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测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3132发布日期:2018-07-07 02:18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板测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楼板测厚检测,往往通过一个替代物,直杆或钢丝通过楼板上下表面间预留的预留孔进行两端标记。标记好后取出通过直尺或游标卡尺进行二次测量得出楼层厚度的数值。但该种方式检测存在较多弊端,首先楼板上表面标记容易,楼板下表面标记就必须登高标记,极为不便,同时二次测量造成中间误差加大,影响测量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楼板测厚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楼板测厚装置,包括测量杆,测量杆内上端开口的移动槽,移动槽底端处一侧开设有与测量杆外部连通的穿出口,移动槽和穿出口成L形,移动槽内设置有L形测量尺,L形测量尺与移动槽和穿出口配合,L形测量尺的竖直部分可沿移动槽横向移动,L形测量尺的横向部分可沿穿出口进出,L形测量尺的竖直部分上设置有刻度,L形测量尺的竖直部分上端穿出测量杆上端,测量杆杆体透明。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杆上侧设置有卡台。通过该结构放置测量杆直接通过预留孔掉落造成事故。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杆底端固定设置有锥头。通过该结构方便测量杆穿过预留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楼板测厚装置可在被测楼板上方即可通过预留孔方便完成楼板厚度的测量,一次性完成楼板厚度测量,测量的精确性高。测量时只需在被测楼板上方将测量杆通过楼板预留孔穿过楼板,然后横向移动L形测量尺,使L形测量尺的横向部分穿出,然后靠边抬起测量杆,当L形测量尺的横向部分抵住楼板下方,即可沿被测楼板上方水平线读出测量杆L形测量尺上显示的被测楼板厚度数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一种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测量杆,2、移动槽,3、穿出口,4、L形测量尺,5、卡台,6、锥头,7、刻度,8、被测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楼板测厚装置,包括测量杆1,测量杆内上端开口的移动槽2,移动槽底端处一侧开设有与测量杆外部连通的穿出口3,移动槽和穿出口成L形,移动槽内设置有L形测量尺4,L形测量尺与移动槽和穿出口配合,L形测量尺的竖直部分可沿移动槽横向移动,L形测量尺的横向部分可沿穿出口进出,L形测量尺的竖直部分上设置有刻度7,L形测量尺的竖直部分上端穿出测量杆上端,测量杆杆体透明,测量杆上侧设置有卡台5。通过该结构放置测量杆直接通过预留孔掉落造成事故,测量杆底端固定设置有锥头6。通过该结构方便测量杆穿过预留孔。

该楼板测厚装置可在被测楼板上方即可通过预留孔方便完成楼板厚度的测量,一次性完成楼板厚度测量,测量的精确性高。测量时只需在被测楼板8上方将测量杆通过楼板预留孔穿过楼板,然后横向移动L形测量尺,使L形测量尺的横向部分穿出,然后靠边抬起测量杆,当L形测量尺的横向部分抵住楼板下方,即可沿被测楼板上方水平线读出测量杆L形测量尺上显示的被测楼板厚度数值。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