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针影像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1143发布日期:2018-06-16 00:2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针影像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关键零部件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滚针影像检测机。



背景技术:

滚针轴承是带圆柱滚子的滚子轴承,相对其直径,滚子既细又长。这种滚子称为滚针。尽管具有较小的截面,轴承仍具有较高的负荷承受能力,滚针轴承装有细而长的滚子,因此径向结构紧凑,其内径尺寸和载荷能力与其它类型轴承相同时,外径最小,特别适用于径向安装尺寸受限制的支承结构。根据使用场合不同,可选用无内圈的轴承或滚针和保持架组件,此时与轴承相配的轴颈表面和外壳孔表面直接作为轴承的内、外滚动表面,为保证载荷能力和运转性能与有套圈轴承相同,轴承或外壳孔滚道表面的硬度,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应与轴承套圈的滚道相仿。此种轴承仅能承受径向载荷。

目前市面上对于滚针轴承的滚针检测主要是检测滚针表面是否有划痕和锈,通常是人工检测,人工检测不仅检测速度慢,而且长时间检测容易出现疲劳导致检测精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长时间用眼导致工人的视力下降,而且检测效果不理想,这大大增加了检测成本。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领域技术人员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新型的滚针影像检测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滚针影像检测机,能自动对滚针进行检测,降低了劳动成本,大大解放了工作人员的双手,而且检测精度高,能实现对于滚针的外表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检测效率快,检测一个滚针所需的时间短,降低了企业的检测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滚针影像检测机,包括旋转透光载盘,所述旋转透光载盘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载盘驱动机构,沿所述旋转透光载盘的周向依次设有上料机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连接所述旋转透光载盘,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滚针上表面检测机构、滚针侧面检测机构和滚针下表面检测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的下游且所述检测机构的上游之间还设有监测滚针进入检测轨迹的第一传感器,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皆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滚针上表面检测机构位于所述上料机构的下游,所述滚针侧面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滚针上表面测试机构的下游,所述滚针下表面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滚针侧面检测机构的下游,所述下料机构位于所述滚针下表面检测机构的下游。

进一步地说,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物料分度盘、定位分度盘、定位传感器、电机和运送槽,所述运送槽位于所述旋转透光载盘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物料分度盘的边缘,所述运送槽为弧形,所述物料分度盘和所述定位分度盘分度相同且固定于同一转轴,所述电机和所述转轴通过皮带轮连接,所述定位传感器位于所述定位分度盘处,所述物料分度盘的外边缘按分度均匀设有若干个滚针槽,每个所述滚针槽皆为直径大于滚针的半圆弧形。

进一步地说,所述滚针上表面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摄像机、第一环形光源和第一背光源,所述第一背光源位于所述旋转透光载盘的下方,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位于所述旋转透光载盘的上方,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与所述第一背光源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的正上方设有所述第一摄像机。

进一步地说,所述滚针侧面检测机构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三个相互呈 120°设置的第二摄像机,三个所述第二摄像机的中心设有第二背光源。

进一步地说,所述滚针下表面检测机构包括第三摄像机、第三环形光源和第三背光源,所述第三摄像机位于所述旋转透光载盘的下方,所述第三环形光源位于所述旋转透光载盘和所述第三摄像机之间,所述第三背光源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光源的正上方且位于所述旋转透光载盘上方。

进一步地说,所述下料机构根据品质分设有至少2个,每个所述下料机构皆包括吹气喷头和收料仓,所述吹气喷头外接气源,所述吹气喷头处设有电磁阀,所述吹气喷头的位置对应所述收料仓的位置。

进一步地说,所述载盘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说,所述旋转透光载盘是表面光滑的玻璃圆盘。

进一步地说,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将滚针排入所述滚针槽的振动盘。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滚针上表面检测机构、滚针侧面检测机构、滚针下表面检测机构,对滚针的整个外表面进行全面检测,并且通过自动上下料、自动输送结构,实现滚针的外表面的全自动检测,降低了劳动成本,解放了劳动人员的双手,提高了检测效率,设计合理,便于操作;

二、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机构的摄像机对应于滚针的移动轨道,经过第一传感器的滚针被计时,到达上表面检测机构时第一摄像机拍照并将照片传回控制系统,滚针到达侧面检测机构时三个第二摄像机可将滚针侧面360°全方位拍照后传回控制系统,经过计时到达滚针下表面检测机构的滚针在第三摄像机拍照后,控制系统即可判断滚针的品质,检测精度高,速度快;

三、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机构至少设有两个,可以根据品质区分滚针,分为优等品、合格品、不合格品,不合格品还可分为上表面不合格品、侧面不合格品、下表面不合格品或都不合格品,设计合理,便于使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滚针上表面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滚针侧面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滚针下表面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旋转透光载盘1、上料机构2、物料分度盘21、滚针槽211、定位分度盘 22、定位传感器23、电机24、运送槽25、第一传感器3、滚针上表面检测机构4、第一摄像机41、第一环形光源42、第一背光源43、滚针侧面检测机构 5、第二摄像机51、第二背光源52、滚针下表面检测机构6、第三摄像机61、第三环形光源62、第三背光源63、下料机构7、电磁阀71、收料仓72和吹气喷头7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滚针影像检测机,如图1-图8所示,包括旋转透光载盘1,所述旋转透光载盘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载盘驱动机构,沿所述旋转透光载盘的周向依次设有上料机构2、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7,所述上料机构连接所述旋转透光载盘,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滚针上表面检测机构4、滚针侧面检测机构 5和滚针下表面检测机构6,所述上料机构的下游且所述检测机构的上游之间还设有监测滚针进入检测轨迹的第一传感器3,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皆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滚针上表面检测机构位于所述上料机构的下游,所述滚针侧面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滚针上表面测试机构的下游,所述滚针下表面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滚针侧面检测机构的下游,所述下料机构位于所述滚针下表面检测机构的下游。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物料分度盘21、定位分度盘22、定位传感器23、电机24和运送槽25,所述运送槽位于所述旋转透光载盘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物料分度盘的边缘,所述运送槽为弧形,所述物料分度盘和所述定位分度盘分度相同且固定于同一转轴,所述电机和所述转轴通过皮带轮连接,所述定位传感器位于所述定位分度盘处,所述物料分度盘的外边缘按分度均匀设有若干个滚针槽211,每个所述滚针槽皆为直径大于滚针的半圆弧形。

所述滚针上表面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摄像机41、第一环形光源42和第一背光源43,所述第一背光源位于所述旋转透光载盘的下方,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位于所述旋转透光载盘的上方,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与所述第一背光源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的正上方设有所述第一摄像机。

所述滚针侧面检测机构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三个相互呈120°设置的第二摄像机51,三个所述第二摄像机的中心设有第二背光源52。

所述滚针下表面检测机构包括第三摄像机61、第三环形光源62和第三背光源63,所述第三摄像机位于所述旋转透光载盘的下方,所述第三环形光源位于所述旋转透光载盘和所述第三摄像机之间,所述第三背光源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光源的正上方且位于所述旋转透光载盘上方。

所述下料机构根据品质分设有至少2个,每个所述下料机构皆包括吹气喷头73和收料仓72,所述吹气喷头外接气源,所述吹气喷头处设有电磁阀 71,所述吹气喷头的位置对应所述收料仓的位置。

所述载盘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

所述旋转透光载盘是表面光滑的玻璃圆盘。

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将滚针排入所述滚针槽的振动盘(图未示出)。

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滚针放入滚针槽中,物料分度盘转动将滚针送至旋转透光载盘上,滚针跟随旋转透光载盘转动,滚针经过第一传感器时,开始计时,在滚针到达滚针上表面检测机构时,第一摄像机拍照,将滚针上表面的照片传至控制系统,滚针到达滚针侧面检测机构时,3个呈120°角度第二摄像机工作,将拍摄的滚针侧面的照片传至控制系统,滚针随旋转透光载盘转动到达滚针下表面检测机构时,第三摄像机工作,将拍摄好的滚针下表面的照片传至控制系统,然后控制系统根据滚针上表面的图片、滚针侧面的图片和滚针下表面的图片判断滚针表面是否有划痕和锈,将合格品吹至第一个下料机构的收料仓,将不合格品吹至第二个下料机构的收料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