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环焊缝扫描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3605发布日期:2018-08-07 23:3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环焊缝扫描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多年来国内外各种管道越来越多的采用内涂层防腐技术,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但管道内涂层补口技术却一直发展缓慢,其关键点在于对于补口涂敷的前处理要求很高。补口涂敷的前处理一般需要在管道预留端口,对待焊接口进行焊接,拍片,打压。

焊接结束后,需要对管道的环焊缝进行扫描检验,传统检验,无扫描检验过程,只进行图像扫描直观检查,目测无严重缺陷后,对焊缝进行补口涂覆。

因此,如果扫描检验结果不可靠,会严重影响后续补口涂覆的工程质量,常规情况下需要将管道切开重新对口焊接,造成巨大资金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环焊缝扫描检验装置,解决传统管道环焊缝的扫描检验装置智能化程度不高、检验结果不准确、使用操作不便,制造和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道环焊缝扫描检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控制系统和扫描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设置在机箱内,包括电机驱动器、摄像数据采集器、主控制器和激光扫描数据处理机;所述的扫描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下端设置有旋转电机、上端设置旋转轴心,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小齿轮,所述的旋转轴心外套设轴承,轴承外套设扫描圆环架,扫描圆环架外通过螺钉固定套设大齿轮,所述的小齿轮和大齿轮啮合,扫描圆环架上设置摄像头和扫描激光头;旋转电机、摄像头、扫描激光头分别和电机驱动器、摄像数据采集器、激光扫描数据处理机电联,电机驱动器、摄像数据采集器、激光扫描数据处理机均与主控制器电联。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箱顶部设置有散射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箱侧壁上设置有一对吊装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激光扫描和图像扫描相结合的方式对管道环焊缝进行扫描检查,其智能化程度高、检查结果准确、检查速度快、检查精度高。

2. 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电机驱动扫描圆环架转动,进而带动扫描圆环架上的摄像头和扫描激光头沿焊缝圆环转动,可以近距离、稳定、全方位的采集管道环焊缝的焊接质量信息,焊接质量信息通过控制系统处理并储存为后续工作的装置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侧视图;

图中,1-底板,2-机箱,3-电机驱动器,4-摄像数据采集器,5-主控制器,6-激光扫描数据处理机,7-旋转电机,8-旋转轴心,9-小齿轮,10-轴承,11-扫描圆环架,12-大齿轮,13-摄像头,14-扫描激光头,1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管道环焊缝扫描检验装置是一种可以检查检验环焊缝具体外观形状与尺寸,并对环焊缝进行3D建模,并反馈不满足内补口条件的缺陷点位置的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管道环焊缝扫描检验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上设置有控制系统和扫描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设置在机箱2内,包括电机驱动器3、摄像数据采集器4、主控制器5和激光扫描数据处理机5;所述的扫描系统包括支架15,所述支架15下端设置有旋转电机7、上端设置旋转轴心8,所述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小齿轮9,所述的旋转轴心8外套设轴承10,轴承10外套设扫描圆环架11,扫描圆环架11外通过螺钉固定套设大齿轮12,所述的小齿轮9和大齿轮12啮合,扫描圆环架11上设置摄像头13和扫描激光头14;旋转电机7、摄像头13、扫描激光头14分别和电机驱动器3、摄像数据采集器4、激光扫描数据处理机5电联,电机驱动器3、摄像数据采集器4、激光扫描数据处理机5均与主控制器5电联。

所述的机箱2顶部设置有散射风扇。

所述的机箱2侧壁上设置有一对吊装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工作时,由旋转电机7通过小齿轮9驱动大齿轮12进而带动扫描圆环架11绕旋转轴心8旋转,旋转过程中,扫描圆环架11上的摄像头13和扫描激光头14进行管道环焊缝的扫描工作。本实用新型同时具备普通摄像与激光扫描两种层次的扫描,由扫描激光头14传输数据经激光扫描数据处理机5将3D模型上传于主控制器5,于此同时,摄像头13也将普通图像数据经摄像数据采集器4上传于主控制器5,主控制器5处理这些信息,并将结果传输于后续工作补口涂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