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试验室的沥青分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7591发布日期:2018-09-14 22:23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装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试验室的沥青分装装置。



背景技术:

试验室进行沥青混合料拌制以及沥青试验时,需要对热沥青进行称量,然后进行混合料的拌制以及沥青试验。沥青在进行加热时,若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均会使沥青发生老化,影响试验结果,若沥青加热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沥青由于黏度过大而使得称量以及倾倒困难,传统对沥青进行分装时,首先人工通过烘箱对沥青进行加热,使得沥青易老化,加热后再进行称量,称量质量不易控制,存在沥青保温效果不理想,沥青出口管温度低导致沥青堵塞沥青出口管,不易分装,将沥青灌装至玻璃容器的试验中经常会出现沥青倾洒在玻璃容器外部而导致废样的现象,沥青浪费严重,需要额外的人工进行清理,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降低了试验工作效率,同时无法保证试验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试验室的沥青分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试验室的沥青分装装置,包括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的底部固定安有底座,所述升降柱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底座上设有电子称,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液晶显示屏,与所述液晶显示屏同侧设置的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沥青出口加热器开关、电子称清零按钮、电子称置零按钮、温度减按钮、温度加按钮、设置按钮、开关键、电源按钮,所述沥青出口加热器开关、所述电子称清零按钮、所述电子称置零按钮、所述温度减按钮、所述温度加按钮、所述设置按钮、所述开关键、所述电源按钮均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与所述液晶显示屏相对的所述底座的侧壁上通过导线连有电源插头,所述升降柱上通过连接套固定连有桶架,所述连接套的侧壁上设有升降旋钮,所述升降旋钮通过螺纹贯穿所述连接套的侧壁与所述升降柱相抵,所述桶架上竖直设有可拆卸的沥青保温桶,所述沥青保温桶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圆周分布有若干加热棒,所述夹层内填充有导热油,所述夹层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棒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通过保温桶数据电源线组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沥青保温桶的外壁固定设有防护罩,所述沥青保温桶的顶端设有与其相适配的保温盖,所述沥青保温桶的底部设有沥青出口管,所述沥青出口管上设有沥青流出口开关,所述沥青流出口开关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沥青出口管的外壁上设有沥青出口保温罩,所述沥青出口保温罩的外侧面均布有若干保温罩散热孔,所述沥青出口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加热通道,所述沥青出口管的侧壁上水平设有沥青出口加热装置,所述沥青出口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道、加热钨丝和电机,所述加热管道水平设置在所述沥青出口管的一侧并且所述加热管道贯穿所述沥青出口保温罩的侧壁与所述加热通道连通,所述加热钨丝和所述电机均位于所述加热管道内并且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加热钨丝位于所述沥青出口管与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电机上距离所述加热钨丝较近的一端连有风扇。

所述保温盖呈圆形结构设置。

所述加热棒采用U形加热棒。

所述加热棒的个数为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在沥青保温桶内设置加热棒、导热油配合沥青口加热装置,有效改善了沥青保温效果,避免了因沥青出口管温度低导致沥青堵塞沥青出口管,易于分装,通过设置电子称、可升降的沥青保温桶,避免了出现沥青倾洒在玻璃容器外部而导致废样的现象,大大减少了沥青的浪费,无需额外的人工进行清理,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试验工作效率,配合沥青出口管上的沥青流出口开关,控制沥青的流速使流出沥青的重量慢慢接近所需重量,精确控制沥青的称量,保证了试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沥青口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柱;2-保温盖;3-沥青保温桶;4-加热棒;5-导热油;6-温度传感器;7-沥青口加热装置;8-防护罩;9-升降旋钮;10-电子称;11-液晶显示屏;12-沥青出口加热器开关;13-电子称清零按钮;14-电子称置零按钮;15-温度减按钮;16-温度加按钮;17-设置按钮;18-开关键;19-电源按钮;20-沥青出口保温罩;21-保温罩散热孔;22-沥青流出口开关;23-加热通道;24-加热钨丝;25-电机;26-保温桶数据电源线组;27-电源插头;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试验室的沥青分装装置,包括升降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1的底部固定安有底座,所述升降柱1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底座上设有电子称10,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液晶显示屏11,与所述液晶显示屏11同侧设置的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沥青出口加热器开关12、电子称清零按钮13、电子称置零按钮14、温度减按钮15、温度加按钮16、设置按钮17、开关键18、电源按钮19,所述沥青出口加热器开关12、所述电子称清零按钮13、所述电子称置零按钮14、所述温度减按钮15、所述温度加按钮16、所述设置按钮17、所述开关键18、所述电源按钮19均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与所述液晶显示屏11相对的所述底座的侧壁上通过导线连有电源插头27,所述升降柱1上通过连接套固定连有桶架,所述连接套的侧壁上设有升降旋钮9,所述升降旋钮9通过螺纹贯穿所述连接套的侧壁与所述升降柱1相抵,所述桶架上竖直设有可拆卸的沥青保温桶3,所述沥青保温桶3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圆周分布有若干加热棒4,所述夹层内填充有导热油5,所述夹层内设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加热棒4和所述温度传感器6均通过保温桶数据电源线组26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沥青保温桶3的外壁固定设有防护罩8,所述沥青保温桶3的顶端设有与其相适配的保温盖2,所述沥青保温桶3的底部设有沥青出口管,所述沥青出口管上设有沥青流出口开关22,所述沥青流出口开关22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沥青出口管的外壁上设有沥青出口保温罩20,所述沥青出口保温罩20的外侧面均布有若干保温罩散热孔21,所述沥青出口管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加热通道23,所述沥青出口管的侧壁上水平设有沥青出口加热装置7,所述沥青出口加热装置7包括加热管道、加热钨丝24和电机25,所述加热管道水平设置在所述沥青出口管的一侧并且所述加热管道贯穿所述沥青出口保温罩20的侧壁与所述加热通道23连通,所述加热钨丝24和所述电机25均位于所述加热管道内并且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加热钨丝24位于所述沥青出口管与所述电机25之间,所述电机25上距离所述加热钨丝24较近的一端连有风扇。

所述保温盖2呈圆形结构设置。

所述加热棒4采用U形加热棒。

所述加热棒4的个数为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操作人员将需要分装的沥青在外界烘箱中烘至成液体状态,将烘好的沥青倒入沥青保温桶3内,并将电源插头27接通外界电源,开启电源按钮19,打开沥青出口加热器开关12,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棒4加热沥青保温桶3内的导热油5,将沥青保温桶3内的温度设置成所需温度对沥青进行保温,控制器的型号为C8051F500的单片机,同时启动加热钨丝24和电机25,电机25带动风扇将加热钨丝24产生的热量吹向沥青出口管,沥青出口保温罩20使热量均匀分布于沥青出口管周围,多余热量通过沥青出口保温罩20上的保温罩散热孔21散发,避免了因沥青出口管温度低导致沥青堵塞沥青出口管,易于分装,然后将承装沥青的容器放于底座的电子秤10上,通过电子称清零按钮13清零重量,通过升降旋钮9调节升降柱1上连接套的高度,进而调节沥青保温桶3的位置,使沥青流出口位于合适的高度,避免了出现沥青倾洒在玻璃容器外部而导致废样的现象,大大减少了沥青的浪费,无需额外的人工进行清理,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试验工作效率,打开沥青流出口开关22,沥青流出,当沥青流出至最后10g时,慢慢关闭沥青流出口开关22,使沥青缓慢接近所需重量,当重量达到所需沥青重量时,关闭沥青流出口开关22,控制沥青的流速使流出沥青的重量慢慢接近所需重量,精确控制沥青的称量,保证了试验精度,分装全部完成后,放出剩余沥青,关闭电源按钮19,待沥青保温桶3的温度降至常温后,用煤油或者三氯乙烯清洁沥青保温桶3及沥青出口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