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气压传感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140发布日期:2018-07-11 03:2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联网气压传感器壳体,特别是一种用于检测气囊内压力的物联网气压传感器壳体,属于物联网气压传感器壳体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用于支撑船舶的气囊必须保证气囊内气体的压力,故需要对气囊内气体的压力进行实时检测,现有用于检测气囊内气体压力大多采用传统机械压力表,传统机械压力表存在的缺点是查看压力表时间长,使用不方便,且结构复杂,制作麻烦,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物联网气压传感器壳体,本实用新型查看压力直观方便,且结构简单,使用简便,制作方便,成本低,是一种方便实用的物联网气压传感器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物联网气压传感器壳体,包括有壳体,壳体的顶部设有盖体,壳体设有中空腔体,壳体的下部设有通孔,该通孔包括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相通,且中空腔体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相通的第四通孔,其中第一通孔用于与气囊连接,第三通孔用于与空压机连接,第四通孔用于装设密封圈及传感器芯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通孔与气囊连接,第三通孔与空压机连接,第四通孔的上装设密封圈及传感器芯片的结构,空压机充入的气体从第三通孔进入,再通过第二通孔及第一通孔进入气囊,当气囊内的压力足够时,将空压机撤走,同时在第三通孔中装入堵头。使用时,船舶放在如果气囊上,也就是气囊用于支撑船舶,气囊内的气体会通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再通过第四通孔作用在传感器芯片上,从而实现气囊内气体压力的检测,当气囊内的气体压力下降到预定的下限值时,则再通过空压机从第三通孔充入气体。本实用新型检测简便,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物联网气压传感器壳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物联网气压传感器壳体,包括有壳体1,壳体1的顶部设有盖体,壳体1设有中空腔体6,壳体1的下部设有通孔,该通孔包括有第一通孔2、第二通孔3、第三通孔4,第一通孔2、第二通孔3、第三通孔4相通,且中空腔体6上设有与第一通孔2、第二通孔3、第三通孔4相通的第四通孔5,其中第一通孔2与气囊连接,第三通孔4与空压机连接,第四通孔5上装设有密封圈及传感器芯片。

本实施例中,上述传感器芯片的顶部还装设有传感器压板。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四通孔5呈阶梯状,第四通孔5的各阶梯从下往上依次装设密封圈、传感器芯片、传感器压板。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四通孔5底部顶角是150度。

本实施例中,上述壳体1设有的中空腔体6内装设有电池及控制电路板,电池供电至传感器,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第一通孔2与气囊连接,第三通孔4与空压机连接,在第四通孔5的各阶梯从下往上依次装设密封圈、传感器芯片、传感器压板,空压机充入的气体从第三通孔4进入,再通过第二通孔3及第一通孔2进入气囊,当气囊内的压力足够时,将空压机撤走,同时在第三通孔4中装入堵头。使用时,船舶放在气囊上,也就是气囊用于支撑船舶,气囊内的气体会通过第一通孔2及第二通孔3,再通过第四通孔5作用在传感器芯片上,从而实现气囊内气体压力的检测,当气囊内的气体压力下降到预定的下限值时,则再通过空压机从第三通孔4充入气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