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温包、感温装置、空调器和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215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感温包、感温装置、空调器和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感温包、一种感温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中,通常需要检测排气及两器管路上的温度,来调节系统的运行。目前,感温包需采用感温套筒再加一个感温固定卡来固定,生产过程中套筒先点焊、再插入感温固定卡。

然而上述固定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套筒需要焊接,增加生产难度,且对原管路存在一定破坏性、易引起铜管破裂;2)金属插片需单独操作,且本身体积小、机器无法操作,人工操作也不方便、效率低;3)感温头插入深度无法保证;4)感温温度有延迟等问题。因此,如何简化感温包的安装方式,并提高感温的灵敏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温包。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感温装置的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第四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感温装置的除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感温包,包括:感温头;和环形凸部,设在所述感温头的外侧面上并沿其周向向外凸出;其中,位于所述环形凸部下方的所述感温头能够插入所需测温的冷媒管的管壁上开设的通孔内以与所述冷媒管内的冷媒接触,所述环形凸部用于与所述冷媒管的外表面抵接以限制所述感温头的插入深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感温包,包括感温头和设置在感温头的外侧面上并沿其周向向外凸出的环形凸部,位于环形凸部下方的感温头直接插入到所需测温的冷媒管(如铜管)的管壁上开设的通孔内并与冷媒管内的冷媒直接接触,从而使感温包的感温头快速感应冷媒管路的温度,感温更灵敏;环形凸部用于与冷媒管的外表面抵接以限制感温头的插入深度,从而使感温头的插入深度可控,确保感温头在冷媒管内插入深度的精确性;并且上述的感温包可以直接固定在冷媒管上,使感温包的固定不需要其他辅助卡套,减少物料,操作简化,使感温包的安装更方便。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感温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凸部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环绕所述感温头设置的环形凹槽,用于在所述通孔为向外凸出的翻边孔时供所述翻边孔插入,并通过所述翻边孔的顶端面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面抵接来限制所述感温头的插入深度。

在冷媒管的管壁上开设向外凸出的翻边孔,优选地,所需测温的冷媒管采用现有工艺加工拔孔形成该翻边孔,位于环形凸部下方的感温头插入到翻边孔内,同时翻边孔插入到环形凸部上开设的环形凹槽内,一方面利用翻边孔的顶端面与环形凹槽的槽底面抵接来限制感温头的插入深度,另一方面利用翻边孔与环形凹槽的配合来确保感温头在冷媒管上的牢固装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翻边孔的孔径与位于所述环形凸部下方的所述感温头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宽与所述翻边孔的壁厚相适配。

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感温包装配到冷媒管上时与冷媒管配合的紧密性,具体地还可以在环形凹槽的槽壁与翻边孔的孔壁之间设置密封胶,从而确保感温包与冷媒管固定的牢固性及密封性,避免在该处产生冷媒泄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凸部与所述感温头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环形凸部为套设在所述感温头外侧的环形件,所述环形件的内侧面与所述感温头的外侧面密封连接。

环形凸部与感温头为一体成型结构,即环形凸部与感温头为一个整体,使得环形凸部的加工方便,成本低;环形凸部与感温头也可以为两个独立件,这样的设计可以在现有感温头的外侧额外套设一环形件,即通过对现有感温包进行简单改进,达到与上述感温包相同的效果,加工方便,成本低;优选地,感温包的感温头为铜材。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感温装置,包括:所需测温的冷媒管,所述冷媒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和感温包,所述感温包包括感温头和设在所述感温头的外侧面上并沿其周向向外凸出的环形凸部;其中,位于所述环形凸部下方的所述感温头插入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冷媒管内的冷媒接触,所述环形凸部与所述冷媒管的外表面抵接以限制所述感温头的插入深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感温装置,包括所需测温的冷媒管及插入到冷媒管的管壁上开设的通孔处的感温包,感温包包括感温头和设置在感温头的外侧面上并沿其周向向外凸出的环形凸部,位于环形凸部下方的感温头直接插入到所需测温的冷媒管的管壁上开设的通孔内并与冷媒管内的冷媒直接接触,从而使感温包的感温头快速感应冷媒管路的温度,感温更灵敏;环形凸部用于与冷媒管的外表面抵接以限制感温头的插入深度,从而使感温头的插入深度可控,确保感温头在冷媒管内插入深度的精确性;并且上述的感温包可以直接固定在冷媒管上,使感温包的固定不需要其他辅助卡套,减少物料,操作简化,使感温包的装配更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为开设在所述冷媒管的管壁上向外凸出的翻边孔;所述环形凸部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环绕所述感温头设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翻边孔插入所述环形凹槽内,且所述翻边孔的顶端面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面抵接以限制所述感温头的插入深度。

在冷媒管的管壁上开设向外凸出的翻边孔,优选地,所需测温的冷媒管采用现有工艺加工拔孔形成该翻边孔,位于环形凸部下方的感温头插入到翻边孔内,同时翻边孔插入到环形凸部上开设的环形凹槽内,一方面利用翻边孔的顶端面与环形凹槽的槽底面抵接来限制感温头的插入深度,另一方面利用翻边孔与环形凹槽的配合来确保感温头在冷媒管上的牢固装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翻边孔的孔径与位于所述环形凸部下方的所述感温头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宽与所述翻边孔的壁厚相适配。

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感温包装配到冷媒管上时与冷媒管配合的紧密性,具体地还可以在环形凹槽的槽壁与翻边孔的孔壁之间设置密封胶,从而确保感温包与冷媒管固定的牢固性及密封性,避免在该处产生冷媒泄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与所述翻边孔的孔壁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

在环形凹槽的槽壁与翻边孔的孔壁之间设置密封胶,实现两者密封连接,从而确保感温包与冷媒管固定的牢固性及密封性,避免在该处产生冷媒泄漏,并且这样的设计使得感温头与冷媒管的接触面不用焊接,而是直接用密封胶密封,从而减小了对管路的破坏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环形凹槽与翻边孔密封连接的可靠性及牢固性,可以在环形凹槽的槽侧壁与翻边孔的内外孔壁之间及环形凹槽的槽底壁与翻边孔的顶端面之间均设置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感温装置,所述空调器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感温装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感温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四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感温装置,所述除湿机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感温装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感温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感温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感温包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所需测温的冷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感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感温包,11感温头,12环形凸部,121环形凹槽,2冷媒管,21翻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感温包、感温装置、空调器和除湿机。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感温包1,包括:感温头11和环形凸部12,环形凸部12设在感温头11的外侧面上并沿其周向向外凸出;其中,位于环形凸部12下方的感温头11能够插入所需测温的冷媒管2的管壁上开设的通孔内以与冷媒管2内的冷媒接触,环形凸部12用于与冷媒管2的外表面抵接以限制感温头11的插入深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感温包1,包括感温头11和设置在感温头11的外侧面上并沿其周向向外凸出的环形凸部12,位于环形凸部12下方的感温头11直接插入到所需测温的冷媒管2(如铜管)的管壁上开设的通孔内并与冷媒管2内的冷媒直接接触,从而使感温包1的感温头11快速感应冷媒管2路的温度,感温更灵敏;环形凸部12用于与冷媒管2的外表面抵接以限制感温头11的插入深度,从而使感温头11的插入深度可控,确保感温头11在冷媒管2内插入深度的精确性;并且上述的感温包1可以直接固定在冷媒管2上,使感温包1的固定不需要其他辅助卡套,减少物料,操作简化,使感温包1的装配更方便;优选地,感温头11为铜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环形凸部12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环绕感温头11设置的环形凹槽121,用于在通孔为向外凸出的翻边孔21时供翻边孔21插入,并通过翻边孔21的顶端面与环形凹槽121的槽底面抵接来限制感温头11的插入深度。

在冷媒管2的管壁上开设向外凸出的翻边孔21,优选地,所需测温的冷媒管2采用现有工艺加工拔孔形成该翻边孔21,位于环形凸部12下方的感温头11插入到翻边孔21内,同时翻边孔21插入到环形凸部12上开设的环形凹槽121内,一方面利用翻边孔21的顶端面与环形凹槽121的槽底面抵接来限制感温头11的插入深度,另一方面利用翻边孔21与环形凹槽121的配合来确保感温头11在冷媒管2上的牢固装配。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翻边孔21的孔径与位于环形凸部12下方的感温头11的直径相适配,环形凹槽121的槽宽与翻边孔21的壁厚相适配。

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感温包1装配到冷媒管2上时与冷媒管2配合的紧密性,具体地还可以在环形凹槽121的槽壁与翻边孔21的孔壁之间设置密封胶,从而确保感温包1与冷媒管2固定的牢固性及密封性,避免在该处产生冷媒泄漏。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环形凸部12与感温头11为一体成型结构,即环形凸部12与感温头11为一个整体,使得环形凸部12的加工方便,成本低。

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环形凸部12为套设在感温头11外侧的环形件,环形件的内侧面与感温头11的外侧面密封连接,即环形凸部12与感温头11为两个独立件,这样的设计可以在现有感温头11的外侧额外套设一环形件,即通过对现有感温包1进行简单改进,达到与上述感温包1相同的效果,加工方便,成本低;优选地,感温包1的感温头11为铜材。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温装置,包括:所需测温的冷媒管2和感温包1。

具体地,冷媒管2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感温包1包括感温头11和设在感温头11的外侧面上并沿其周向向外凸出的环形凸部12;其中,位于环形凸部12下方的感温头11插入通孔内并与冷媒管2内的冷媒接触,环形凸部12与冷媒管2的外表面抵接以限制感温头11的插入深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感温装置,包括所需测温的冷媒管2及插入到冷媒管2的管壁上开设的通孔处的感温包1,感温包1包括感温头11和设置在感温头11的外侧面上并沿其周向向外凸出的环形凸部12,位于环形凸部12下方的感温头11直接插入到所需测温的冷媒管2的管壁上开设的通孔内并与冷媒管2内的冷媒直接接触,从而使感温包1的感温头11快速感应冷媒管2路的温度,感温更灵敏;环形凸部12用于与冷媒管2的外表面抵接以限制感温头11的插入深度,从而使感温头11的插入深度可控,确保感温头11在冷媒管2内插入深度的精确性;并且上述的感温包1可以直接固定在冷媒管2上,使感温包1的固定不需要其他辅助卡套,减少物料,操作简化,使感温包1的装配更方便;优选地,感温头11为铜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孔为开设在冷媒管2的管壁上向外凸出的翻边孔21;如图1和图2所示,环形凸部12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环绕感温头11设置的环形凹槽121,如图4所示,翻边孔21插入环形凹槽121内,且翻边孔21的顶端面与环形凹槽121的槽底面抵接以限制感温头11的插入深度。

在冷媒管2的管壁上开设向外凸出的翻边孔21,优选地,所需测温的冷媒管2采用现有工艺加工拔孔形成该翻边孔21,当然翻边孔21的成型方式不限于上述限定,位于环形凸部12下方的感温头11插入到翻边孔21内,同时翻边孔21插入到环形凸部12上开设的环形凹槽121内,一方面利用翻边孔21的顶端面与环形凹槽121的槽底面抵接来限制感温头11的插入深度,另一方面利用翻边孔21与环形凹槽121的配合来确保感温头11在冷媒管2上的牢固装配。

优选地,如图3所示,翻边孔21为沿冷媒管2的径向向外凸出的径向孔,环形凹槽121为沿环形凸部12的中轴线方向延伸的直槽。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翻边孔21的孔径与位于环形凸部12下方的感温头11的直径相适配,环形凹槽121的槽宽与翻边孔21的壁厚相适配。

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感温包1装配到冷媒管2上时与冷媒管2配合的紧密性,具体地还可以在环形凹槽121的槽壁与翻边孔21的孔壁之间设置密封胶,从而确保感温包1与冷媒管2固定的牢固性及密封性,避免在该处产生冷媒泄漏。

优选地,环形凹槽121的槽壁与翻边孔21的孔壁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

在环形凹槽121的槽壁与翻边孔21的孔壁之间设置密封胶,实现两者密封连接,从而确保感温包1与冷媒管2固定的牢固性及密封性,避免在该处产生冷媒泄漏,并且这样的设计使得感温头11与冷媒管2的接触面不用焊接,而是直接用密封胶密封,从而减小了对管路的破坏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环形凹槽121与翻边孔21密封连接的可靠性及牢固性,可以在环形凹槽121的槽侧壁与翻边孔21的内外孔壁之间及环形凹槽121的槽底壁与翻边孔21的顶端面之间均设置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图中未示出),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感温装置,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感温装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感温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四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图中未示出),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感温装置,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感温装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感温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温包,直接插入到所需测温的冷媒管的管壁上开设的通孔内并与冷媒管内的冷媒直接接触,使感温包的感温更灵敏;并且感温头的固定不需其他辅助卡套,而是直接固定在冷媒管上,减少物料,操作简化,使感温包的安装更方便,适用于空调器及除湿机。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