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类砂桩施工桩管内砂料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032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料检测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岩土类砂桩施工桩管内砂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砂桩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过程基本是先将管子打入到地面以下,然后再向管内灌砂,在将管内的砂灌满以后,之后再将管子拉出来,如此完成对于砂桩的施工,而在砂桩施工的过程中,对砂子颗粒的要求会比较高,若是出现砂子颗粒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就很容易出现砂子卡住管子,然后导致后期拆卸管子的过程中,管子很难拉出来的问题,因此在进行砂桩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对灌入管子内的砂子颗粒进行检测,所以现有的砂桩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在管子的上端加装一个颗粒检测器,利用颗粒检测器将颗粒大小不合格的砂子剔除出去,如此实现一个避免后期施工完成以后砂子卡住管子的问题,然而现有的颗粒检测器是通过摄像头检测颗粒,然后再用一个剔除结构将检测出来的颗粒过大的砂子剔除出去,如此便会导致检测器的整体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大大的增加了检测器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岩土类砂桩施工桩管内砂料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土类砂桩施工桩管内砂料检测装置,包括套设在管子上端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筛选机构,所述外壳呈中空的圆柱状,下端与管子同轴固定,上端连接有倒砂漏斗,所述筛选机构包括细砂通道、粗砂通道和分离组件,所述细砂通道和粗砂通道均固定设置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细砂通道的下端与管子相连通,上端与分离组件相连通,所述粗砂通道的上端与倒砂漏斗固定连接并相互连通,下端连通至管子的外侧壁上,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吹离风扇,所述吹离风扇设置粗砂通道的内壁相对于与倒砂漏斗相连接的位置上,以将倒砂漏斗倒下的细砂吹向细砂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组件还包括筛选板,所述筛选板包括横板和若干个竖板,所述横板横跨固定在粗砂通道与倒砂漏斗相连接的位置上,并阻隔粗砂通道和倒砂漏斗,所述横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沿着横板的长度方向分布的通孔,若干个所述竖板两个为一组,分别一一对应的固定在横板的下侧面相对于通孔左右两侧的位置上形成流砂通道,若干个所述流砂通道的侧面与吹离风扇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下端同轴固定有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包括顶环和包环,所述顶环与管子的上端面相抵,所述包环包住管子的外侧壁靠近上端面的位置上,所述包环的环壁上设有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螺纹连接穿过包环的环壁后与管子的外侧壁相抵,以将包环固定到管子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由若干片围成圆形的固定片组成,所述固定片的内侧上均设有吸盘,当固定螺栓与管子的外侧壁相抵时,固定片打开,吸盘吸附到管子的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外壳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将筛选机构固定到管子的上端了,而通过倒砂漏斗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将外部需要灌注的砂子集中收入,而通过细砂通道和粗砂通道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将经过分离组件分离的细砂和粗砂导通到相对应的位置,进一步避免出现因为粗砂灌入到管子内,导致管子难以拉出的问题,而通过吹离风扇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将细砂吹入到细砂通道内,如此很好的实现了一个粗细砂分离的效果,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相比于采用现有技术中筛网的方式,不会出现筛选后的粗砂堆积导致的无法筛选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岩土类砂桩施工桩管内砂料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岩土类砂桩施工桩管内砂料检测装置,包括套设在管子上端的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筛选机构2,所述外壳1呈中空的圆柱状,下端与管子同轴固定,上端连接有倒砂漏斗,所述筛选机构2包括细砂通道21、粗砂通道22和分离组件23,所述细砂通道21和粗砂通道22均固定设置在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细砂通道21的下端与管子相连通,上端与分离组件23相连通,所述粗砂通道22的上端与倒砂漏斗固定连接并相互连通,下端连通至管子的外侧壁上,所述分离组件23包括吹离风扇232,所述吹离风扇232设置粗砂通道22的内壁相对于与倒砂漏斗相连接的位置上,以将倒砂漏斗倒下的细砂吹向细砂通道21,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过程中,只需要将外壳1带着筛选机构2固定到管子上端即可,然后将需要灌入的砂子倒入到倒砂漏斗内,如此其内的筛选机构2便会对细砂和粗砂进行筛选分离,当筛选机构2筛选的过程中,倒砂漏斗内的砂子就会下落到粗砂通道22内,而在其下落的过程中,由于吹离风扇232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将细砂吹到细砂通道21内,然后通过细砂通道21进入到管子内,如此有效的实现一个分离细砂和粗砂的效果,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粗砂灌入到管子内导致管子无法拉出的问题,同时整体的结构只有吹离风扇232、细砂通道21和粗砂通道22,因此整体结构简单,如此便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的颗粒检测器结构复杂,成本太高的问题,大大的降低了颗粒检测器的成本。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分离组件23还包括筛选板233,所述筛选板233包括横板2331和若干个竖板2332,所述横板2331横跨固定在粗砂通道22与倒砂漏斗相连接的位置上,并阻隔粗砂通道22和倒砂漏斗,所述横板2331上开设有若干个沿着横板2331的长度方向分布的通孔3,若干个所述竖板2332两个为一组,分别一一对应的固定在横板2331的下侧面相对于通孔3左右两侧的位置上形成流砂通道,若干个所述流砂通道的侧面与吹离风扇232相对设置,由于倒砂漏斗倒下的砂子速度较快,因此很可能会出现吹离风扇232无法吹动细砂的问题,因此通过横板2331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对砂子的下落速度进行减速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通孔3和竖板2332的配合作用,将砂子均匀的分为若干份,如此每份的砂子的下落的量不是很大,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砂子下落量太大而吹离风扇232无法很好的吹离的问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的下端同轴固定有固定套环4,所述固定套环4包括顶环41和包环42,所述顶环41与管子的上端面相抵,所述包环42包住管子的外侧壁靠近上端面的位置上,所述包环42的环壁上设有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固定螺栓421,所述固定螺栓421的头部螺纹连接穿过包环42的环壁后与管子的外侧壁相抵,以将包环42固定到管子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螺栓421的头部由若干片围成圆形的固定片5组成,所述固定片5的内侧上均设有吸盘6,当固定螺栓421与管子的外侧壁相抵时,固定片5打开,吸盘6吸附到管子的外侧壁上,通过固定套环4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一个将外壳1固定到管子上端的效果,而通过顶环41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从竖直方向支撑外壳1,而通过包环42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从侧面方向支撑外壳1,如此便能够很好的实现一个将外壳1固定到管子上端的效果,而通过固定螺栓421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加固,而通过将固定螺栓421的头部设置成固定片5和吸盘6可以在不损坏管子侧壁的情况下,有效的加强固定螺栓421与管子侧壁的连接牢固性,其中本实施例的固定螺栓421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因此可以很好的提供给一个固定片5的弯曲基础,同时在使用完以后可以手动或是电动的将固定片5弯曲回来即可。

综上所述,通过吹离风扇232、细砂通道21和粗砂通道22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一个吹离细砂和粗砂的效果,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