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脚定位测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6119发布日期:2018-07-04 03:4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测试结构,特别是一种产品引脚定位的测试机构。



背景技术:

电子行业有引脚的产品测试,传统的测试方法是采用测试座方式,人工操作取放进行测试,这种方式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后来,市面上也出现了自动测试的设备,但大多是先将产品外壳定位,再连通引脚进行测试,这种定位方式,因引脚与外壳的距离误差较大,造成定位接触误差也大,从而导致产品误测率大,使得整体测试通过率低。基于以上技术问题,为提升产品测试时定位准确性,以提升测试准确率,进而提升整体测试通过率,设计了一种引脚定位测试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产品测试时定位准确性,以提升测试准确率,进而提升整体测试通过率,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引脚定位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轨道,轨道上设置有用于产品测试的测试工位,轨道中间设置料槽,料槽的两侧设置有挡条;

还包括缓冲结构、定位结构、固定结构和测试结构;

缓冲结构,为产品提供一个缓冲作用,阻止产品下滑;

定位结构,用于实现产品引脚定位;

固定结构,用于实现产品的固定夹紧;

测试结构,用于接通产品引脚进行测试。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结构,包括第一挡杆、第一挡杆连接块、第一挡杆气缸;第一挡杆设置在测试工位的中间,用于挡住产品的外壳;第一挡杆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一挡杆连接块,第一杠杆连接块连接第一挡杆气缸,并由第一挡杆气缸驱动第一挡杆连接块带动第一挡杆伸出或缩回,用以进行阻挡或放开产品;第一挡杆气缸实际安装时,可通过外部安装孔沿着轨道水平方向移动,用于调整第一挡杆连接块带动第一挡杆在测试工位中沿轨道水平方向前后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第二挡杆、第二挡杆连接块、第二挡杆气缸;第二挡杆设置在测试工位的一侧,用于挡住产品的引脚;第二挡杆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平行于轨道水平方向的连接块第一固定孔,第二挡杆连接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垂直于轨道水平方向的连接块第二固定孔,第二挡杆与第二挡杆连接块通过连接块第一固定孔固定连接,第二挡杆气缸与第二挡杆连接块通过连接块第二固定孔固定连接。第二挡杆由第二挡杆气缸驱动第二挡杆连接块带动其伸出或缩回,用以进行阻挡或放开产品。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弹性压块和弹性压块气缸;弹性压块设置在测试工位的一侧,用于产品的侧边固定夹紧;弹性压块连接弹性压块气缸,通过弹性压块气缸驱动弹性压块的压紧和松开。

优选的,所述的测试结构,包括测试探针、探针座和测试探针气缸;测试探针设置在测试工位的上方,用于连接产品的引脚;测试探针固定在探针座上,探针座连接测试探针气缸,通过驱动测试探针气缸实现探针座与测试探针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轨道为斜面式安装。

优选的,所述的轨道的斜面角度为能够使得产品通过自身重力沿轨道顺畅滑落的任意角度。

优选的,所述的轨道的斜面角度为30°~60°。

优选的,所述的料槽两侧的挡条,其中一侧的挡条为固定的,另一侧的挡条为可移动的,由此可以调整料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第一固定孔和连接块第二固定孔设置为长孔;通过调整第二挡杆在第一固定孔内的固定位置使得第二挡杆能沿轨道水平方向移动;通过调整第二连接块在连接块第二固定孔内的固定位置,驱动第二挡杆连接块带动第二挡杆垂直于轨道水平方向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引脚定位测试机构,其优点在于:

(1)采用斜面式轨道,产品能够通过自身重力下滑到位,省去人工取放工序,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2)通过第一挡杆先挡住产品外壳,承受产品长距离下滑的冲击力,再由第二挡杆挡住产品引脚并进行定位,接着再由弹性压块将产品靠边压紧,如此有效避免了产品在下滑过程中造成引脚歪斜的问题,实现精确定位;

(1)通过对产品外壳和引脚的先后定位,提升了产品引脚的接触准确率,提升产品测试的准确率,能够降低测试设备测试的失误率,进而提升产品整体测试的通过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脚定位测试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脚定位测试机构,包括一斜面安装的轨道1,轨道1上设置有测试工位,带引脚产品2可通过自身重力沿轨道1滑落到测试工位中。轨道1的中间为料槽,料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挡条11和挡条12;还包括缓冲结构、定位结构、固定结构和测试结构。

其中,轨道1的斜面角度为能够使得产品2通过自身重力沿轨道1顺畅滑落的角度,优选的,一般为30°~60°。

其中,料槽两侧的挡条,一侧的挡条12为固定的,另一侧的挡条11设置为移动式的,通过移动挡条11位置可调整料槽宽度。

缓冲结构,当产品2滑落到测试工位后,起缓冲作用,阻止产品2下滑;包括第一挡杆3、第一挡杆连接块32、第一挡杆气缸31;第一挡杆3设置在测试工位的中间,用于挡住产品2 的外壳;第一挡杆3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一挡杆连接块32,第一挡杆连接块32连接第一挡杆气缸31,并由第一挡杆气缸31驱动第一挡杆连接块32带动第一挡杆3伸出或缩回,以进行阻挡或放开产品2;第一挡杆气缸31实际安装时,可通过外部安装孔沿着轨道水平方向移动,用于调整第一挡杆连接块带动第一挡杆在测试工位中沿轨道水平方向前后移动。

定位结构,用于定位产品2;包括第二挡杆4、第二挡杆连接块42、第二挡杆气缸41;第二挡杆4设置在测试工位的一侧,位于第一挡杆3之后,用于挡住产品2的引脚;第二挡杆连接块42的一端设置有平行于轨道1水平方向的连接块第一固定孔43,第二挡杆连接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垂直于轨道1水平方向的连接块第二固定孔44,第二挡杆4与第二挡杆连接块42通过连接块第一固定孔43固定连接,第二挡杆气缸41与第二挡杆连接块42通过连接块第二固定孔44固定连接;第二挡杆4由第二挡杆气缸41驱动第二挡杆连接块42带动其伸出或缩回,用以进行阻挡或放开产品。

其中,连接块第一固定孔43、连接块第二固定孔44均设置为长孔,通过调整第二挡杆4 在连接块第一固定孔43内的固定位置使得第二挡杆4能沿轨道1水平方向移动;通过调整第二挡杆连接块42在连接块第二固定孔44内的固定位置,驱动第二挡杆连接块42带动第二挡杆4垂直于轨道1水平方向移动。

固定结构,用于产品2的固定和夹紧;包括弹性压块5和弹性压块气缸51;弹性压块5 设置在测试工位的另一侧;弹性压块5连接弹性压块气缸51,通过弹性压块气缸51驱动弹性压块5的压紧和松开。

测试结构,用于接通产品2的引脚进行测试;包括测试探针6、测试探针气缸61和探针座62;测试探针6设置在测试工位的上方,用于连接产品2的引脚;测试探针6固定在探针座62上,探针座62连接测试探针气缸61,通过驱动测试探针气缸61实现探针座62与测试探针6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实施过程:将产品2放入轨道1内,产品2沿轨道1靠自重下滑到测试工位上,第一挡杆3先挡住产品2的外壳,承受产品2长距离下滑的冲击力后,第一挡杆气缸31驱动第一挡杆3缩回,使产品2靠自重再下滑一点点距离,之后再由第二挡杆4挡住产品2的引脚,接着通过由弹性压块气缸51驱动弹性压块5将产品2靠边压紧,如此就实现了产品2通过其引脚的精确定位,最后通过测试探针气缸61驱动测试探针6连接产品2的引脚,对进行产品2进行测试。

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通过以上描述与举例能自然联想到的其它等同应用方案,以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若干改进和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