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流量计的上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874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流量计的上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流量计的上水器。



背景技术:

桶装水上水器/抽水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家庭饮用水使用,传统上水器计量水量是通过时间长短来计量出水量多少,属于模糊计量,因为不同使用者的台面高低不同,电压高低不同,桶里水量多少都会影响出水量不同,再按照时间逻辑计量就属于不精准的计量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有流量计的上水器,水流经过该流量计,带有磁性或磁性件的叶轮就会跟着水流转动,磁性件会产生磁场信号,一旁的电性数据采集装置检测并记录下叶轮转动磁场信号数据,再经过电子板计算出水流量多少而实现水量的计量,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经过的水量,让用户更加直观准确地知道水量的多少,同时采用上部采用弧形设计,使产品更加美观大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带有流量计的上水器,包括具有进水口的上水器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上水器主体内的抽水组件、流量检测装置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抽水组件、流量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流量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抽水组件的进水端或者出水端,所述流量检测装置包括带磁体的叶轮以及电性数据采集器,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性数据采集器电性连接的微控制芯片,水在所述抽水组件的作用下从所述进水口进入经过所述流量检测装置,带动所述叶轮转动,所述电性数据采集器感应所述磁体的运动发送信号给所述微控制芯片,所述微控制芯片根据所述信号计算经过所述叶轮的水的流量从而控制所述抽水组件工作。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检测装置还包括管座,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管座内,在所述叶轮的转动轴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座。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抽水组件包括水泵和水管,所述水泵与所述微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流量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水泵的进水端或者出水端。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置于一储水空间内或者连接自来水管。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显示窗,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设置于所述显示窗处,便于用户通过显示模块和显示窗得知水量情况。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流量计的上水器,水流经过该流量计,带有磁性或磁性件的叶轮就会跟着水流转动,磁性件会产生磁场信号,一旁的电性数据采集装置检测并记录下叶轮转动磁场信号数据,再经过电子板计算出水流量多少而实现水量的计量,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经过的水量,让用户更加直观准确地知道水量的多少,同时采用上部采用弧形设计,使产品更加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有流量计的上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有流量计的上水器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有流量计的上水器的流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有流量计的上水器的流量检测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有流量计的上水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流量计的上水器,包括具有进水口11的上水器主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上水器主体1内的抽水组件2、流量检测装置3以及电路板4,所述电路板4分别与所述抽水组件2、流量检测装置3电性连接,所述流量检测装置3设置于所述抽水组件2的进水端,所述流量检测装置3包括带磁体的叶轮31以及电性数据采集器32,在所述电路板4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性数据采集器32电性连接的微控制芯片41,水在所述抽水组件2的作用下从所述进水口11进入经过所述流量检测装置3,带动所述叶轮31转动,所述电性数据采集器32感应所述磁体的运动发送信号给所述微控制芯片41,所述微控制芯片41根据所述信号计算经过所述叶轮31的水的流量从而控制所述抽水组件2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检测装置3还包括管座33,所述叶轮31设置于所述管座33内,在所述叶轮31的转动轴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座34。

进一步地,所述抽水组件2包括水泵21和水管22,所述水泵21与所述微控制芯片41电性连接,所述流量检测装置3设置于所述水泵21的进水端。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11的一端设置于一储水空间内或者连接自来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显示窗15,所述电路板4上还设置有显示模块42,所述显示模块42设置于所述显示窗15处,便于用户通过显示模块42和显示窗15得知水量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上水器主体1的出水头呈圆弧形或者L型。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唯一不同点在于,所述流量检测装置3设置于所述抽水组件2的出水端。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