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喷雾系统水压控制效果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5362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冰风洞结冰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善喷雾系统水压控制效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风洞喷雾系统,其水管路设计为一个水泵向主管路供水,主管路分为若干个支路分别向相应数量的喷雾耙供水,每个喷雾耙由耙前调节阀和耙后调节阀调节水压达到目标值。各个喷雾耙之间是联通的,这使得在水压控制期间,各耙水压互相影响,存在严重的耦合作用,使得水压稳定时间变长,水压控制鲁棒性不好,易受干扰。另外、水压控制取决于调节阀精度,由于阀门调节范围有限,过高或过低的水压目标值无法准确达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喷雾系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善喷雾系统水压控制效果的装置,通过独立支路设计,使喷雾水压控制更加稳定,提高了喷雾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喷雾系统水压控制效果的装置,包括纯水进水口1,冷水泵2,加热水箱3,喷雾耙4,耙后调节阀5,三通阀6,排水管路7,缓冲水箱8,回水泵9,耙前调节阀10,热水泵11;

纯水进水口1,冷水泵2,加热水箱3依次连接,为加热水箱3提供纯水,热水泵11,耙前调节阀10,喷雾耙4,耙后调节阀5、三通阀6,缓冲水箱8,回水泵9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多个热水泵11分别向多个喷雾耙4供水,形成并联的多排独立喷雾支路,每个喷雾耙4两端分别通过耙前调节阀10和耙后调节阀5来调节水压,三通阀6的一端连接耙后调节阀5,一端连接缓冲水箱8,一端连接排水管路7,既起到连接循环回路的作用,又起到排水的作用,缓冲水箱8起缓冲回水水流的作用,通过回水泵9将缓冲水箱8中的水抽到加热水箱3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喷雾系统水压控制效果的装置,采用13个热水泵11与13个喷雾耙4并联形成13排独立的喷雾支路。

其特征在于,根据设定的水压目标值调节供给喷雾耙4的水压大小,当水压目标值较大时,降低热水泵11工作频率,关小耙后调节阀5;当水压目标值较小时,增大热水泵11工作频率,关小耙前调节阀10。

其特征在于,喷雾结束后,调整三通阀10使水循环管路与排水管路11连接,进行排水吹扫过程,将管路内水吹扫干净。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特点和改进在于使用独立支路的设计思路,解除原有喷雾系统喷雾耙之间水压控制存在的耦合关系,能充分利用水泵变频器与水压调节阀的作用,提高喷雾系统水压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该装置组成示意图。

其中1为纯水进水口,2为冷水泵,3为加热水箱,Ⅱ里面包含两部分,其中11为热水泵,10为耙前调节阀,4为喷雾耙,5为耙后调节阀,6为三通阀,7为排水管路,8为缓冲水箱,9为回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将原有喷雾系统一个主管路分出十三排支路的设计方式改为十三排独立支路,每排支路互不联通,均由独立的水泵供水,通过水泵变频器控制水泵运行频率,粗调喷雾耙水压,由耙前和耙后调节阀精调喷雾耙水压,形成闭环控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善喷雾系统水压控制效果的装置,包括纯水进水口1,冷水泵2,加热水箱3,喷雾耙4,耙后调节阀5,三通阀6,排水管路7,缓冲水箱8,回水泵9,耙前调节阀10,热水泵11。

改善喷雾系统水压控制效果的装置工作过程为,首先开启喷雾冷水泵2,把纯水水箱中的冷水通过纯水进水口1提供给加热水箱3,当喷雾水液位和温度达到目标值要求后,分别开启各喷雾耙供水热水泵11,经由耙前调节阀10向13个喷雾耙分别注水,先使热水泵11工频工作,迅速将喷雾耙4内注满热水,然后切换成自动控制模式,设定水压目标值。当水压目标值较大时,为使热水泵11工作在工况最佳的线性区间,降低热水泵11工作频率,关小耙后调节阀5;当水压目标值较小时,增大热水泵11工作频率,关小耙前调节阀10。待水压稳定在目标值后,即可准备喷雾。喷雾耙4开启后喷雾瞬间,耙内水压值根据水、气压力目标值的不同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时,固定水泵频率不变,通过调节调节阀开度,迅速将水压恢复稳定。喷雾瞬间调节阀开度会有改变,根据经验值,在PID自动调节时加入前馈环节,使得调节阀开度能更快稳定。

待试验结束后,调整三通阀10使主管路与排水管路11连接,进行排水吹扫过程,将管路内水吹扫干净,防止管路内残余水影响下一次试验,同时也能防止管路腐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