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包线软化击穿试验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0427阅读:1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漆包线软化击穿试验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漆包线软化击穿试验仪。



背景技术:

软化击穿试验仪用于检测漆包线试样在热状态下漆膜软化后的绝缘性能。

现有软化击穿试验仪结构如图1~3所示,在测试时,先将铜块预热到有关产品测试标准规定的温度,再在铜块中插入两根垂直相交的校直试样,在试样的交叉点上放置一根施加了负荷的压杆,然后立刻在上下两个试样之间施加试验电压,当漆膜软化导致两个试样之间产生短路电流时视为击穿,做三次试验,记录短路次数。

现有的试验装置只能检测漆包圆线,但现在有相当部分的漆包线生产厂家不仅生产漆包圆线,同时还生产少量漆包扁线,漆包扁线同样也要做软化击穿试验,如果另外添置一台仪器专门用于检测漆包扁线,不仅增加成本,而且利用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既可以检测漆包圆线,又可检测漆包扁线的软化击穿试验仪。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漆包线软化击穿试验仪,包括电源正极、电源负极、铜块和压杆,所述铜块内部沿对角线开设两条交叉的圆线试样穿插槽;在所述铜块上、对应圆线试样穿插槽交叉点位置向上开设压杆穿插孔;在所述铜块侧壁开设扁线试样穿插槽;所述扁线试样穿插槽与圆线试样穿插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经过两条圆线试样穿插槽交叉点;从所述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分别引出导线,一根与所述压杆导接,另一根与扁线试样导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一端为陶瓷端,另一端为金属端。

进一步地,所述扁线试样穿插槽内端部不穿出铜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型号的回字形扁线试样套,其外形尺寸与扁线试样穿插槽槽口一致,其中间开口尺寸对应于不同外形尺寸的扁线试样。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漆包圆线软化击穿试验仪基础上作出改进,使它可测试漆包扁线,降低了生产成本,检测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现有铜块内部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铜块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5所示,一种漆包线软化击穿试验仪,包括电源正极1、电源负极2、铜块3和压杆4,所述铜块3内部沿对角线开设两条交叉的圆线试样穿插槽5;在所述铜块3上、对应圆线试样穿插槽5交叉点位置向上开设压杆穿插孔;在所述铜块3侧壁开设扁线试样穿插槽6,扁线试样穿插槽6内部最小尺寸能满足大部分扁线试样插入;所述扁线试样穿插槽6与圆线试样穿插槽5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经过两条圆线试样穿插槽5交叉点;所述扁线试样穿插槽6内端部不穿出铜块3;从所述电源正极1和电源负极2分别引出导线7、8,一根与所述压杆4导接,另一根与扁线试样导接。在检测时,扁线试样的一端插入所述扁线试样穿插槽6内,另一端外露与铜块3外,且外露部分去除漆膜,通过导线与电源正极1或电源负极2连接;压杆4插入铜块3上方穿插孔内,其外置部分通过导线与电源负极2或电源正极1连接,下端部与扁线试样接触连接。

所述压杆4一端为陶瓷端,另一端为金属端,在检测漆包圆线时压杆4陶瓷端向下插入铜块3上方压杆穿插孔,此时压杆3的作用是将两根圆线试样间压紧贴合;在检测漆包扁线时压杆4金属端向下插入铜块3,此时压杆4起到导体的作用。

还包括多个型号的回字形扁线试样套9,其外形尺寸与扁线试样穿插槽6槽口一致,其中间开口尺寸对应于不同外形尺寸的扁线试样;扁线试样套9主要起到堵塞扁线试样穿插槽6槽口,降低铜块3内部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保证铜块内部温度稳定,减小检测误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