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包装质量检查的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4247发布日期:2018-06-19 23:3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包装质量检查的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食品包装质量检查的分析装置,属于包装质量检查分析装置制造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食品加工厂在食品包装生产线上,一般采用人工进行目测的方法分拣次品,检测人员的工作状况对于检测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工作方式检测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手工劳动的插入严重影响了食品包装生产线的工作效率,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而且包装质量不能从根本得到保证。有些厂家采用长时间录像机进行录像方式来弥补由于人工检测所带来的失误,但这失去了实时检测的意义,同时也存在检测成本高的问题。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03116374.2的一种烟盒包装质量检测系统,包括:位置检测单元,当烟盒运动至检测位置时其输出烟盒处于检测位置的信号;与位置检测单元相连的图像摄取单元,其在接收到烟盒处于检测位置的信号时摄取烟盒表面的灰度图像,被摄灰度图像的亮度和色度选择为使标准图像的灰度对比度较大,其中,标准图像为无质量缺陷的烟盒的灰度图像;与图像摄取单元相连的图像处理单元,其将图像摄取单元输出的灰度图像与预设的标准图像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信号;与图像处理单元相连的剔除处理单元,如果接收到剔除信号,则剔除相应的烟盒。本发明的烟盒包装质量检测系统具有成本低、处理速度快以及位置检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佳的优点。但是,现有技术在对食品包装质量进行检查分析的过程中,无法对产品包装的最大承受拉力进行一定感应与分析处理,可能导致在后续的分析工作中不能得到准确具体的系统数据,从而对分析工作的精度产生影响,智能化程度不足。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包装质量检查的分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食品包装质量进行检查分析的过程中,无法对产品包装的最大承受拉力进行一定感应与分析处理,可能导致在后续的分析工作中不能得到准确具体的系统数据,从而对分析工作的精度产生影响,智能化程度不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食品包装质量检查的分析装置,其结构包括工作台、急停按键、智能分析仪、同步检测传感器、食品包装固定架、拉伸夹具、高精度拉力传感器、电源线、调节旋件,所述工作台的前端表面通过电连接有分析状态指示灯,所述工作台的下端表面垂直连接有脚杯,所述急停按键通过键槽连接于工作台的前端表面右部,所述智能分析仪通过电连接于工作台的上端表面右部,所述同步检测传感器垂直连接于工作台的上端表面左部,所述食品包装固定架垂直连接于工作台的上端表面左部,所述食品包装固定架的前端表面均匀等距分布有包装输出轮,所述拉伸夹具活动连接于食品包装固定架的前端表面中间处,所述拉伸夹具的上端表面通过电连接有高精度拉力传感器,所述高精度拉力传感器由传感器主体、信号接收感应器、接线柱、连接线组成,所述信号接收感应器嵌入于传感器主体的前端表面,所述接线柱垂直连接于传感器主体的左端表面,所述连接线活动连接于接线柱的内侧表面,所述高精度拉力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拉伸夹具相连接,所述电源线活动连接于高精度拉力传感器的右端表面,所述调节旋件通过键槽活动连接于食品包装固定架的右端表面上部。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分析仪的前端表面镶嵌有分析结果显示屏,所述智能分析仪的前端表面下部通过键槽连接有控制按钮。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按钮的数量为15-20个,它们均匀等距分布于智能分析仪的前端表面下部。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接收感应器的形状为圆柱体,其内径为10-15mm,所述信号接收感应器与传感器主体之间通过电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脚杯的数量为4个,它们均匀等距分布于工作台的下端表面四顶角处。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分析仪、同步检测传感器、高精度拉力传感器之间通过电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分析状态指示灯的数量为2个,它们分别通过电连接于工作台的前端表面左、右部。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包装质量检查的分析装置的方案,通过设有高精度拉力传感器,在对食品包装质量进行检查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对产品包装的最大承受拉力进行一定感应与分析处理,从而在后续的分析工作中可以得到准确具体的系统数据,保证了分析工作的精度与效率,有效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包装质量检查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精度拉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工作台-1、急停按键-2、智能分析仪-3、同步检测传感器-4、食品包装固定架-5、拉伸夹具-6、高精度拉力传感器-7、电源线-8、调节旋件-9、分析状态指示灯-10、脚杯-11、包装输出轮-50、传感器主体-70、信号接收感应器-71、接线柱-72、连接线-73、分析结果显示屏-30、控制按钮-3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包装质量检查的分析装置,其结构包括工作台1、急停按键2、智能分析仪3、同步检测传感器4、食品包装固定架5、拉伸夹具6、高精度拉力传感器7、电源线8、调节旋件9,所述工作台1的前端表面通过电连接有分析状态指示灯10,所述工作台1的下端表面垂直连接有脚杯11,所述急停按键2通过键槽连接于工作台1的前端表面右部,所述智能分析仪3通过电连接于工作台1的上端表面右部,所述同步检测传感器4垂直连接于工作台1的上端表面左部,所述食品包装固定架5垂直连接于工作台1的上端表面左部,所述食品包装固定架5的前端表面均匀等距分布有包装输出轮50,所述拉伸夹具6活动连接于食品包装固定架5的前端表面中间处,所述拉伸夹具6的上端表面通过电连接有高精度拉力传感器7,所述高精度拉力传感器7由传感器主体70、信号接收感应器71、接线柱72、连接线73组成,所述信号接收感应器71嵌入于传感器主体70的前端表面,所述接线柱72垂直连接于传感器主体70的左端表面,所述连接线73活动连接于接线柱72的内侧表面,所述高精度拉力传感器7通过连接线73与拉伸夹具6相连接,所述电源线8活动连接于高精度拉力传感器7的右端表面,所述调节旋件9通过键槽活动连接于食品包装固定架5的右端表面上部,所述智能分析仪3的前端表面镶嵌有分析结果显示屏30,所述智能分析仪3的前端表面下部通过键槽连接有控制按钮31,所述控制按钮31的数量为15-20个,它们均匀等距分布于智能分析仪3的前端表面下部,所述信号接收感应器71的形状为圆柱体,其内径为10-15mm,所述信号接收感应器71与传感器主体70之间通过电相连接,所述脚杯11的数量为4个,它们均匀等距分布于工作台1的下端表面四顶角处,所述智能分析仪3、同步检测传感器4、高精度拉力传感器7之间通过电相连接,所述分析状态指示灯10的数量为2个,它们分别通过电连接于工作台1的前端表面左、右部。本专利所说的高精度拉力传感器又叫电阻应变式传感器,隶属于称重传感器系列,是一种将物理信号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输出的装置,它使用两个拉力传递部分传力,在其结构中含有力敏器件和两个拉力传递部分,在力敏器件中含有压电片、压电片垫片,后者含有基板部分和边缘传力部分。使用时,首先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各部分是否稳固连接,确认设备完好之后,将设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将待检查食品包装固定于设备的拉伸夹具中,调节设备的同步检测传感器与智能分析仪,开启设备的高精度拉力传感器,之后该设备即可开始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1、急停按键-2、智能分析仪-3、同步检测传感器-4、食品包装固定架-5、拉伸夹具-6、高精度拉力传感器-7、电源线-8、调节旋件-9、分析状态指示灯-10、脚杯-11、包装输出轮-50、传感器主体-70、信号接收感应器-71、接线柱-72、连接线-73、分析结果显示屏-30、控制按钮-3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对食品包装质量进行检查分析的过程中,无法对产品包装的最大承受拉力进行一定感应与分析处理,可能导致在后续的分析工作中不能得到准确具体的系统数据,从而对分析工作的精度产生影响,智能化程度不足,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高精度拉力传感器,在对食品包装质量进行检查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对产品包装的最大承受拉力进行一定感应与分析处理,从而在后续的分析工作中可以得到准确具体的系统数据,保证了分析工作的精度与效率,有效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拉伸夹具6活动连接于食品包装固定架5的前端表面中间处,所述拉伸夹具6的上端表面通过电连接有高精度拉力传感器7,所述高精度拉力传感器7由传感器主体70、信号接收感应器71、接线柱72、连接线73组成,所述信号接收感应器71嵌入于传感器主体70的前端表面,所述接线柱72垂直连接于传感器主体70的左端表面,所述连接线73活动连接于接线柱72的内侧表面,所述高精度拉力传感器7通过连接线73与拉伸夹具6相连接,所述电源线8活动连接于高精度拉力传感器7的右端表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所述控制按钮的数量为15个,所述信号接收感应器的内径为10mm。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所述控制按钮的数量为20个,所述信号接收感应器的内径为15mm。实施例1实施例2拉力感应精度一般高分析控制能力强很强综上所述,当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按钮的数量采用20个,信号接收感应器的内径采用15mm时,本实用新型的高精度拉力传感器的拉力感应精度较高,设备的智能分析仪的分析控制能力达到最佳状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