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三元单体电池充放电测试中使用的专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9873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三元单体电池充放电测试中使用的专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存放夹具,特别是一种针对三元单体电池充放电测试中使用的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锂电动力电池是一个要求高品质、高安全的产品。消费者在使用时往往不清楚电池的性能,导致在使用时电池的工作效率往往达不到理想目标,有时甚至盲目使用会引起电池爆炸事件的发生,人身安全也会受到损伤,因此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测试在生产中是至关重要的。测试时需将被测电池正确接入到测试仪器上,此时如何稳定和方便地固定被测电池就显得尤为重要,之前送检的三元单体电池,固定电池的夹具为四块长方体电木材质板材,采用螺栓连接。上端通过杆部螺纹、端部球形的铜柱作为端子,通过端子与测试仪器链接,这样的设计存在以下几点的使用不足:1.绝缘电木板材强度不够,且绝缘电木的结构是长方体对电池端面的固定没有防护,遇到冲击易倾倒。2.简单通过铜柱作为端子,铜柱与正负极极柱面的接触面积有限,而且存在接触不良或接触不到的事故,以此会造成充放电性能测试数据不准。3.通用夹具不适用三元单体电池的夹持。因此,结合车间生产的三元单体电池的外形尺寸,结合材料与实际生产需求,优化结构设计,自行设计一款适合三元单体电池的使用夹具,考虑强度、稳定性、端子与正负极极柱面的接触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储存方便、防撞性能高和便于携带的一种针对三元单体电池充放电测试中使用的专用夹具。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三元单体电池充放电测试中使用的专用夹具,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的最左端通过螺丝与左侧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最右端通过翻转转轴与右侧板翻折连接,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内装有三元单体电池,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端装有顶板。

进一步,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面分别掏有电池侧面夹槽和电池底槽,所述电池侧面夹槽和电池底槽将三元单体电池固定在底板、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内。

更进一步,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端的限位槽内装有螺栓柱,所述螺栓柱通过限位螺栓与顶板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顶板底部装有端子,所述端子下端设有针面层,所述针面层与三元单体电池上表面接触连接,所述螺栓柱的外径处套有螺旋压缩弹簧,所述螺旋压缩弹簧与顶板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型的有益效果:利用此轻便的夹具工装,能快速、方便的夹紧到位。避免以前测量的老旧夹具的不确定性。同时,夹具既可以用于送检产品的应用,也可以用于电化学性能测试实验室中的应用,同时减少激光焊接采用方便的锡焊连接导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对三元单体电池充放电测试中使用的专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板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侧板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俯视图。

图中:1为左侧板、1-1为电池侧面夹槽、2为底板、2-1为电池底槽、3为三元单位电池、4为右侧板、5为顶板、6为端子、6-1为针面层、7为螺旋压缩弹簧、8为螺栓柱、8-1为限位螺栓、9为翻转转轴、10为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针对三元单体电池充放电测试中使用的专用夹具,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2的最左端通过螺丝与左侧板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最右端通过翻转转轴9与右侧板4翻折连接,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4内装有三元单体电池3,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4上端装有顶板5。其中,首先夹具体考虑到夹具整体质量要轻以便于搬运携带,要耐撞击、抗冲击以便防摔,要具有优良的绝缘性的特性,故而左侧板1、底板2、右侧板4、顶板5所用材料为中高强度的、质轻的聚碳酸酯实心板(PC耐力板)材料作为主材板料。为了让四个板块具有连接的整体性,将所述左侧板1通过螺丝与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板4则作为“存放开口”,并且让右侧板4通过翻转转轴9与底板2翻折连接。最终将顶板5安装在左侧板1和右侧板4的顶端,完成密封。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4内侧面分别掏有电池侧面夹槽1-1和电池底槽2-1,所述电池侧面夹槽1-1和电池底槽2-1将三元单体电池3固定在底板2、顶板5、左侧板1和右侧板4内。其中,为了进一步的将三元单体电池3嵌入夹具内,在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4内侧面分别掏有电池侧面夹槽1-1和电池底槽2-1。所述电池侧面夹槽1-1和电池底槽2-1的尺寸与电池的尺寸相吻合。再将三元单体电池3顺着右侧板4推进电池侧面夹槽1-1和电池底槽2-1中,封闭右侧板4。这样对电池的固定既通过各板间的间距进行定位,又利用槽边对电池前后左右面分别有一个面的定位,这种双重定位可以稳固电池,减少摇晃或受冲击使电池倾倒而影响充放电性能的测试。

如图2所示,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4的顶端的限位槽10内装有螺栓柱8,所述螺栓柱8通过限位螺栓8-1与顶板5连接。其中,为了加强左侧板1和右侧板4与顶板5的连接,在所述左侧板1和右侧板4的顶端的限位槽10内装有螺栓柱8。再将螺栓柱8通过限位螺栓8-1与顶板5连接。这样可以人为的调节螺栓柱8与顶板5的间距。

如图1所示,所述顶板5底部装有端子6,所述端子6下端设有针面层6-1,所述针面层6-1与三元单体电池3上表面接触连接,所述螺栓柱8的外径处套有螺旋压缩弹簧7,所述螺旋压缩弹簧7与顶板5连接。其中,为了更有效的存放三元单体电池3,在所述端子6下端设有针面层6-1,再通过针面层6-1与三元单体电池3正负极极柱面接触连接。设计中,一是通过选择符合行程的弹簧;二是通过设计限位结构,以此来实现操作过程中人员疏忽造成的过压。

综上,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锂电企业在送检测试三元单体电池充放电性能的过程中,需要对单体电池进行固定,确定端子与正负极极柱面间的有效接触。设计采用中高强度的PC耐力板作为固定板,采用带多个可收缩针头的元器件作为端子,利用弹簧的伸缩来调节不同的接触面积,同时考虑使用方便性,加入限位结构,便于人员安装与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主要解决对三元单体电池的固定,利用结构设计达到端子端面与正负极极柱面间的最大接触,以此获得准确稳定地充放电性能测试数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专门设计的夹具体,配套带有多个可收缩针头的端子,组成一套专用夹具对三元单体电池进行可靠的定位,夹紧到位,稳定测量三元单体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