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1284阅读:1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震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地震报警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造成巨大人群伤亡及经济损失。分析原因往往是人群不能第一时间准确判断或感知地震发生,特别是夜间突发地震时,人群处于深睡之中,易丧失宝贵的逃生时间。针对大型地震监控设备费用昂贵,大部分偏远地区无法第一时间接收预警的实际情况,有必要研发了一种地震警报器,成本低,体积小巧、安装方便、可靠性高,适用于基层单位、学校、集体宿舍等处,能够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醒人群及时疏散或者躲避,防止忙乱中发生人群踩踏、坠楼等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述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震报警器,其成本低,体积小巧、可靠性高,能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醒人群及时疏散或者躲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承载箱(2),该承载箱(2)位于该底座(1)正上方,该底座(1)和承载箱(2)之间通过支撑弹簧(3)连接,该承载箱(2)内设置有感应装置(4),该承载箱(2)上安装有防空报警器(5)和警灯(6);所述感应装置(4)包括固设于该承载箱(2)内顶部的上连接座(41)和固设于该承载箱(2)内底部的下连接座(42),该上连接座(41)与该下连接座(42)之间设置有感应摆杆(43),该感应摆杆(43)上端通过万向轴承(44)与所述上连接座(41)下端可转动连接,该下连接座(42)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该感应摆杆(43)下端位置变化信号的感应器(45);所述感应器(45)、所述防空报警器(5)及所述警灯(6)均与控制器(7)电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当地震时,该感应器(45)感应到该该感应摆杆(43)下端位置变化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器(7),该控制器(7)控制该防空报警器(5)及所述警灯(6)同时做出警报响应,因此在发生地震时能够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醒人群及时疏散或者躲避,防止忙乱中发生人群踩踏、坠楼等意外;由于该承载箱(2)通过支撑弹簧(3)弹性支撑于该底座(1)上方,在地震时,该支撑弹簧(3)带动该承载箱(2)震动摇晃而放大了振动信号,该感应摆杆(43)摆动更明显,提高了灵敏度和振动摇摆幅度,因此该感应器(45)可稍微提前感应位置变化信号,可争取时间1-2s,同时本装置在更小震动时也能检测到位移变化信号;由于该感应摆杆(43)上端通过万向轴承(44)与上连接座(41)下端可转动连接,该感应摆杆(43)上端可沿360°任意方向随意摆动,可克服感应摆杆(43)摆动方向局限而导致不能检测到地震信号的风险,因此本装置的可靠性高;另外,当该所述感应器(45)检测的地震信号时,该控制器(7)会控制所述防空报警器(5)和所述警灯(6)同时响应报警,采用声光同时报警,可避免采用单一方式而使聋哑人或/和盲人不能及时获知的缺陷。

进一步地,该上连接座(41)下端设有轴承孔(411),该万向轴承(44)固装于该轴承孔(411)内,该感应摆杆(43)上端与该万向轴承(44)内孔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器(45)采用接近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器(45)具有至少三个且沿靠近该感应摆杆(43)下端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该感应摆杆(43)下端为球状(431)。

进一步地,该支撑弹簧(3)采用高强度圆柱弹簧。

进一步地,该支撑弹簧(3)具有四个且呈矩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体积小巧、可靠性高,在发生地震时能够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醒人群及时疏散或者躲避,防止忙乱中发生人群踩踏、坠楼等意外;

第二、由于该承载箱通过支撑弹簧弹性支撑于该底座上方,在地震时,该支撑弹簧带动该承载箱震动摇晃而放大了振动信号,该感应摆杆摆动更明显,提高了灵敏度和振动摇摆幅度,因此该感应器可稍微提前感应位置变化信号,可争取时间1-2s,同时本装置在更小震动时也能检测到位移变化信号;

第三、由于该感应摆杆上端通过万向轴承与上连接座下端可转动连接,该感应摆杆上端可沿360°任意方向随意摆动,可克服感应摆杆摆动方向局限而导致不能检测到地震信号的风险,因此本装置的可靠性高;

第四、当该所述感应器检测的地震信号时,该控制器会控制所述防空报警器和所述警灯同时响应报警,采用声光同时报警,可避免采用单一方式而使聋哑人或/和盲人不能及时获知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3:一种地震报警器,包括底座1、承载箱2、支撑弹簧3、感应装置4、防空报警器5、警灯6及控制器7。

该底座1可用于安装于外墙平梁上。该底座1上设有若干安装孔11。

该承载箱2位于该底座1正上方,该底座1和承载箱2之间通过支撑弹簧3连接。具体地,该支撑弹簧3上端与承载箱2外壁固接,该支撑弹簧3下端与底座1固接。

该承载箱2内设置有感应装置4。所述感应装置4包括固设于该承载箱2内顶部的上连接座41和固设于该承载箱2内底部的下连接座42,该上连接座41与该下连接座42之间设置有感应摆杆43,该感应摆杆43上端通过万向轴承44与所述上连接座41下端可转动连接,该下连接座42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该感应摆杆43下端位置变化信号的感应器45。

参见图2,该上连接座41下端设有轴承孔411,该万向轴承44固装于该轴承孔411内,该感应摆杆43上端与该万向轴承44内孔过盈配合连接。

参见图1或3,所述感应器45、所述防空报警器5及所述警灯6均与控制器7电连接。安装时,该控制器7通过变压器Q连接电源M(如220v居民用电)。另外在该电源M与变压器Q之间设置有开关N。在使用时,该开关N在平时处于为常闭状态。另外,该变压器Q是用于为所述传感器45和所述控制器7同时提供20v稳定低压。

另外,该承载箱2外壁或/和内壁安装有防空报警器5和警灯6。其中该防空报警器5和警灯6均可一个或多个,根据需要设置。

优选地,所述感应器45采用接近开关,所述感应器45具有至少三个且沿靠近该感应摆杆43下端的周向均匀分布,该感应摆杆43下端为球状431。

在本实施例中,该下连接座42上端为安装环(为环状),该安装环外壁上安装三个接近开关,该三个接近开关的感应头伸于该安装环内,该感应摆杆43下端位于该三个接近开关的正中间,且接近开关感应头与感应摆杆43下端球状外壁的距离约1.5厘米,当发生震动时,该感应摆杆43上端配合万向轴承转动,该感应摆杆43下端球状外壁摆动到与其中任一个所述接近开关感应头距离到小于1厘米时,该接近开关获得位置变化信号(即地震信号),并将该地震信号发送给控制器7,该控制器7发送响应指令而控制防空报警器5和所述警灯6同时做

出警报响应。另外,当震动平静后,感应摆杆43回到原位置,该接近开关未获得位置变化信号(即地震信号)时,会通过控制器7控制防空报警器5和所述警灯6警报同时停止。

优选地,该支撑弹簧3采用高强度圆柱弹簧,该支撑弹簧3具有四个且呈矩形分布。该多个支撑弹簧3既能对该承载箱2提供足够强度支撑,且能在地震时该承载箱2产生振动,提供信号放大。

使用时当发生地震,该感应器45感应到该该感应摆杆43下端位置变化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器7,该控制器7控制该防空报警器5及所述警灯6同时做出警报响应,因此在发生地震时能够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醒人群及时疏散或者躲避,防止忙乱中发生人群踩踏、坠楼等意外;另外,由于该承载箱2通过支撑弹簧3弹性支撑于该底座1上方,在地震时,该支撑弹簧3带动该承载箱2震动摇晃而放大了振动信号,该感应摆杆43摆动更明显,提高了灵敏度和振动摇摆幅度,因此该感应器45可稍微提前感应位置变化信号,可争取时间1-2s,同时本装置在更小震动时也能检测到位移变化信号;由于该感应摆杆43上端通过万向轴承44与上连接座41下端可转动连接,该感应摆杆43上端可沿360°任意方向随意摆动,可克服感应摆杆43摆动方向局限而导致不能检测到地震信号的风险,因此本装置的可靠性高;另外,当该所述感应器45检测的地震信号时,该控制器7会控制所述防空报警器5和所述警灯6同时响应报警,采用声光同时报警,可避免采用单一方式而使聋哑人或/和盲人不能及时获知的缺陷。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群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群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