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检测测试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1433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检测测试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检测测试舱。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居室美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室内大量使用装饰装修材料,致使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科学家和公众也越来越关注此类问题。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作用,VOCs具有很强的反应性和毒性,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

在真实室内环境下,存在很多干扰因素,例如其他材料的释放、室内汇的吸附和解吸附作用,以及环境参数的可变性等,使得真实室内环境下无法确定VOCs的释放量,不能为实际评价装修后室内空气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而环境测试舱一般是由惰性材料制成,汇集效应的影响很小,且舱内的环境参数可精确控制,可模拟接近真实居住条件的室内气候环境,更能反映居住环境下人造板及其制品中有害物的释放规律。环境测试法是检测、研究此类VOCs释放材料的不二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环境检测测试舱,具有温湿度控制精度高、测量误差小、测试内舱可调节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环境检测测试舱,包括测试舱外舱,所述测试舱外舱一侧设有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入口一端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连接,所述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与第一入口之间设有第三阀门,所述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一端与空气净化系统连接,所述空气净化系统沿空气流向依次设有空压机、除湿器、第三流量计、变色硅胶柱、氧化剂柱、活性炭柱和第四阀门,所述测试舱外舱另一侧设有第二出口,所述测试舱外舱内腔设有测试舱内舱,所述测试舱内舱内腔顶部设有风扇,所述测试舱内舱内腔一侧设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测试舱内舱内腔底部设有测试物放置装置,所述测试物放置装置一端设有第二入口,所述测试物放置装置另一端设有第三出口,所述第二入口与第二出口通过循环管连接,所述循环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阀门、风机和第二流量计,所述测试 舱内舱顶端设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一端贯穿测试舱外舱侧壁,所述第一出口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物放置装置两端为锥形,中部为矩形的舱体,所述锥形与矩形的连接处设有不锈钢筛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物放置装置的锥形与矩形通过卡槽连接,且所述不锈钢筛网固定在锥形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变频或调速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口上设有第一流量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试舱外舱侧壁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试舱内舱采用电抛光不锈钢焊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是:外部空气依次经过空压机、变色硅胶柱、氧化剂柱和活性炭柱,能够有效的将空气中的杂质去除,提高进入测试舱的空气的清洁度;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能够保证测试舱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一个恒定值,提高环境检测的准确度;测试舱内舱内腔顶部设有风扇,保证测试舱内舱中的空气混合均匀,使结果更加准确;测试舱外舱与测试舱内舱通过循环管连接,气体从测试舱外舱进入测试舱内舱的同时,还会在测试舱外舱内循环流动,能够进一步保证测试舱内舱内的温度处于稳定,循环管上设有风机,能够根据需要变换气体进入测试舱内舱的速率;测试舱内舱内部设有测试物放置装置,测试物放置装置两端呈锥形,使得空气进入测试物放置装置时不会出现死角,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测试物放置装置锥形和矩形之间设有不锈钢筛网,使测试物放置装置内的气流状态为层流,气流更加均匀;测试舱内舱采用不锈钢焊接,不会吸收测试空气中的有机物,提高测试准确性;第一出口上设有第一流量计,能够保证空气排处速率不大于空气进入速率,防止出现空气倒流现象,从而影响测试结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境检测测试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境检测测试舱的测试物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测试舱外舱、2-第一出口、3-第一流量计、4-第一阀门、5-风扇、6-测试舱内舱、7-湿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9-循环管、10-第二阀门、11-风机、12-第二流量计、13-第二入口、14-测试物放置装置、15-第二出口、16-第一入口、17-第三阀门、18-恒温恒湿空调系统、19-第四阀门、20-第三流量计、21-除湿器、22-空压机、23-变色硅胶柱、24-氧化剂柱、25-活性炭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 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2,一种环境检测测试舱,包括测试舱外舱1,测试舱外舱1一侧设有第一入口16,第一入口16一端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18连接,恒温恒湿空调系统18与第一入口16之间设有第三阀门17,恒温恒湿空调系统18一端与空气净化系统连接,空气净化系统沿空气流向依次设有空压机22、除湿器21、第三流量计20、变色硅胶柱23、氧化剂柱24、活性炭柱25和第四阀门19,测试舱外舱1另一侧设有第二出口9,测试舱外舱1内腔设有测试舱内舱6,测试舱内舱6内腔顶部设有风扇5,测试舱内舱6内腔一侧设有湿度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8,测试舱内舱6内腔底部设有测试物放置装置14,测试物放置装置14一端设有第二入口13,测试物放置装置14另一端设有第三出口15,第二入口13与第二出口9通过循环管连接,循环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阀门10、风机11和第二流量计12,测试舱内舱6顶端设有第一出口2,第一出口2一端贯穿测试舱外舱1侧壁,第一出口2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4;测试物放置装置14两端为锥形,中部为矩形的舱体,锥形与矩形的连接处设有不锈钢筛网;测试物放置装置14的锥形与矩形通过卡槽连接,且不锈钢筛网固定在锥形一侧;风机11为变频或调速风机;第一出口2上设有第一流量计3;测试舱外舱1侧壁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材料;测试舱内舱6采用电抛光不锈钢焊接。

外部空气依次经过空压机22、变色硅胶柱23、氧化剂柱24和活性炭柱25,能够有效的将空气中的杂质去除,提高进入测试舱的空气的清洁度;恒温恒湿空调系统18能够保证测试舱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一个恒定值,提高环境检测的准确度;测试舱内舱6内腔顶部设有风扇5,保证测试舱内舱6中的空气混合均匀,使结果更加准确;测试舱外舱1与测试舱内舱6通过循环管连接,气体从测试舱外舱1进入测试舱内舱6的同时,还会在测试舱外舱1内循环流动,能够进一步保证测试舱内舱6内的温度处于稳定,循环管上设有风机11,能够根据需要变换气体进入测试舱内舱6的速率;测试舱内舱6内部设有测试物放置装置14,测试物放置装置14两端呈锥形,使得空气进入测试物放置装置14时不会出现死角,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测试物放置装置14锥形和矩形之间设有不锈钢筛网,使测试物放置装置14内的气流状态为层流,气流更加均匀;测试舱内舱6采用不锈钢焊接,不会吸收测试空气中的有机物,提高测试准确性;第一 出口2上设有第一流量计3,能够保证空气排处速率不大于空气进入速率,防止出现空气倒流现象,从而影响测试结果。

工作原理:空气先经过空气净化系统处理,然后在进入恒温恒湿空调系统18,将达到预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经第一入口16进入测试舱外舱1,空气在测试舱外舱1内循环流动,然后打开第二阀门10,空气经循环管进入测试舱内舱6内的测试物防止装置14内,将受试物释放的VOCs等带入测试舱内舱6内,在风扇5的作用下使测试舱内舱6内的空气混匀,然后从第一出口2排出,进入后续的VOCs含量的测定;测试舱内舱6内的温度传感器8和湿度传感器7用于实时监测测试舱内舱6内温湿度,当测试舱内舱6内温湿度与预定值不同时,可通过恒温恒湿空调系统18进行控制,风机11主要是用来调节气体进入测试舱内舱6的流速。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