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人机的气体探测模块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851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用于无人机的气体探测模块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气体探测模块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在能源、化工或恐怖袭击等各类灾害事故现场中,救灾人员需要先了解灾害现场的危险部位的信息后,才可能比较安全地执行援救任务;尤其是一些易燃易爆、化学灾害现场需要远程监测危险气体成分及浓度等关键参数,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危险发生,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目前,利用无人机搭载气体探测仪对灾害现场进行气体监测,是比较可行及安全的远程监测方式;但是,现有的气体检测模块,结构较为复杂,并且机动性较差,导致探测结果不能准确及时地反馈给救灾人员,有可能耽误了最佳的救援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气体探测模块,其结构较为简单,并且机动性较好,能够及时准确地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救灾人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气体探测模块,包括驱动组件、缆绳组件、挂载组件及气体探测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及挂载组件均安装在所述缆绳组件的外壳上,所述缆绳组件的滚轮与所述驱动组件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滚轮上缠绕有缆绳,所述气体探测组件连接在所述缆绳的运动端上。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有控制单元及信号收发单元,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信号收发单元接收无人机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反馈给控制单元,以控制电机工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保护壳及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固定在所述缆绳组件的外壳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从所述保护壳内伸出并与所述缆绳组件的滚轮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缆绳组件包括所述外壳、设在所述外壳内的转轴及所述滚轮以及缠绕在所述滚轮上的缆绳,所述滚轮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穿孔,所述缆绳的运动端从所述穿孔中穿出与所述气体探测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挂载组件包括包括挂载板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挂载板上,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挂载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体探测组件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传感器模块、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吸气泵模块、GPS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气体接收模块;其中,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吸气泵模块、GPS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均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吸气泵模块将吸收到的待测气体传输给所述气体接收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对接收到的待测气体进行检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体探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的防跌倒模块及报警模块。

为了解决相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任一方案的气体探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人机的气体探测模块,将驱动组件及挂载组件集成安装在缆绳组件的外壳上,并通过驱动组件的电机驱动缆绳组件的滚轮转动,实现收放气体探测组件的功能,整个气体探测模块的结构布局较为简单,机动性较好,从而能够将气体探测组件及时准确的投放到指定地点进行气体监测,以达到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救灾人员的目的,是救灾人员能够把握好最佳的救援时机,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无人机的气体探测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气体探测模块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搭载了图1所示的气体探测模块的无人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驱动组件;11、保护壳;12、电机;13、输出轴;2、缆绳组件;21、外壳;22、滚轮;23、缆绳;24、转轴;25、轴承;3、挂载组件;31、挂载板;32、连接臂;4、气体探测组件;41、壳体;42、显示屏;43、气体接收终端;10、无人机;20、气体探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无人机的气体探测模块,其包括驱动组件1、缆绳组件2、挂载组件3及气体探测组件4;其中,驱动组件1及挂载组件3均安装在缆绳组件2的外壳21上,缆绳组件2的滚轮22与驱动组件1的电机12的输出轴13连接,滚轮22上缠绕有缆绳23,气体探测组件4连接在缆绳23的运动端上。

由于将驱动组件1及挂载组件3集成安装在缆绳组件2的外壳21上,并通过驱动组件1的电机12驱动缆绳组件2的滚轮22转动,实现收放气体探测组件4的功能,整个气体探测模块的结构布局较为简单,机动性较好,从而能够将气体探测组件4及时准确的投放到指定地点进行气体监测,以达到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救灾人员的目的,是救灾人员能够把握好最佳的救援时机,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探测模块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设有控制单元及信号收发单元,电机12与控制单元电连接;信号收发单元接收无人机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反馈给控制单元,以控制电机12工作,以实现控制电机12收放气体探测组件4的目的。

请继参照图1及图2所示,驱动组件1包括保护壳11以及安装在保护壳11内的电机12,将电机12安装在保护壳11内,可以防止电机12受到外界的损伤,而不能正常工作,保护壳11固定在缆绳组件2的外壳21上,以使驱动组件1能够和缆绳组件2连接的更加牢靠,电机12的输出轴13从保护壳11内伸出并与缆绳组件2的滚轮22连接,可提高整个气体探测模块的结构紧凑性。

缆绳组件2包括外壳21,设在外壳21内的转轴24及滚轮22以及缠绕在滚轮22上的缆绳24,滚轮22套接在转轴24上,转轴24通过轴承25与外壳21转动连接,转轴24与电机12的输出轴13同轴连接,外壳21可以对滚轮22、转轴24及轴承25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这些部件受到外接的损伤,并可以提高缆绳组件2结构的紧凑性;外壳21的底部设有穿孔,缆绳23的运动端从穿孔中穿出与气体探测组件4连接。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挂载组件3包括挂载板31和连接臂32,连接臂32的一端固定在挂载板31上,连接臂32的另一端连接在外壳21上;挂载板31上设有多个连接孔,通过螺钉穿过连接孔将挂载板31连接在无人机上,以实现将整个气体探测模块与无人机可靠连接。

气体探测组件4包括壳体41、设置在壳体41内的传感器模块、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吸气泵模块、GPS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气体接收模块;其中,传感器模块、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吸气泵模块、GPS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均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传感器组件可以及时探测出灾害现场中的有害气体的成分及浓度,探测的结果信号发送给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快速的信号转换及初步的信号处理,并将结果输送给中央控制模块,以便快速获取并分析有害气体的具体指标;

吸气泵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以实现主动吸气探测功能,能够快速吸取有害气体,并将吸收到的待测气体传输给气体接收模块,以供传感器模块对接收到的待测气体进行检测。

此外,气体探测组件4还包括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的防跌倒模块及报警模块,当气体探测模块意外跌落时,可以发出提示信息,并可提供具体的GPS地理位置信息,并与搜救人员寻找;当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时,报警模块开始工作,并以闪光或警报的方式向搜救人员报警,并可在气体浓度超过探测范围时,提醒中央控制模块停止探测工作。

为了解决相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任一方案的气体探测模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