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8045发布日期:2018-10-23 21:4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自动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血液、尿等样本中所含的成分量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尤其涉及能够对包括生化分析项目的第1测定项目和包括血液凝固时间项目(止血功能检查项目)的第2测定项目进行测定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对从患者采取的血液、尿等检体进行处理的检体检查,分类为生化检查/免疫检查/血液凝固检查等多个检查领域,并综合该多个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治疗结果的确认。

例如,作为对血液、尿等的成分进行分析的检查,已知生化检查和免疫检查,该生化检查是使试剂和样本反应,并对糖、脂质、蛋白、酶等成分进行测定,该免疫检查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对细菌、病毒进入体内时产生的抗体、激素、肿瘤标记物等进行测定。一般地,生化检查使用使样本和试剂混合并通过透过光来测定化学反应所引起的颜色变化的生化自动分析装置来进行测定,免疫检查使用免疫检查装置进行测定,该免疫检查装置是添加使样本所含的抗原与发光体结合的抗体从而引起抗原抗体反应,当清洗没有结合的抗体之后,对已结合的抗体所引起的发光量进行测定的装置。但近几年,由于测定设备、测定试剂的发达,在生化自动分析装置中也能利用透过光或者散射光高灵敏度地测定免疫比浊法、乳胶凝集法等测定方法,能够测定一部分肿瘤标记物、激素等,由此,关于以往需要不同的装置的检查项目,有时也能利用单独的装置来应对,且两者之差变小。

另外,作为血液凝固检查,具有:对ATIII等血液凝固反应的控制因子、PIC等在纤溶阶段中发挥作用的酶、D二聚体、FDP等纤溶反应引起的副产物等进行测定的凝血纤溶标记物的检查;以及使检体中所含的血液凝固因子活性化而进行血液凝固反应,并对析出的纤维蛋白进行测定的PT、APTT、纤维蛋白原等止血功能的检查即测定血液凝固时间的检查(以下,有时仅称为止血功能检查、血液凝固时间测定等)。

前者的凝血纤溶标记物的检查是一种使样本和试剂反应并对化学反应所引起的颜色变化进行测定的方式,因此可以使用生化自动分析装置进行测定,但是由于后者的止血功能检查需要测定血液凝固时间且检测方式不同,因此需要专用的血液凝固自动分析装置。

在止血功能检查中,已知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使用了对伴随着纤维蛋白的析出的浊度变化进行光学测定的方法和对伴随着纤维蛋白的析出的粘度变化进行物理测定的方法。近几年,一般可知将用于测定凝血纤溶标记物的光度计和用于测定止血检查项目的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搭载于1个装置上的血液凝固分析装置,以响应一贯地测定同一患者的检体并希望报告结果的要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4934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检查中,可使用的检体的种类根据检查领域而不同。例如,在生化检查、免疫检查中,一般使用血清或肝素钠血浆,而在血液凝固检查装置中,使用枸橼酸钠血浆,因此在采血时分割与目的相对应的采血管并进行采取,并且根据测定领域使用不同的检查装置来进行测定。由于被运送至不同的装置的检体无法互相掌握测定情况,因此存在下述课题:当在某个装置中测定停滞时,即使其它装置中的测定已经结束,以患者为单位时结果也不齐全,从而对临床方的报告延迟。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方法:对尿沉渣检查装置和尿生化分析装置不重新使用外置计算机,而是将同一患者的尿的尿沉渣成分和尿生化成分的分析结果汇总显示、打印和转送。但是,在该方法中,并不能对不同检体的测定情况进行掌握,因此没有解决下述课题:当在一方的装置中测定停滞时,即使其它检查装置中的测定已经结束,以患者为单位时测定结果也不齐全,结果不能对临床方报告测定结果。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一个形态,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以及使用了该装置的自动分析系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反应单元,其容纳检体与试剂的混合液;反应盘,其在圆周上保持多个该反应单元;第1测定部,其由对容纳在该反应单元中的混合液照射光的光源和检测该被照射的光的受光部;第2测定部,其具有多个用于容纳检体和试剂的混合液的一次性反应容器和保持该一次性反应容器的测定通道,并由对保持在该多个测定通道的各个测定通道中的一次性反应容器照射光的光源和检测该被照射的光的受光部构成;读取部,其读取附在容纳检体的检体容器上的识别信息;以及控制部,其根据该读取到的信息来控制上述检体的分析条件,上述控制部具有:测定管理部,其根据由该读取部读取到的多个检体的识别信息,针对具有表示是同一患者的识别信息的多个检体,决定上述多个检体的测定顺序,以便在规定时间内包含进行上述第1测定部的测定的时机和进行上述第2测定部的测定的时机。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一个形态,能够实现每个患者的测定结果的迅速报告。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将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转盘方式的生化分析部(第1测定部)和血液凝固时间分析部(第2测定部)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设置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上的检体容器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系统中的检体识别的动作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控制用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决定分析顺序的动作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决定存储于预约检体表中的检体的分析顺序的动作步骤的流程图。

图7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计划的一例的图。

图7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计划的一例的图。

图7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计划的一例的图。

图7D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计划的一例的图。

图8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计划的又一例的图。

图8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计划的又一例的图。

图8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计划的又一例的图。

图8D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计划的又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结果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转盘方式的生化分析部和血液凝固时间测定部的架型自动分析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架型自动分析装置中的检体供给流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定预约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待测定表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向测定结束的检体连续追加预约的情况下的分析计划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备转盘方式的生化分析部和血液凝固时间测定部的模块型自动分析装置的基本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及动作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贯穿整体,对于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各构成部分,原则上赋予相同符号,且有时省略说明。

〈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基本结构。这里,作为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个样态,对进行生化分析和血液凝固分析(凝血纤溶标记物、血液凝固时间测定)的复合型自动分析装置的示例进行说明。

如本图所示,自动分析装置1主要由反应盘10、样本盘20、第1试剂盘30-1、第2试剂盘30-2b、光度计40、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以及计算机60等构成。

作为反应容器保持部的反应盘10是在左右方向上可间歇旋转的盘状的单元,在反应盘10上,可沿着周向配置多个由透光性材料构成的多个反应单元11。反应单元11通过恒温槽12维持在规定温度(例如37℃)。

在作为检体容器保持部的样本盘20上,在本图所示的结构的示例中,相对于内侧、外侧的两个圆,可分别沿着周向配置容纳血液、尿等生物体样本的多个检体容器21。

在样本盘20附近配置有样本分注机构22。样本分注机构22从位于样本盘20上的分注(抽吸)位置的检体容器21中抽吸规定量的样本,并将该样本吐出至位于反应盘10上的分注(吐出)位置的反应单元11内。

在作为试剂容器保持部的第1试剂盘30-1、第2试剂盘30-2上,贴有表示试剂识别信息的标签的多个第1试剂瓶31-1、第2试剂瓶31-2分别沿着第1试剂盘30-1、第2试剂盘30-2的周向配置。试剂识别信息具有条形码、RFID等,但这里作为一例说明的是使用条形码的情况。在这些第1试剂瓶31-1、第2试剂瓶31-2中,容纳有与要通过自动分析装置1分析的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液。

第1试剂条形码读取装置32-1、第2试剂条形码读取装置32-2读取在试剂登记时附在第1试剂瓶31-1、第2试剂瓶31-2的外壁上的试剂条形码。读取到的试剂信息与第1试剂盘30-1、第2试剂盘30-2上的位置的信息一起登记在存储器64中。另外,在第1试剂盘30-1、第2试剂盘30-2附近,分别配置有第1试剂分注机构33-1、第2试剂分注机构33-2。试剂分注时,通过它们所具备的移液管喷嘴,从位于第1试剂盘30-1、第2试剂盘30-2上各自的分注(抽吸)位置30-1a、30-2a的、与检查项目相对应的第1试剂瓶31-1、第2试剂瓶31-2中吸入试剂,并向分别位于反应盘10上的分注(吐出)位置10b、10c的相应的反应单元11内吐出。反应盘10保存于恒温槽12中,被保持为约37℃的固定温度。

这里,光度计40配置在反应盘10的外周侧。从配置在反应盘10的内周侧的中心部附近的光源41照射的光通过反应单元11并由光度计40受光,从而被测定。如此,将由光度计40和光源41构成的测定部设为第1测定部,该光度计40和光源41以隔着反应盘10而对置的方式配置。

容纳有样本与试剂的混合液即反应液的各反应单元11在反应盘10的旋转动作中每次穿过光度计40前面时都会被测光。针对每个样本而测定的散射光的模拟信号被输入A/D(模拟/数字)转换器62中。使用过的反应单元11通过配置在反应盘10附近的反应单元清洗机构34来清洗内部并能够重复使用。

接着,针对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1中的控制系统及信号处理系统进行简单说明。计算机60经由接口61与A/D转换器62、控制用计算机63连接。相对于控制用计算机63,计算机60控制样本分注机构22、第1试剂分注机构33-1、第2试剂分注机构33-2等各机构的动作。通过A/D转换器62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测光值被输入计算机60。

另外,接口61与作为存储装置的存储器64连接,且存储试剂识别信息、检体识别信息、分析参数、分析项目委托内容、校准结果、分析结果等信息。

此外,虽然在本图中,控制用计算机63与各个构成部分连接并控制自动分析装置整体,但也可以构成为在各结构部分中具备各自独立的控制部。

接着,对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光度计40中的、与样本的生化检查及血液凝固检查中的D二聚体、FDP等凝血纤溶标记物有关的第1测定项目的分析动作进行说明。与能够通过自动分析装置1分析的项目有关的分析参数预先由操作者经由操作画面65输入,并存储在存储器64中。为了分析针对各样本委托、指示的检查项目,样本分注机构22按照分注参数在分注位置10从检体容器21向反应单元11分注规定量的样本。

被分注了样本的反应单元11通过反应盘10的旋转被移送,并停止在分注(试剂接收)位置10b或10c。第1试剂分注机构33-1、第2试剂分注机构33-2按照相应的检查项目的分析参数向反应单元11中分注规定量的试剂液。这里,关于样本和试剂的分注顺序,也可以与上述示例相反,使试剂先于样本。

当该反应单元11穿过测光位置时,通过光度计40被测光,通过A/D转换器62被转换为与光量成比例的信号值即数值。然后,转换后的数据经由接口61被输入计算机60。根据使用了这种转盘方式的反应盘10的结构,能够利用盘的旋转动作而连续地分注检体,因此能够得到高处理能力。

接下来,在计算机60中,根据如上述那样转换为信号值的数值的数据、以及通过针对每个检查项目指定的分析方法而预先测定、存储的校准曲线的数据,计算浓度数据,并输出至操作画面65。

此外,也可以代替计算机60而在控制用计算机63中进行上述的浓度数据的计算。

接着,关于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1中的、与止血功能检查项目的测定即血液凝固时间的测定有关的分析动作进行说明。通过反应容器移送机构55将容纳于反应容器容纳部53中的反应容器(一次性反应容器)52移送到样本分注站54。样本分注机构22从检体容器21中抽吸样本,并将其分注至如上述那样被移送至样本分注站54的一次性反应容器52中。

然后,被分注了样本的一次性反应容器52通过反应容器移送机构55被运送至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并升温至37℃。另一方面,关于在第1试剂盘30-1中冷藏的试剂,通过第1试剂分注机构33-1从与检查项目相符的第1试剂瓶32-1中吸入试剂,向设置在反应盘10上的相应的空的反应单元11内吐出,并升温至约37℃。此外,这里作为一例说明的是将配置在第1试剂盘30-1上的第1试剂瓶32-1内的试剂用于分析的情况,但根据分析的条件,也可以将配置在第2试剂盘30-2上的第2试剂瓶32-2内的试剂用于测定血液凝固时间。

经过一定时间后,容纳在如上述那样升温后的反应单元11内的试剂被带试剂升温功能的试剂分注机构56抽吸,然后在该机构内进一步被升温(例如40℃)。这里,通过反应容器移送机构55将如上述那样被升温至37℃的、容纳样本的反应容器(一次性反应容器)52移送至后述的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内的测定通道51。然后,带试剂升温功能的试剂分注机构56将升温后的试剂吐出至反应容器(一次性反应容器)52。通过该试剂的吐出,在反应容器52内,样本和试剂的血液凝固反应开始。

作为第2测定部的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具备多个分别由光源和受光部构成的测定通道51,在上述那样吐出试剂后,受光部每隔规定的较短的测定时间间隔(例如0.1秒),对测定数据进行收集。收集到的测定数据通过A/D转换器62被转换为与光量成比例的数值后,经由接口61被输入计算机60。

计算机60使用这样转换后的数值的数据求出血液凝固时间。然后,基于求出的血液凝固时间、以及根据检查项目而预先制作、存储的校准曲线的数据,求出目标检查项目的浓度数据,并输出至计算机60的操作画面65。另外,使用过的反应容器(一次性反应容器)52通过反应容器移送机构55移送,并在反应容器废弃部57被废弃。这里,也可以通过控制用计算机63计算上述的血液凝固时间、浓度数据。

这里,在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中,由于必须如上述那样以规定的较短的测定时间间隔(例如每隔0.1秒)收集测定数据,因此对于1个测定通道51,只能分析1个反应。

在图1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具有6个测定通道51的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但是,当在任何测定通道51中都没有空位时,自动分析装置1针对血液凝固时间的测定项目,不能受理接下来的测定,从而成为待机状态。因此,当然,根据分析的条件,也可以构成为具有更多测定通道51。

接着,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体的识别和测定预约的受理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设置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上的检体容器的一例的图。如本图所示,在检体容器21上粘附有检体识别符24,能够进行个体识别。检体识别符24可以使用条形码、RFID等,但这里作为一例说明的是使用条形码的情况。当开始分析时,样本盘20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这里,当各个检体容器21通过图1所示的样本条形码读取装置(样本条形码读取器)23前面时,样本条形码读取装置23读取附在检体容器21上的检体识别符24即条形码的信息。读取到的条形码的信息经由接口61存储到计算机60的存储器64中,作为用于分别识别检体的信息而被管理。这里,作为条形码的信息,有检体的ID号码。或者,也可以是每个患者所固有的识别符、采血日期时间、年龄、性别、出生年月日中的至少1个以上的信息。

另外,作为条形码的信息,也可以是每个检查预约所固有的识别符。这里,每个检查预约所固有的识别符是关于针对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预约的项目而共同赋予的ID。

自动分析装置1的计算机60与检查信息系统70连接,构成自动分析系统。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系统中的检体识别的动作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在检查信息系统70中,当从自动分析装置1的计算机60接收到条形码信息时(步骤301),进行与检查信息系统70内预先存储、管理的检体信息的比对(步骤302)。这里,在检查信息系统70内存储、管理的检体信息包括:后述的检体识别信息、测定预约、患者识别信息等信息。这些信息可由用户方预先设定,并通过对检体识别信息与测定预约和患者识别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行输入而被存储、管理。

当对照的结果为在检查信息系统70内管理的信息与在步骤301中由计算机60接收到的条形码信息一致时(步骤303),将对管理的检体信息赋予的检体识别信息、测定预约、患者识别信息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发送给计算机60(步骤304)。这里,所谓检体识别信息具有针对每个检体而固有地决定的ID信息、测定位置等,所谓患者识别信息除了针对每个患者赋予的ID之外,还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采血日期时间、出生年月日等多个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以上。另一方面,当在检查信息系统70内管理的信息与由计算机60接收到的条形码信息不一致时,输出通信异常的错误(步骤305)。

下面,使用图4、图5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1中的测定顺序的决定流程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控制用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的图。如本图所示,控制用计算机63由控制各种机构的动作的机构控制部631(631a-e)、控制测定顺序的测定管理部632(632a-632c)、用于实施数据处理的测定数据管理部633、以及控制它们的整体控制部630构成。

在图3的步骤304中,从检体信息系统70接收到检体的测定预约及患者信息的计算机60对控制用计算机63发出指令,并在测定管理部632中决定测定顺序。在测定管理部632内,具有测定检体进度表632a、待测定检体表632b以及预约检体表632c,该测定检体进度表632a用于掌握、管理当前测定中的检体的进度情况,该待测定检体表632b用于掌握、管理下一测定之后所分析的检体的测定顺序,该预约检体表632c使不能立刻进行分析的、即无法存储于待测定检体表的检体暂时待机,并对用于依次存储至待测定表的检体进行掌握、管理。在机构控制部631中,根据测定检体进度表632a来控制各机构的动作。另外,在控制用计算机63接收到来自光度计40或各测定通道51中的受光部的测定数据之后,在测定管理部632中实时地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的运算结果立即被反映到测定检体进度表632a中。

这里,作为血液凝固检查,如上所述,有与生化分析相同地能够使用光度计40进行测定的D二聚体、FDP等凝血纤溶标记物的检查、以及使用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进行测定的PT、APTT、纤维蛋白原等止血功能检查。另外,由于使用了光度计40的前者的测定是通过在因反应盘10的旋转而通过光度计40前面时对反应单元11照射来自光源的光从而进行测定的方式,因此通过反应盘10的旋转动作能够连续地对检体进行测定,而不会中断测定。另一方面,在后者的情况下,在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中,需要以规定的较短的测定时间间隔(例如每隔0.1秒)连续地进行测定,若测定通道51的数量较少,则根据分析条件,存在测定停滞的情况。

另外,在止血功能检查项目即血液凝固时间测定中,将纤维蛋白的析出作为血液凝固反应结束的指标进行判定,因此并不是针对所有检体预先分配相同的测定时间,而是需要在判定为血液凝固反应已结束的时刻迅速地结束测定,以提高处理能力。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实际所花的测定时间针对每个检体而不同,因此难以预测测定通道51的占有情况。因此,通过监测测定通道51的空位情况,并利用测定管理部632控制测定顺序,不会因增加测定通道51而使装置大型化,而且能够不降低处理能力而高效地进行测定。这里,作为监测空位情况的方法可以考虑各种形态,但是例如也可以是通过控制用计算机63来存储/管理各种机构的分析动作。具体地,在通过反应容器移送机构55将反应容器(一次性反应容器)52设置在某个测定通道51中这一动作被存储之后,到其被废弃这一动作被存储为止的期间,可知相应的测定通道51为非空置状况。另一方面,当分析结束后通过反应容器移送机构55将反应容器(一次性反应容器)52从相应的测定通道51中移走并将其废弃这一动作开始时,可知该测定通道51中出现了空位。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对于在第1测定部中测定生化分析及凝血纤溶标记物,而在第2测定部中测定血液凝固时间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1测定部中除了上述之外还执行免疫检查,可适用于各种形态。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决定分析顺序的动作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在测定管理部632中,当从检体信息系统70接收测定预约及患者信息时(步骤501),判断检查领域是否是血液凝固检查项目(步骤502)。这里,作为用于判断检查领域的信息,也可以直接对测定预约信息赋予是血液凝固检查的信息,根据预约的检查项目、检体的种类(为柠檬酸血浆)等也能识别。如上所述,在止血功能检查项目的测定中,根据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的空位情况,存在不能立即分析的可能性,因此按照如下所述执行处理。

首先,当预约测定的项目为血液凝固检查时,对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即是否包括止血功能检查项目进行确认(步骤503)。即使检查领域为血液凝固检查,在不包括止血功能检查项目的情况下,仍可以使用第1测定部中的光度计40来实施分析,因此不论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的空位情况如何都能够执行分析。因此,在该情况下,可按照读取到条形码的顺序,将检体存储于待测定表中(步骤505)。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待测定表的一例的图。

另一方面,当在预约测定的血液凝固检查项目中包括止血功能检查项目时,对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的空位情况进行确认(步骤504)。这里,只要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中有空位,就能存储于待测定表中(步骤505),但在没有空位的情况下,必须等到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中出现空置的测定通道51为止。这里,所谓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中出现空置的测定通道51的时机,是指前面的检体测定结束且已使用的反应容器52通过反应容器移送机构55被废弃于反应容器废弃部57的时机。

如上所述,在止血功能检查中,由于在判定为血液凝固反应已结束的时刻使测定结束,因此测定时间根据检体而不同,不能预测前面的检体测定结束的时刻从而制定分析计划。因此,在测定通道51中没有空位的情况下,暂时存储于预约检体表中(步骤506)。

接着,在委托检查的项目为生化检查的情况下,遵循以下流程。首先,当同一患者下的血液凝固检查用的检体(以下,有时仅称为血液凝固检体)为测定结束或者待测定的状态时(步骤507、步骤508),生化检查用的检体(以下,有时仅称为生化检体)处于测定结果等待中,无法对患者进行报告的状态,因此,以条形码的读取顺序存储于待测定表中(步骤511)。另一方面,当同一患者的血液凝固检体存在于预约检体表中时(步骤509),即使该生化检体的测定已经结束,只要没等到成为对象的血液凝固检体的结果,就不能对患者进行报告,因此在与存储于预约检体表中的成为对象的血液凝固检体同步的基础上预约至预约检体表(步骤510)。这里,所谓同步,是指为了关于相同患者的检体能优先且连续地进行分析,例如以连续的顺序存储于预约检体表内等。

以下,使用图6,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决定存储于预约检体表中的检体的分析顺序的动作步骤进行说明。

预约检体表中存储有检体意味着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的测定通道51没有空位。因此,只要在测定通道51中的测定结束的时机对能否测定下一检体进行判断即可。即使在某个测定通道51中测定结束(步骤601),也结合其它测定通道的空位情况来进行确认,并对空置测定通道数是否比可测定预约在预约检体表最上位的项目数的测定通道数多进行判断(步骤602)。这里,在空置测定通道数较少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该检体的所有测定,因此返回步骤601,待机到待测定检体表的测定结束且其它测定通道51空置为止。另一方面,在可测定的空置测定通道数比预约在预约检体表最上位的项目数多的情况下,对待测定检体表中没有其它血液凝固时间项目的预约这一情况进行确认(步骤603),并插入至待测定检体表的最上位(步骤604)。另一方面,当在待测定检体表中存在其它血液凝固时间项目的预约时(步骤603),由于待测定检体表的血液凝固检查优先,因此返回步骤601,待机到待测定检体表的测定结束且测定通道51中再次出现空位为止。

接着,使用上述的图5、图6以及图7,针对使用图1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1中分析血液凝固检体(检体数:5份检体)和生化检体(检体数:15份检体)的情况下的分析计划的制定方法更具体地进行说明。

图7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计划的一例。这里,为了说明的方便,将自动分析装置1中的采样间隔设为10秒,假设在血液凝固测定单元50中从采样开始到测定结束为止花费5分钟来模拟分析计划,并示于图7的701-704。70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定检体进度表中测定开始前的状态的图。702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定检体进度表以及待测定检体表,包括测定情况为“受理”或“分析中”的形态。703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定检体进度表、待测定检体表以及预约检体表,表示测定情况为“测定结束”的形态。704表示未适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的测定检体进度表、待测定检体表以及预约检体表,表示测定情况为“测定结束”的形态。如701所示,当在测定检体进度表中,包括3项止血功能检查项目的委托的血液凝固检体和包括18项生化检查项目的生化检体合计预约了15份检体时,样本条形码读取装置23读取粘附在检体容器21上的检体识别符24的信息,从样本编号(以下,有时仅称为S.No.)1依次决定测定顺序。首先,S.No.1为检查领域为血液凝固检查项目(步骤502),包括止血功能检查项目(步骤503)。由于是在检查开始之后不久,因此血液凝固测定单元50的测定通道51存在空位(步骤504),所以存储于待测定表(步骤505),开始分析。在图1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具有6个测定通道51,因此同样也能分析S.No.2。

但是,由于在该时刻(分析S.No.2的时刻),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的测定通道51没有空位(步骤504),因此不能确定从S.No.3到S.No.5的分析计划,所以存储于预约检体表中(步骤506)。

由于S.No.6(患者ID:00001中的同一患者)的血液凝固检体已测定结束(步骤507),所以存储于待测定表中(步骤511),并实施分析(702)。

通过重复同样的判定并执行分析,如703所示,从所有的分析开始以44分30秒就能完成所有的20份检体的采样。

另一方面,如704所示,在按照条形码的读取顺序实施分析的情况下,在S.No.3以及S.No.5的测定时,产生由等待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的测定通道51中出现空位所导致的时间损耗,从分析开始到完成所有的20份检体的采样为止花费了52分30秒。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还具有缩小同一患者间的测定时刻(测定时机)之差的效果。即,以患者ID:00010为例,在703中,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中的采样时刻与光度计40中的采样时刻之差为12分30秒。另一方面,在704中,该差为24分30秒。

即,通过适用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检查整体的效率,并且针对委托了不同类别的检查的同一患者,以尽可能使测定时刻(测定时机)和测定结果的输出为同时或者规定的时间内的方式来实施,由此能够顺利地对临床方进行报告。

进而,在血液凝固检体的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效果进一步变强,这里,使用图8来说明对血液凝固检体(检体数:10份检体)和生化检体(检体数:10份检体)进行分析的示例。80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定检体进度表中测定开始前的状态的图。802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定检体进度表以及待测定检体表,包括测定情况为“受理”或“分析中”的形态。803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定检体进度表、待测定检体表以及预约检体表,表示测定情况为“测定结束”的形态。804表示未适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的测定检体进度表、待测定检体表以及预约检体表,表示测定情况为“测定结束”的形态。

如801所示,首先,关于S.No.1、S.No.2,检查领域为血液凝固检查项目(步骤502),包括止血功能检查(步骤503)。由于是在检查开始之后不久,因此测定通道51存在空位(步骤504),所以存储于待测定表(步骤505),开始分析。由于在该时刻(分析S.No.2的时刻),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中没有空位,因此不能确定从S.No.3到S.No.10的分析计划,所以存储于预约检体表中(步骤506)。

关于S.No.11(患者ID:00001),由于同一患者的血液凝固检体为测定结束(步骤507),所以存储于待测定表中(步骤511),并实施分析(802),但是关于接下来的S.No.12(患者ID:00005),由于同一患者的血液凝固检体被存储于预约检体表中(步骤509),所以与预约检体表中的对象血液凝固检体同步并存储于预约检体表中(步骤510)。

通过重复同样的判定并执行分析,如803所示,从所有的分析开始以31分就能完成所有的20份检体的采样。

另一方面,如804所示,在按照条形码的读取顺序实施分析的情况下,根据血液凝固测定单元50的测定通道51的空位情况会产生等待时间,从分析开始到完成所有的20份检体的采样为止花费了48分30秒。

另外,关于同一患者间的测定时刻(测定时机)之差,在803中,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中的采样时刻与光度计40中的采样时刻之差最大为1分,相对于此,在804中,最大为22分30秒。

这里,在上述的图7、图8中,记载的是同时开始分析之后,一边读取附在检体上的条形码一边决定测定顺序的方法,但关于测定结束的检体也能适用同样的方法。进而,在图7、图8中,以患者ID相同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代替患者ID而适用于检查ID相同的情况。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对测定结束的检体持续追加预约了新的检体测定的情况下的分析计划的一例的图。这里,说明的是对追加预约的新的检体赋予了与测定结束的检体相同的检查ID的情况。针对在检查领域为血液凝固的8份检体(No.1-8)的测定结束之后设置追加检体(No.9-25)并启动了测定的案例进行详细说明。关于之后追加的登记No.9-25的检体,检体ID:S00009、S00011、S00013、S00017、S00025具有与测定结束的检体S00001、S00003、S00005、S00010、S00018相同的检查ID。无论S00001、S00003、S00005、S00010、S00018的测定是否已经结束,由于针对同一患者在同一时刻仍剩余了所预约的其它检查项目,因此可能出现不能对患者报告测定结果的事态。因此,如本图所示,以优先测定S00009、S00011、S00013、S00017、S00025的方式来规划分析。自动分析装置按照决定好的测定顺序使样本盘20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从而将目标检体搬运至样本分注位置20a,并进行分注。通过这样构成,即使在存在追加预约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对患者报告测定结果的等待时间为最小限。

接下来,使用图9,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结果显示的一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1中,能够使用检体识别符24和检查信息系统70来管理患者检体信息。关于测定到的结果的显示,也可以针对每个检体类别进行分类,还可以将每个同一患者的结果汇总显示。通过设定为能够执行每个患者的结果的排序和检索,从而具有如下效果:操作者可针对每个患者随时确认测定情况和结果。

这里,虽然在图9中作为患者检体信息示出了患者ID的示例,但如上所述,也可以使用检查ID来代替患者ID。

通过像这样灵活使用预约检体表,监视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的空位情况并决定分析顺序,能够在防止装置的大型化,并且即使是使用了不同采血管的检查,也能以患者为单位来管理测定顺序。进而,通过根据条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能够对临床报告的迅速化做出贡献。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10对针对复合型自动分析装置(架型)100的结构的适用例进行说明,该复合型自动分析装置(架型)100具备转盘方式的生化分析部和血液凝固时间测定部。

自动分析装置(架型)10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图1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在于,作为检体容器保持部具有检体架101以代替样本盘20。这里,在检体架101中能保持1支或多支检体容器。在图10中,作为一例,示出了保持5支检体容器的检体架101。另外,自动分析装置(架型)100主要由架供给部102、架容纳部103、将检体架101搬送至分析部110的搬送线104、将检体架101搬送至与搬送线104相反方向的返回线105、架待机部106、从搬送线104和返回线105向架待机部106引入检体架101的待机部操作机构107、架返回机构108、读取附在搬送线104的检体架101上的条形码等识别信息的读取部(搬送线)109、以及分析部110。这里,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内容重复的说明,而针对自动分析装置(架型)100的结构所特有的检体的供给方法进行特别详细的说明。此外,虽然这里作为搬送部说明的是由搬送线104和返回线105组成的线型,但可适用于能够双向移动的操作机构等各种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架型)100中,沿着搬送线104配置的分析部110的搬送系统具备:用于对照针对检体的分析委托信息的读取部(分析部)111、从搬送线104接收检体架101的架操作机构(1)112、能够使检体架101待机至分注开始为止且将检体架101搬送到实施检体架101的检体容器内的检体分注的采样区113a的分注线113、以及将检体分注后的检体架101搬送至返回线205的架操作机构(2)114。

当从计算机60接收到分析开始的指示时,将排列在架供给部102上的检体架101移载至搬送线104(图11(a))。这里,通过读取部(搬送线)109,读取粘附在搬送线104上的检体架101及容纳于检体架的检体容器21上的个体识别介质,并识别检体架编号及检体容器编号(图11(b))。

若分注线113中存在检体架101,则将通过读取部(搬送线)109读取的检体容纳于架待机部106,等待分析(图11(c))。将在分注线113的检体的分注结束的阶段中待机的检体架101送入分析部110,并在读取部(搬送线)111中识别检体架编号及检体容器编号(图11(d))。接着,经由架操作机构(1)112,送入分注线113(图11(e)),并通过检体分注机构22分注检体。此时,若分注线113中没有检体架101,也可以直接搬送至分注线113,而不容纳于架待机部106。

将分注结束的检体经由架操作机构(2)114搬送至返回线105(图11(f)),并经由待机部操作机构107(图11(g))送入架待机部106。在该架待机部106中,可容纳多个检体架101,通过测定顺序的更换每次将需要的检体架101移载至搬送线104,由此能够随机应变地进行应对。在所有的分析结束且判断为没有再检测的情况下,经由待机部操作机构107(图11(h))搬送至架容纳部103(图11(i))。

关于其它分析动作以及伴随着在混合有血液凝固检体和生化检体的情况下的测定顺序的更换等的动作步骤,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内容相同,所以舍去详细说明,但与上述说明相同地,通过不会立即对存储在预约检体表中的检体实施测定而将其暂时送入架待机部106来等待测定,由此能够不依存于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的空位而连续进行测定。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通过从检查信息系统70接收患者信息从而能够进行每个患者的测定进度管理和测定结果显示的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即使在自动分析装置1没有与检测信息系统70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实施同样的处理的这一情况进行简单说明。关于自动分析装置1的结构及动作、控制及信号处理、测定顺序的决定、结果的显示,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特别是对于检体的识别和测定预约的受理进行说明。

在没有与检测信息系统70连接的自动分析装置1中,操作者通过从操作画面65进行预约来实施测定。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定预约画面的一例的图。

通过从委托画面选择样本盘20中的检体容器的设置位置和测定项目,从而对试样进行个体识别。此时,可使用键盘66对患者ID栏输入能够进行个体识别的字母数字字符来作为附加信息。此时,对同一患者下的不同采血管的预约信息输入患者ID、检查领域、检体信息(血清、血浆等分类),由此装置能够进行检体识别。由于在上述方法中能够进行检体识别,因此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对同一患者ID进行检索,决定测定顺序,并汇总显示测定结果是能够实现的。

第四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15对适用复合型自动分析装置(模块型)200的结构的示例进行说明,该复合型自动分析装置(模块型)200具备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201和转盘方式的生化分析单元202。

自动分析装置(模块型)200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图1、图10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1、100的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在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201和转盘方式的生化分析单元202的各个单元中各自具备样本探针22。这里,省略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上述内容重复的说明,而关于自动分析装置(模块型)200的结构所特有的检体的供给方法以及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201特别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虽然这里作为搬送部说明的是包括搬送线104和返回线105的线型,但可适用于能双向移动的操作机构等各种搬送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模块型)200中,沿着搬送线104配置的分析部(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201、生化分析单元202)的搬送系统针对每个单元各自具备:用于对照针对检体的分析委托信息的读取部(分析部)111-1、111-2、从搬送线104接收检体架101的架操作机构(1)112-1、112-2、可使检体架101待机至分注开始为止且将检体架101搬送到实施检体架101的检体容器内的检体分注的采样区113a-1、113a-2的分注线113、以及将检体分注后的检体架101搬送至返回线105的架操作机构(2)114-1、114-2。

由此,在需要的时机对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201和转盘方式的生化分析单元202的各个单元供给必要的检体。这里,关于检体架101,作为一例示出了能够保持多个检体容器21的结构,但可容纳的检体容器21也可以仅为1个。

关于在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201附近被搬送至采样区113a-1的检体容器21,通过样本分注机构22-1,对设置在可动式样本分注站254的反应容器52分注试样。此外,对于可动式样本分注站254,设为反应容器移送机构55被能够访问的结构,并通过设置空的反应容器52,来从反应容器容纳部53移送反应容器。

将被分住了样本的反应容器52搬送至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0的测定通道51并进行升温,等待试剂分注。这里,通过带升温功能的试剂分注机构56分注试剂,测定开始。

此外,关于基于在生化分析单元201附近被搬送至采样区113a-2的检体容器21的生化分析单元202中的分析动作,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符号说明

1—自动分析装置;10—反应盘;10a—分注(吐出)位置;11—反应单元;12—恒温槽;20—样本盘(检体盘);20a—分注(抽吸)位置;21—检体容器;22—样本分注机构;23—样本条形码读取装置(样本条形码读取器);24—检体识别符;30—试剂盘;30-1—第1试剂盘;30-2—第2试剂盘;30-1a—分注(抽吸)位置;30-2a—分注(抽吸)位置;31—试剂瓶;31-1—第1试剂瓶;31-2—第2试剂瓶;32—试剂条形码读取装置(试剂条形码读取器);32-1—第1试剂条形码读取装置;32-2—第2试剂条形码读取装置;33-1—第1试剂分注机构;33-2—第2试剂分注机构;40—光度计;41—光源;50—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51—测定通道;52—反应容器(一次性反应容器);53—反应容器容纳部;54—样本分注站;55—反应容器移送机构;56—带升温功能的试剂分注机构;57—反应容器废弃部;60—计算机;61—接口;62—A/D转换器;63—控制用计算机;64—存储器;65—操作画面;66—键盘;70—检查信息系统;100—自动分析装置(架型);101—检体架;102—架供给部;103—架容纳部;104—搬送线;105—返回线;106—架待机部;107—待机部操作机构;108—架返回机构;109—读取部(搬送线);110—分析部;111—读取部(分析部);112—架操作机构(1);113—分注线;113a—采样区;114—架操作机构(2);200—自动分析装置(模块型);201—血液凝固时间测定单元;202—生化分析单元;254—可动式样本分注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