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乳胶手套灯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7890发布日期:2018-08-14 17:42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乳胶手套灯检装置。



背景技术:

乳胶手套灯检装置是一种乳胶手套灯检装置,目前市场中的乳胶手套在生产工序中,大部分质量检验过程均为由检验工人对手套进行吹气等来进行的。但单纯的吹气工作只能粗略的检查出乳胶手套是否漏气,但很难检查出乳胶手套是否存在气泡等瑕疵,因此市面上会采用灯检的形势来对乳胶手套进行检测,但是市面上的灯检仍需要人工的眼力进行判断,通过人力来进行质量检查的工作效率较为低下,人力输出较大,并且靠人眼检验容易出现工作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医用乳胶手套灯检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灯检装置存在人力输出大,人眼判断失误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用乳胶手套灯检装置,包括工作台、拍摄单元、成像单元、操控单元和灯座组件;其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所述灯座组件和用于控制拍摄乳胶手套的所述拍摄单元;所述拍摄单元正对所述灯座组件;所述操控单元与所述灯座组件信号连接;所述拍摄单元与所述成像单元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灯座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固定托盘、冷光灯和充气泵;所述固定托盘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固定托盘上端设有所述冷光灯;所述固定托盘上设有至少一个气孔,所述充气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气孔相连接;所述固定托盘的下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连接件与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

优选的,绕所述固定托盘的外周侧面设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固定托盘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绕复位点来回地往复旋转。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操控单元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托盘上表面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操控单元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拍摄单元为热感应成像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之处在于:拍摄单元与成像单元的设计,摒弃了以往灯检采用人眼判断手套质量的一贯习惯,大大降低了判断误差,使得产品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拍摄单元可以为热成像仪,透过手套拍摄到冷关光源的热量,根据现实单元的热量分布,清楚的可以了解到手套各部分的热量分布,即可清楚的了解乳胶手套是否存在气泡或者漏洞等瑕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医用乳胶手套灯检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用乳胶手套灯检装置,包括工作台1、拍摄单元2、成像单元3、操控单元4和灯座组件5,工作台1上设有灯座组件5和用于控制拍摄乳胶手套的拍摄单元2,拍摄单元2正对灯座组件5,操控单元4与灯座组件5信号连接,拍摄单元2与成像单元3信号连接,将手套安置于灯座组件5上端,通过拍摄单元2对手套各部位进行拍摄,拍摄单元2将拍摄影像传递给成像单元3,工作人员在成像单元处通过观察影像来仔细判断手套是否存在瑕疵,采用机械辅助,摒弃了以往一贯所采用的人眼判断的行为。

灯组组件5包括伺服电机51、固定托盘52、冷光灯53和充气泵54,固定托盘52为中空的圆柱形,固定托盘52上端设有冷光灯53,固定托盘52上设有至少一个气孔,充气泵54通过管道与气孔相连接,固定托盘52的下端与伺服电机51相连接,伺服电机51通过连接件与固定于工作台的下方,将手套套设于固定托盘52上,冷光灯53被套设于手套内部,充气泵54向手套内部打气,当拍摄单元2进行拍摄时,伺服电机51带动固定托盘实现先左360度,后右360度的循环往复运动,方便拍摄单元进行360度角度的拍摄,并且左右360度往复旋转,即绕复位点来回地往复旋转,避免灯组组件5内部线路杂乱。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托盘52的外周侧面设有橡胶层,为了增加与橡胶手套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冷光灯53通过导线与伺服电机51相连,伺服电机51与操控单元4信号连接,操控单元4操纵伺服电机的运行与停止。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托盘52上表面设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与操控单元4信号连接,橡胶手套内若冲入的气体的量不同,导致其膨胀量不同,从表面观察橡胶手套内部光源其色差均不相同,无法采用相同的标准去评价优劣,通过气压传感器感受手套内部压力,当内部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将信号传送给操控单元4,再由操控单元4停止气体的输入,保证手套内充入的气体的量为一固定值,便于采用统一标准观察判断产品的优劣。

在本实施例中,拍摄单元2为热感应成像仪。热感应成像仪透过手套拍摄到冷关灯53光源的热量,根据现实单元的热量分布,清楚的可以了解到手套各部分的热量分布,即可清楚的了解乳胶手套是否存在气泡或者漏洞等瑕疵。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