膜容易被吹离测量窗口或者出现损坏,使粉末样品经负压抽气孔吸进真空泵,降低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停止气体吹扫后,可能部分粉末样品会夹在薄膜与测量窗前板之间,从而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导致薄膜与测量窗前板端面产生缝隙,真空泵的负压保持效率就会降低,从而增加了真空泵的工作频率,致使真空泵的使用寿命降低;另一方面会增加薄膜到测量窗前板端面的距离,这个距离可随着设备分析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最终形成一个台阶导致残留大量的粉末样品难以被气体吹扫干净,从而干扰下一个样品的分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射线荧光在线测试系统用的测量窗口结构,它采用设置压板和内外止口配装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薄膜容易被吹离测量窗口或者出现损坏的缺陷,并能解决粉末样品容易夹在薄膜与测量窗前板之间的问题,整体结构布局科学合理,安装和使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X射线荧光在线测试系统用的测量窗口结构,它包括盖板、压板、固定环、薄膜、支撑环和前板;所述盖板与前板的外端面配装,所述压板、固定环、薄膜和支撑环顺次设置于盖板与前板之间;所述支撑环的一端设有外止口与固定环一端设有的内止口配装,所述薄膜覆盖于支撑环的外止口上并经固定环内止口张紧。

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前板的外端面轴向中心设有测量窗口,该测量窗口的外围设有环形凹槽。

所述支撑环安装于前板的环形凹槽内,且薄膜的外径尺寸≥支撑环的最大外径尺寸。

所述前板外端面上的测量窗口为长条形凹槽,且该测量窗口的内缘底部设有抽气孔。

所述压板粘接于盖板的内侧面上,且压板和盖板的轴向中心均设有长条形孔。

所述压板为海绵橡胶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Ⅰ)本实用新型采用盖板内侧设置压板使薄膜能紧贴测量窗前板端面,能保障气体吹扫的过程中薄膜不会吹离测量窗口或出现损坏,可阻止粉末样品经负压抽气孔进入真空泵,从而提高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并能防止粉末样品夹在薄膜与测量窗前板之间,从而杜绝残留样品干扰下一个样品的测试分析;

(Ⅱ)本实用新型采用薄膜覆盖于支撑环的外止口上并经固定环的内止口张紧,能使薄膜紧贴测量窗前板端面并呈现光滑平整状态,有利于长时间保持真空泵的负压,从而降低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并能有效提高X射线荧光分析精度;

(Ⅲ)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压板和内外止口配装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薄膜容易被吹离测量窗口或者出现损坏的缺陷,并能解决粉末样品容易夹在薄膜与测量窗前板之间的问题,整体结构布局科学合理,安装和使用方便,薄膜能紧贴测量窗前板端面并呈现光滑平整状态,可有效保障X射线荧光分析精度和延长薄膜的使用周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X射线荧光分析设备配套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X射线荧光在线测试系统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盖板,2-压板,3-固定环,4-薄膜,5-支撑环,6-前板,61-抽气孔,62-环形凹槽,7-X射线荧光在线测试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X射线荧光在线测试系统用的测量窗口结构,它包括盖板1、压板2、固定环3、薄膜4、支撑环5和前板6;所述盖板1与前板6的外端面配装,所述压板2、固定环3、薄膜4和支撑环5顺次设置于盖板1与前板6之间;所述支撑环5的一端设有外止口与固定环3一端设有的内止口配装,所述薄膜4覆盖于支撑环5的外止口上并经固定环3内止口张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前板6的外端面轴向中心设有测量窗口,该测量窗口的外围设有环形凹槽62,所述支撑环5安装于前板6的环形凹槽62内,且薄膜4的外径尺寸≥支撑环5的最大外径尺寸;采用设置环形凹槽62结构可保障支撑环5安装牢靠、定位准确,所述薄膜4的外径尺寸偏大有利于薄膜4张紧并呈现光滑平整状态;所述前板6外端面上的测量窗口为长条形凹槽,且该测量窗口的内缘底部设有抽气孔61,该抽气孔61用于形成负压从而进一步保障薄膜4的光滑平整状态;所述压板2为海绵橡胶板,利用弹性的海绵橡胶板将薄膜4压紧在测量窗前板6端面上并呈现光滑平整状态,且压板2和盖板1的轴向中心均设有长条形孔用于配装前板6的测量窗口并方便观察。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流程为:实际装配时,先将薄膜4均匀覆盖于支撑环5的外止口上,然后将固定环3的内止口与支撑环5的外止口配装,使固定环3、薄膜4和支撑环5组装成一个整体再放置于前板6的环形凹槽62中,随后启动真空泵经抽气孔61使薄膜4紧贴测量窗前板6端面并呈现光滑平整状态,接着将压板2粘接于盖板1的内侧面上并保障轴向中心的长条形孔对正,最后将盖板1与压板2紧贴薄膜4并利用螺栓与测量窗前板6紧固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