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精矿自动化制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6903发布日期:2018-09-07 23:34阅读:16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精矿自动化制样系统。



背景技术:

铜矿及其精矿(简称“铜精矿”) 作为冶金工业的主要原料,是高货值、高风险的大宗商品。当前我国铜矿资源储藏相对匮乏,国内资源供给率不足25%,我国是全球最大铜精矿消费国和进口国。我国铜行业产业链产能呈倒三角分布,原料铜精矿对外依存度高。我国精炼铜产量及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而铜矿资源储量仅占世界第七位,人均占有量更是稀少。并且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铜矿资源无论在矿床规模、矿石品位还是利用难度上都处于劣势。因此我国每年有2/3以上的铜精矿需要进口,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精矿进口国。

2016年度,山东检验检疫局共检验进口铜矿718批,重量335.22万吨,货值404432.3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3.68%、131.28%、129.46%。进口铜矿来自秘鲁、智利、蒙古、美国、加拿大、伊朗、墨西哥、澳大利亚、西班牙、葡萄牙、毛里塔尼亚、印度尼西亚等28个国家。其中,检出不合格321批、重量144.94万吨、货值176230.65万美元,同比不合格批次增加154批、92.22%,重量增加92.85万吨、178.25%,货值增加99980.75万美元、131.12%。不合格项目主要有重量、砷、铜、金、银等指标,多是不符合合同要求,检出1批铜精矿氟含量超标已成功实施退运。不合格检出较多的国家有伊朗、蒙古、毛里塔尼亚、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

从检验情况看,进口铜精矿贸易双方在贸易合同中多以卸货港检验证书作为结算依据,铜含量作为结算基价,水分含量用于计算干重,金含量超过1g/DMT、银含量大于30g/DMT时,也作为计价依据。

出于冶炼对精矿的要求以及对选冶联合成本的考虑,我国规定了铜精矿的质量标准。因此,如何对铜精矿进行科学、准确、客观的品质分析十分重要,其中取制样是品质分析的首要环节,也是分析误差的重要来源。必须加强取制样管理,规范取制样操作程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为正确反映铜精矿的真实品质,目前铜精矿的制样严格执行GB/T 14263--2010(散装浮选铜精矿取样、制样方法》有关规定,主要分为碾碎混匀、副批样缩分、水分测定、品质分析样制备等步骤,每个步骤基本独立且全部人工操作。水分样的制备为防止水分散失,对制取效率要求更高。

进口铜精矿从海外运往国内,一般选用较为经济的水路运输,对于船载散装铜精矿,往往重量较大,一般为5000t以上。其特点为:较为均匀,波动较小。贸易结算习惯将250t或500t组成一个成分批或水分批。若铜精矿均匀性差的,批量适当放小,可100t组成一个检验批。一批进口铜精矿所取副批数一般为20多个副批,按照现在检验模式,每个副批要制备15包左右的分析样,每批进口铜精矿最终需制备200包左右的分析样品。

铜精矿进口需求旺盛,进口量激增,但每一个副批铜精矿都需要碾碎、缩分、混匀等步骤,制样过程复杂,需要大的制样场地,人员参与度高,劳动强度大,导致了现有的铜精矿制样效率比较低、制样周期比较长、且在每个环节带来了较大人为的影响因素。

目前铜精矿的制样方法主要有《GB/T 14263 散装浮选铜精矿取样、制样方法》、《ISO 12743铜、铅和锌精矿金属和水分测定的取样方法》。国内检测机构铜精矿制样主要依照GB/T14263标准进行铜精矿的制样,国外检测机构铜精矿制样主要依照ISO 12743标准进行铜精矿的制样。各个标准只是规定了铜精矿取样、制样和水分测定的程序和方法,未对制样和水分测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明确的说明,文献检索表明,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精矿自动化制样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一种铜精矿自动化制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倒入铜精样品的带有搅拌器的料仓,料仓下方为第一给料皮带机,该第一给料皮带机用于将料仓中经过搅拌混匀的样品输送到双辊碾压装置中以进行破碎、打散;双辊碾压装置出口下方为第二给料皮带机,该第二给料皮带机用于将经过双辊碾压装置处理好的样品输送到第一旋转缩分机进行缩分以进行下一步制样;

铜精矿经过第一旋转缩分装置缩分后,倒入V型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匀,V型搅拌机出口下方为第三料皮带机,该第三料皮带机用于将混匀好的样品输送到第二缩分机(即分析样缩分机)进行二次缩分从而获得检测分析用的样品。

所述的铜精矿高效制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给料皮带机和第二给料皮带机分别配有料流刮平装置以用于给料皮带机上的高起的样品进行刮平,保持样品截面的高度一致,从而保证旋转缩分机上取到的样品是一致的。

所述的铜精矿高效制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双辊碾压装置还配有辊筒清洁装置,用于对辊子外壁粘连的样品进行清理,不混样。

发明优点

为全面深化工业品业务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流程设计,实施流程再造,更好适应外经贸发展新形势,努力实现“速度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好”要求,进一步提升铜精矿的制样效能。结合铜精矿制样的实际情况,研制出一套铜精矿自动碾碎、缩分设备,并将这些设备组合进行无缝衔接,从而研制出本实用新型的铜精矿高效制样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铜精矿制样过程的自动化,大幅提升铜精矿制样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升了铜精矿的检验水平。

本实用新型正式投入使用后,可在检验检疫系统内推广应用,更大的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A部分是一级制样单元,B部分是二级制样单元。

其中,1搅拌机,2料仓,3第一给料皮带机,4料流刮平装置,5对辊破碎机,6辊筒清洁装置,7第二给料皮带机,8第一旋转缩分机,9V型混匀机,10第三给料皮带机,11第二旋转缩分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铜精矿自动化制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倒入铜精样品的带有搅拌器1的料仓2,料仓2下方为第一给料皮带机3,该第一给料皮带机3用于将料仓2中经过搅拌混匀的样品输送到双辊碾压装置5中以进行破碎、打散;双辊碾压装置5出口下方为第二给料皮带机7,该第二给料皮带机7用于将经过双辊碾压装置5处理好的样品输送到第一旋转缩分机8进行缩分,该第一旋转缩分机8用于将样品分成2份或者4份以进行下一步制样;

铜精矿经过第一旋转缩分装置8制备后,取得的样品倒入V型搅拌机9进行搅拌、混匀,V型搅拌机9出口下方为第三料皮带机10,该第三料皮带机10用于将混匀好的样品输送到第二缩分机11(即分析样缩分机)进行二次缩分从而获得检测分析用的样品。

所述的铜精矿高效制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给料皮带机3和第二给料皮带机7分别配有料流刮平装置4以用于给料皮带机上的高起的样品进行刮平,保持样品截面的高度一致,从而保证旋转缩分机上取到的样品是一致的。

所述的铜精矿高效制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双辊碾压装置5还配有辊筒清洁装置6,用于对辊子外壁粘连的样品进行清理,不混样。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碾碎、缩分等装置材料调研

主要包括装置材料的选择,调研各种耐磨材料,比较各种材质及形状的优缺点,针对所研究对象,确定最佳材质和形状。

2 铜精矿碾碎、缩分装置的研制

主要包括碾碎及缩分装置的研制,根据铜精矿制样标准规定,结合检验实际情况,研制碾碎、缩分装置。适宜铜精矿样品的的制备。

3 铜精矿混匀、缩分装置的研制

主要包括铜精矿分析样品混匀、缩分装置的研制,根据铜精矿制样标准规定,结合检验实际情况,研制混匀、缩分装置。

4 基于研制装置的实际样品制备;

主要针对铜精矿的制备,与人工对比,考察制样效果,验证其应用价值。

最后,得到铜精矿高效制样系统及制样方法的作业指导书的制定。

使用时,本系统可分为两大过程,分别是碾碎、缩分过程与混匀、缩分过程,

碾碎、缩分过程:

将港口取样或者送样单位将取到的铜精矿多个样品倒入料仓2,搅拌器1先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好的样品经过第一给料皮带机3进行输送,样品慢慢输送到双辊碾压装置5中,进行破碎,打散。处理好的样品经过第二给料皮带机6进行输送,样品慢慢输送到第一旋转缩分机8,将样品进行缩分,最终的样品是在第一旋转缩分机8上对角的2份或者4份,进行下一步制样。料流刮平装置4是为皮带机上的高起的样品进行刮平,保持样品截面的高度一致,从而保证旋转缩分机上取到的样品是一致的。辊筒清洁装置6是对辊子外壁粘连的样品进行清理,不混样。

混匀、缩分过程:

铜精矿经过碾碎、缩分装置制备后,取得6公斤左右的样品倒入V型搅拌机9进行搅拌、混匀,混匀好的样品经过第三给料皮带机10输送,再将料流进行二次缩分,将第二旋转缩分机11上对角的两个样品进行包装,分成2份平行样品,密封包装之后送实验室进行水分及元素分析。其料流刮平装置4是为给料皮带机上的高起的样品进行刮平,保持样品截面的高度一致,从而保证旋转缩分机上取到的样品是一致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