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小口径管件的X射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9387发布日期:2019-02-19 18:3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用于小口径管件的X射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气体绝缘X射线机,尤其是一种用于小口径管件的X射线机。



背景技术:

X射线机一般是对工件进行探伤检测,小口径管件被广泛地应用在化工装置和电站锅炉的承压的设备中,需要对小口径管件进行探伤检测,因此对小口径管件的X射线机是一种重要的检测设备,在现有的用于小口径管件的X射线机中,还都是使用液体油绝缘,油绝缘液体X射线机重量大耐压及密封要求高,当需要进行维修时,需要把绝缘油液体排出,不方便维修。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小口径管件的便携式气体绝缘X射线机。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小口径管件的便携式气体绝缘X射线机,因此高空作业时既减轻了重量,在故障维修方面,方便了维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与绝缘气体源连通并且拾取对小口径管件的透射的射线信号的扫描射线管、设置为与扫描射线管连接并且对小口径管件的透射的射线信号进行处理的X射线机本体。

由于设计了扫描射线管和X射线机本体,通过绝缘气体满足了对扫描射线管中的小口径管件射线需要,由X射线机本体根据小口径管件的反射的射线信号判定小口径管件的探伤结果,不再使用绝缘液体,因此不再对小口径管件产生液体污染,方便了维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以绝缘气体为中间介质的方式把扫描射线管和X射线机本体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X射线机本体设置为包含有倍压恒频放大电路和信号处理装置,扫描射线管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倍压恒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口连接,倍压恒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入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扫描射线管设置为包含有X射线管、散热片、连接座、筒体、端盖和气嘴并且X射线管设置在筒体中,X射线管设置为与连接座联接并且X射线管设置在筒体的一个端口部,在筒体的另一个端口部设置有端盖并且在端盖上设置有气嘴,散热片设置为与筒体联接并且散热片设置为与X射线管相对应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X射线管的射线能量设置为70-200Kv并且X射线管的一部分设置为延伸在筒体的一个端口部外侧面,散热片设置为覆盖在X射线管的这一部分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散热片设置为片状体的叠加集合体并且散热片设置为沿筒体的周边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连接座设置为与X射线管相对应的插座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筒体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筒体的通腔体设置为台阶式腔体,X射线管设置在小口径的腔体中并且端盖设置在大口径的腔体的端口部,端盖设置为通过凸凹卡扣与筒体联接并且筒体的直径设置为12-14mm、高度设置为490-510mm。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设置为与端盖连接的筒体的端口部设置在筒体的侧面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端盖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在端盖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关闭门,在关闭门的上侧面设置有观察窗并且在关闭门的下侧面分别设置有与气嘴联接的端口部Ⅰ和端口部Ⅱ。

端盖(5)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在端盖(5)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关闭门(51),在关闭门51的上侧面设置有气体压力表(52)并且在端盖(51)的下侧面分别设置有与气嘴(6)联接的端口部Ⅰ(53)和端口部Ⅱ(54)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气嘴设置为插接式接嘴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倍压恒频放大电路设置为包含有电容C1、电容C2、电流表mA、变压器E、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X射线管的一个输出端口设置为与电容C1的正极和二极管D1负极连接并且X射线管的另一个输出端口设置为与电容C2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负极设置为与电容C2的正极连接并且电容C1的负极和电容C2的正极设置为与电流表mA的一端端口连接,电流表mA的另一端端口设置为与变压器E的输入端的负极连接并且变压器E的输入端的正极设置为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设置为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并且变压器E的输出端的正负极与信号处理装置连接,电容C1的负极和电容C2的正极设置为接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倍压恒频放大电路设置为包含有电流表mA、变压器E、电容C11、电容C12、二极管D11、二极管D12、电阻R11、电容C21、电容C22、二极管D21、二极管D22和电阻R21,

X射线管的正极设置为与电阻R11的一端端口连接并且电阻R11的另一端端口分别设置为与电容C12的一端端口和二极管D1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2的正极分别设置为与二极管D11的负极和电容C11的一端端口连接并且电容C11的另一端端口设置为与变压器E的第一次级线圈U的一端端口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端口、二极管D11的正极和电流表mA的一端端口与变压器E的第一次级线圈U的另一端端口连接,X射线管的负极设置为与电阻R21的一端端口连接并且电阻R21的另一端端口分别设置为与电容C22的一端端口和二极管D2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2的正极分别设置为与二极管D21的负极和电容C21的一端端口连接并且电容C21的另一端端口设置为与变压器E的第二次级线圈U的一端端口连接,电容C22的另一端端口、二极管D21的正极和电流表mA的另一端端口与变压器E的第二次级线圈U的另一端端口连接,变压器E的第一次级线圈U设置为与变压器E的第一次初线圈T相对应分布并且变压器E的第二次级线圈U设置为与变压器E的第二次初线圈T相对应分布,变压器E的第一次初线圈T的端口和变压器E的第二次初线圈T的端口设置为与电源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信号处理装置设置为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倍压恒频,利用还没有应用的气体绝缘用于管道小径管超小型X射线机,现有有超小型采用油绝缘,射线能量高达200Kv,比油绝缘机维修过程方便和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特别适合特殊产品和工件的狭窄处检测,特别是像锅炉排管那样小简隙操作即最短距离160米;射线柜筒体直径只有13mm高度只有500mm;控制器采用智能化数字和模拟电路,模块化结构,传输速度快、调整和抗干扰能力能力强、操作方便、稳定性可靠等特点。工作/休息按1:2强制执行即保证发生器在工作状态下的冷却时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与以绝缘气体为中间介质的扫描射线管11和X射线机本体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小口径管件的X射线机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扫描射线管1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端盖5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倍压恒频电路12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倍压恒频电路12的电路图:

图6为全波倍压恒频整流电路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一般表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扫描射线管11、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和信号处理装置13,扫描射线管11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的输入端口连接,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信号处理装置13的输入端口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射线管11设置为包含有X射线管1、散热片2、连接座3、筒体4、端盖5和气嘴6并且X射线管1设置在筒体4中,X射线管1设置为与连接座3联接并且X射线管1设置在筒体4的一个端口部,在筒体4的另一个端口部设置有端盖5并且在端盖5上设置有气嘴6,散热片2设置为与筒体4联接并且散热片2设置为与X射线管1相对应分布。

通过扫描射线管11,形成对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和信号处理装置13的支撑连接点,由扫描射线管11,实现了与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的连接,实现了与信号处理装置13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X射线管1的射线能量设置为70Kv并且X射线管1的一部分设置为延伸在筒体4的一个端口部外侧面,散热片2设置为覆盖在X射线管1的这一部分上。

通过X射线管1,形成对连接座3的支撑连接点,由X射线管1,实现了与连接座3的连接,实现了对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的输入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片2设置为片状体的叠加集合体并且散热片2设置为沿筒体4的周边分布。

通过散热片2,形成对筒体4的支撑连接点,由散热片2,实现了与筒体4的连接,实现了对X射线管1的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3设置为与X射线管1相对应的插座体。

通过连接座3,形成对X射线管1的支撑连接点,由连接座3,实现了与X射线管1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4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筒体4的通腔体设置为台阶式腔体,X射线管1设置在小口径的腔体中并且端盖5设置在大口径的腔体的端口部,端盖5设置为通过凸凹卡扣与筒体4联接并且筒体4的直径设置为12mm、高度设置为490mm。

通过筒体4,形成对散热片2和端盖5的支撑连接点,由筒体4,实现了与散热片2的端头连接,实现了与端盖5的端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端盖5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在端盖5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关闭门51,在关闭门51的上侧面设置有观察窗52并且在关闭门51的下侧面分别设置有与气嘴6联接的端口部Ⅰ53和端口部Ⅱ54。

通过端盖5,形成对筒体4和气嘴6的支撑连接点,由端盖5,实现了与筒体4的连接,实现了与气嘴6的连接,由关闭门51,实现了小口径管件的放入,由观察窗52,实现了对小口径管件的监视,由端口部Ⅰ53和端口部Ⅱ54,实现了氩气的注入。

在本实施例中,气嘴6设置为插接式接嘴体。

通过气嘴6,形成对端盖5的支撑连接点,由气嘴6,实现了与端盖5的连接,实现了与氩气源的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设置为包含有电容C1、电容C2、电流表mA、变压器E、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X射线管1的一个输出端口设置为与电容C1的正极和二极管D1负极连接并且X射线管1的另一个输出端口设置为与电容C2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容C1的负极设置为与电容C2的正极连接并且电容C1的负极和电容C2的正极设置为与电流表mA的一端端口连接,电流表mA的另一端端口设置为与变压器E的输入端的负极连接并且变压器E的输入端的正极设置为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设置为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并且变压器E的输出端的正负极与信号处理装置13连接,电容C1的负极和电容C2的正极设置为接地连接。

通过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形成对扫描射线管11和信号处理装置13的支撑连接点,由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实现了与扫描射线管11的信号接收,实现了与信号处理装置13的信号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处理装置13设置为PLC控制器。

通过信号处理装置13,形成对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的支撑连接点,由信号处理装置13,实现了对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的信号的处理和判定。

把端盖5打开,把小口径管件放到筒体4中,把气嘴6与氩气源连通,在筒体4中注入氩气,开启X射线管1,使X射线管1发出的射线作用在小口径管件上并且接受小口径管件的反射的射线信号,通过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和信号处理装置13对反射的射线信号的处理,从而实现对小口径管件的探伤。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X射线管1的射线能量设置为200Kv,筒体4的直径设置为14mm、高度设置为510mm。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X射线管1的射线能量设置为70-200Kv,筒体4的直径设置为12-14mm、高度设置为490-510mm。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X射线管1的射线能量设置为140Kv,筒体4的直径设置为13mm、高度设置为500mm。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设置为包含有电流表mA、变压器E、电容C11、电容C12、二极管D11、二极管D12、电阻R11、电容C21、电容C22、二极管D21、二极管D22和电阻R21,

X射线管1的正极设置为与电阻R11的一端端口连接并且电阻R11的另一端端口分别设置为与电容C12的一端端口和二极管D1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2的正极分别设置为与二极管D11的负极和电容C11的一端端口连接并且电容C11的另一端端口设置为与变压器E的第一次级线圈U的一端端口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端口、二极管D11的正极和电流表mA的一端端口与变压器E的第一次级线圈U的另一端端口连接,X射线管1的负极设置为与电阻R21的一端端口连接并且电阻R21的另一端端口分别设置为与电容C22的一端端口和二极管D2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2的正极分别设置为与二极管D21的负极和电容C21的一端端口连接并且电容C21的另一端端口设置为与变压器E的第二次级线圈U的一端端口连接,电容C22的另一端端口、二极管D21的正极和电流表mA的另一端端口与变压器E的第二次级线圈U的另一端端口连接,变压器E的第一次级线圈U设置为与变压器E的第一次初线圈T相对应分布并且变压器E的第二次级线圈U设置为与变压器E的第二次初线圈T相对应分布,变压器E的第一次初线圈T的端口和变压器E的第二次初线圈T的端口设置为与电源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实施例,设置为与端盖5连接的筒体4的端口部设置在筒体4的侧面部。

由筒体4的侧面部上的端口部,实现了在空间狭窄和高空作业的小口径管件监测。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扫描射线管11和X射线机本体,通过绝缘气体满足了对扫描射线管11中的小口径管件射线需要,由X射线机本体根据小口径管件的反射的射线信号判定小口径管件的探伤结果,不再使用绝缘液体,因此不再对小口径管件产生液体污染,方便了维修;

2、由于设计了X射线管1、连接座3、筒体4、端盖5和气嘴6。满足了对小口径管件的射线扫描需要;

3、由于设计了倍压恒频放大电路12,对小口径管件的反射的射线信号处理精度高;

4、由于设计了散热片2,保持了X射线管1的温度,提高了X射线管1的性能稳定性;

5、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6、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以绝缘气体为中间介质的扫描射线管11和X射线机本体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内,凡是包含有与绝缘气体源连通并且拾取对小口径管件的透射的射线信号的扫描射线管11、设置为与扫描射线管11连接并且对小口径管件的透射的射线信号进行处理的X射线机本体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