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面形测量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171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面形测量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镀膜产品固定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面形测量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面形要求是光学器件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因此,所有的镀膜产品都需要进行面形检测,而由于所生产的产品形状各异,尺寸大小千差万别。因此经常需要定做固定工装,再加之,很多都是单件产品,工装使用一次之后就被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用面形测量装夹装置通过增加滑块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工件的夹持,实现了一个工装多种用途,避免了浪费,而且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面形测量装夹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可沿固定底座滑动的两个滑块和用于夹持工件的两组夹持单元,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滑块滑动的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矩形通槽长度方向平行的限位通槽,每个所述滑块的侧壁上均连接有穿过限位通槽并且用于带动滑块移动的驱动杆单元,每组所述夹持单元均固定在一个滑块上,每组所述夹持单元均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夹持板,每个所述滑块上均设置有与滑块移动方向垂直的限位槽,每个所述夹持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带动其沿限位槽移动的螺纹孔件,所述螺纹孔件通过螺栓与限位槽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杆单元包括穿过限位通槽的螺纹杆和用于固定螺纹杆的螺帽,所述滑块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

优选的是,所述夹持板的夹持面上设置有一层橡胶表层,所述橡胶表层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

优选的是,每个所述夹持板的夹持面底端均设置有用于承载被夹持工件的承载凸起,每个所述夹持板的夹持面底端还设置有与和其配合的夹持板的承载凸起相匹配的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通槽位于固定底座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形金属垫片,所述限位槽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环形金属垫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面形测量装夹装置在底座上设置有滑块可沿二维坐标中的X方向移动,以实现夹持板对不同长度工件的夹持,在滑块上设置有与滑块移动方向垂直的限位槽,夹持板沿着限位槽移动,以实现夹持板对不同厚度工件的夹持,最后实现一个工装多种用途,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面形测量装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面形测量装夹装置的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底座,10-矩形通槽,11-限位通槽,2-滑块,21-限位槽,22-驱动杆单元,3-夹持单元,4-夹持板,41-螺纹孔件,42-承载凸起,43-凹槽,44-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用面形测量装夹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可沿固定底座1滑动的两个滑块2和用于夹持工件的两组夹持单元3,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滑块2滑动的矩形通槽10,所述矩形通槽1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矩形通槽10长度方向平行的限位通槽11,每个所述滑块2的侧壁上均连接有穿过限位通槽11并且用于带动滑块2移动的驱动杆单元22,每组所述夹持单元3均固定在一个滑块2上,每组所述夹持单元3均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夹持板4,每个所述滑块2上均设置有与滑块2移动方向垂直的限位槽21,每个所述夹持板4上均设置有用于带动其沿限位槽21移动的螺纹孔件41,所述螺纹孔件41通过螺栓与限位槽2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面形测量装夹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根据被夹持工装的长度,首先通过两个驱动杆单元22分别移动两个滑块2,使得两组夹持单元3之间的距离与被夹持工装的长度的相适应,然后固定驱动杆单元22,从而固定滑块2上驱动杆的位置,然后在根据被夹持工装的厚度调节同一组夹持单元3的两个夹持板4之间的距离,通过螺栓带动螺纹孔件41沿限位槽21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夹持板4移动,以适应被夹持工件的厚度,实现了一个工装多种用途,避免了浪费,而且使用方便。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驱动杆单元22包括穿过限位通槽11的螺纹杆和用于固定螺纹杆的螺帽,所述滑块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螺纹杆一端固定在滑块2的螺纹孔内,另一端穿过限位通槽11,螺纹杆的另一端位于固定底座1的外侧,方便手动移动螺纹杆从而带动滑块2移动,当需要固定时,将螺帽扭紧,防止滑块2移动,方便夹持工装对工件的夹持。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夹持板4的夹持面上设置有一层橡胶表层,所述橡胶表层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44。橡胶表层粘附在夹持板4的夹持面上,防止夹持工件时工件产生损坏,防滑凸起44防止工件从夹持板4上脱落。

在另一种实例中,每个所述夹持板4的夹持面底端均设置有均设置有用于承载被夹持物的承载凸起42,每个所述夹持板4的夹持面底端还设置有与和其配合的夹持板4的承载凸起42相匹配的凹槽43。在夹持板4的夹持面底端设置承载凸起42,承载了工件的重力,避免了对工件的夹持力过大而损坏工件,同时夹持板4上的凹槽43刚好用于放置与之匹配的夹持板4的承载凸起42,避免不能夹持厚度较小的工件。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限位通槽11位于固定底座1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环形金属垫片,所述限位槽2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环形金属垫片。第一环形金属垫片和第二环形金属垫片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固定底座1和滑块2上,使得驱动杆单元22和螺纹孔件41的固定更加稳定。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