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的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1827阅读:10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煤炭开采空间逐渐增大,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十分明显,尤其是在来压期间造成顶板下沉量大,液压支架活柱急剧下缩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研究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对认识分析顶板来压规律和来压强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工作面环境十分复杂,目前对活柱下缩量的测量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人工用卡尺进行测量,这种方式不但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受到人为主观影响也较大,导致测量的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的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测量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带来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和测量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的监测装置,包括:

光发射装置、第一反射装置、第二反射装置和测量位移装置;

所述光发射装置放置在所述测量位移装置的上面,所述测量位移装置安设在液压支架的底座上,所述第一反射装置安设在液压支架的活柱的内侧,所述第二反射装置安设在液压支架的顶梁的内侧。

此外,所述光发射装置为红光发射装置。

此外,所述第一反射装置为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贴在所述液压支架的活柱的内侧。

此外,所述第二反射装置为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贴在所述液压支架的顶梁的内侧。

此外,所述测量位移装置为刻度尺。

此外,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出的光束经所述第一反射装置和所述第二反射装置反射后在所述测量位移装置上的落点与所述光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为位移变化值,根据位移变化值计算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测量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带来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和测量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通过光发射装置、第一反射装置、第二反射装置和测量位移装置对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进行了精确的测量,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的变化评价煤层顶板来压规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的监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只意在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不对本实用新型产生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的监测装置,包括:

光发射装置4、第一反射装置7、第二反射装置6和测量位移装置5;

光发射装置4放置在测量位移装置5的上面,测量位移装置5安设在液压支架的底座3上,第一反射装置7安设在液压支架的活柱2的内侧,第二反射装置6安设在液压支架的顶梁1的内侧。

光发射装置4发射光线或者光束,光线经过安设在液压支架的活柱2的内侧的第一反射装置7的反射后,再经过安设在液压支架的顶梁1的内侧的第二反射装置6的反射后,光线落在测量位移装置5上,记录下该位置,该位置与光发射装置4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即为位移变化值D1,通过公式D2=D1tanα计算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D2的值,其中α为光发射装置4发出的光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中的锐角。

本实施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测量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带来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和测量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通过光发射装置4、第一反射装置7、第二反射装置6和测量位移装置5对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进行了精确的测量,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的变化评价煤层顶板来压规律。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光发射装置4为红光发射装置。

由于红光为光波较长的光,所以选择红光进行发射。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反射装置7为反射膜,反射膜贴在液压支架的活柱2的内侧。

通过在液压支架的活柱2的内侧粘贴反射膜的方式,节约了放置第一反射装置7的空间,同时通过粘贴的方式也不会破坏活柱2的结构。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反射装置6为反射膜,反射膜贴在液压支架的顶梁1的内侧。

通过在液压支架的顶梁1的内侧粘贴反射膜的方式,节约了放置第二反射装置6的空间,同时通过粘贴的方式也不会破坏顶梁1的结构。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测量位移装置5为刻度尺。通过放置刻度尺使光线落在测量位移装置5上的位置、以及该位置与光发射装置4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能够一目了然,方便读数。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光发射装置4发出的光束经第一反射装置7和第二反射装置6反射后在测量位移装置5上的落点与光发射装置4之间的距离为位移变化值,根据位移变化值计算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

通过公式D2=D1tanα计算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D2的值,其中α为光发射装置4发出的光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中的锐角,D1为光线落在测量位移装置5的位置与光发射装置4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通过本实施例的监测装置能够精确的计算液压支架活柱下缩量D2的值。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